福州軍區

福州軍區

福州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撤銷的一個大軍區,下轄福建省軍區、江西省軍區。1985年合併入南京軍區。

歷史沿革

1956年4月22日,國務院發布命令:為適應平時領導國防建設和戰時指揮作戰的需要,決定將原屬南京軍區建制的福建、江西兩省軍區劃出,另行組建福州軍區,直屬國防部建制、領導;福州軍區的領導機構,以原福建軍區的領導機構改編組成。1956年7月1日福州軍區在福州市正式成立。葉飛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皮定均、劉永生任副司令員,劉培善任副政治委員,黎有章任參謀長,廖海光任政治部主任。福州軍區除兼福建省軍區外,轄江西軍區和軍區炮兵、工程兵、公安軍及駐兩省的陸軍軍、特種兵等部隊,軍區機關駐福州市。建制屬於中央軍委、解放軍總部或其他部隊的單位和一批醫院、倉庫、學校等,總計15.1萬餘人。

隨著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動,1956年7月底撤銷了建陽、閩侯、永安3個軍分區,福州軍區直轄5個軍分區。8月,組建福州軍區炮兵、工程兵、公安軍領導機構。9月,成立福州軍區工區指揮部。11月,著手組建守備部隊。1957年4月10日,福州軍區頒發裁減整編計畫。這次整編,不含軍區所屬醫院、汽車部隊和代管的防空軍部隊、各類學校及國防軍械倉庫等單位,全區共裁減4.8萬多人。5月1日,福州軍區免兼福建省軍區,成立福建省軍區,以軍區公安軍機關組成福建省軍區機關,公安部隊改編為守備部隊,福建的5個軍分區和守備、邊防、內衛部隊劃歸其領導,同時撤銷福州軍區公安軍領導機構。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線部隊奉命炮擊金門,嚴懲國民黨軍。自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一批航空兵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岸炮兵和地面炮兵部隊先後入閩參戰。8月10日,成立福州軍區空軍司令部。12月18日,海軍福建基地正式成立。1959年後,又有大批空軍殲擊航空兵和陸軍地面炮兵入閩輪戰。1959年10月,組建3個守備師。

1962年6月,東南沿海緊急戰備期間,組建了閩北指揮部。

1969年8月,軍區工程兵機關縮編為軍區司令部工程兵部。12月,組建福建、江西生產建設兵團(1974年撤銷)。1974年2月,組建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後改為南昌陸軍學校)。1982年7月,軍區炮兵機關與軍區司令部裝甲兵部合併為軍區司令部特種兵部。1985年6月,遵照中央軍委關於合併整編大軍區的命令,福州軍區與南京軍區合併,整編為新的南京軍區。8月30日,福州軍區機關停止辦公。福建、江西兩省軍區和轄區內的野戰軍、地方部隊及院校等,劃歸南京軍區建制。韓先楚、皮定均、楊成武、江擁輝先後任司令員,劉培善、楊尚奎、周赤萍、李志民、江渭清、廖志高、傅奎清先後任政治委員或兼任政治委員。

歷任主官

歷任司令員

葉飛

韓先楚

皮定均

楊成武

江擁輝

1.

葉飛

2.

韓先楚

3.

皮定均

4.

楊成武

5.

江擁輝

歷任政治委員

葉飛

劉培善(第二政委)

楊尚奎(第三政委)

周赤萍

李志民

江渭清

廖志高

傅奎清

1.

葉飛

2.

劉培善(第二政委)

3.

楊尚奎(第三政委)

4.

周赤萍

5.

李志民

6.

江渭清

7.

廖志高

8.

傅奎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