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第一台

"密須國是這些部落中的強國和盟長

"靈台"是靈台縣最古老的名勝古蹟之一。十二世紀的商朝後期,在涇河與達溪河流域內,分布著密須、共盧、虞、芮、周等部落方國。密須國是這些部落中的強國和盟長,擁有當時能夠代替商王朝征伐諸侯、號令天下的"密須之鼓",並在商朝衰落時和周部落一起爭奪天下的統治權。周文王為了獲取密須之鼓,號令天下諸侯革商朝的命,掃清伐商的障礙,保障周后方安全,藉口密須國"侵阮徂共"(《詩經.大雅.皇矣》),前來討伐密須國,雙方於公元前1076年發生了激烈的戰爭。在戰爭中,密須國王由於資源短缺等諸多原因失敗了,被左右近臣捆綁交給周文王。周文王為了慶祝勝利,試探商朝的勢力,觀察商朝諸侯對自己的擁護程度,在今靈台縣城建築"靈台",舉行只有天子才能舉行的祭天儀式,以觀商朝的反應。原"靈台"於1927年被毀,1931年重建,1966年"文革"中又毀,1984年第三次重建。新建的"靈台"氣勢雄偉,台身通高36米,為魏晉風格,上建樓亭,內塑文王像,外鑲國民黨要員林森、汪精衛、楊虎城等人原題碑石二百餘塊。有這么多國民黨要員為一個地方題詞,在全國是很罕見的,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去世,題詞已成為他們的遺作,更見珍貴。"靈台"是周文王開國第一戰的紀念碑,比姜子牙封神的歧山"靈台"產生的年代還要早許多,所以被國內稱為"神州祭天第一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