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

禁衛釋義有二,一是古時指保衛京城或宮廷;二是指保衛帝王或京城的衛兵。

基本信息

詞意

詞目:禁衛
拼音:jìn wèi
釋義
(1)指宮禁的防衛。
《晉書·元帝紀》:“將出奔,其夜月正明,而禁衛嚴警,帝無由得去。”
(2)指帝王的衛兵,即禁衛軍。
《宋史·李剛傳》:“複決意南狩,綱趨朝,則禁衛擐甲,乘輿已駕矣。”
基本解釋
[guard the capital and the imperial palace]∶1.古時指保衛京城或宮廷,禁衛森
[emperor’s guard]∶2.指保衛帝王或京城的衛兵,即禁衛軍
3.阻擋,禁阻。
4.帝王行動時特設的儀衛隊。
詳細解釋
1. 阻擋,禁阻。
《呂氏春秋·振亂》“當今之世濁甚矣” 漢高誘 註:“君肆害不可禁衛,故亂甚。”
2. 警戒防衛。
《三國志·魏志·棧潛傳》:“王公設險以固其國,都城禁衛,用戒不虞。”《晉書·元帝紀》:“ 盪陰 之敗也……將出奔,其夜月正明,而禁衛嚴警,帝無由得去,甚窘迫。”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第歲暮春,上池親御鞍馬,則禁衛稍寬煩密。”
3. 指保衛帝王或京城的軍隊。即禁衛軍。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趙相 初除都督中外軍事, 孫叔詣 參政時為學士,當制,請曰:‘是雖 王導 故事,然若兼中外,則雖陛下禁衛三衙皆統之,恐權太重,非防微杜漸之意。’”《宋史·李綱傳》:“﹝ 欽宗 ﹞複決意南狩, 綱 趨朝,則禁衛擐甲,乘輿已駕矣。”
4. 帝王行動時特設的儀衛隊。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當日車駕行幸,惟前有駕頭,後有擁繖扇,其侍從及百司官屬下至廝役,皆雜行道中,步輦之後,但以親事官百許人執撾以殿,謂之禁衛。”

《英雄無敵VI》中的禁衛

禁衛是《英雄無敵VI》中聖堂的核心兵種,哨衛的升級。
哨衛 (升級:禁衛)強力的哨衛是神聖帝國的第一道防線。他們是證明了自己對皇帝的忠誠以及對艾爾拉思的信仰的志願兵。他們發誓用他們的重盾,甚至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戰友。他們完全靠信仰來保護自己。
哨衛/禁衛能力:· 持盾(基本及升級):神聖帝國的哨衛因其嚴明的紀律和協同作戰而聞名。如果有來自上方的攻擊,他們會將厚重的盾牌舉過頭頂,組成一道名副其實的保護牆。不論何時,每當有某個哨衛高喊“舉向天空”,其他人立即反應,伏低身體並舉起盾牌。
· 盾護(基本及升級):神聖帝國的哨衛通過勇氣和無畏贏得自己的地位。在戰場上,他們迅速作出反應,保護周圍的戰友,迅捷如同寒冷冬天的第一束陽光。
· 盾擊(升級):神聖帝國的禁衛是從哨衛里提拔的虔誠、熱忱、善於戰鬥的精英衛士。如果敵人攻擊禁衛保護的目標,他們會立即怒吼著予以還擊,施以毫不留情的懲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