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奎

祝奎

祝奎祝奎,青年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湖北省管弦樂協會會員。 2012年創立“祝奎笛簫藝術網”。 楚(笛、簫、塤)

個人履歷

祝奎祝奎
祝奎,青年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湖北省管弦樂協會會員。主修竹笛、葫蘆絲、簫,以及巴烏、塤、陶笛等民族吹管樂器。武漢各高校大學生藝術團特聘教師。
自幼喜愛音樂,7歲開始習笛,後得到著名笛子大師、國家一級演奏員張紅陽先生的精心培養和系統訓練。14歲獲湖北省宜昌市民族器樂大賽獨奏組一等獎。
2004年在東湖楚天台樂隊擔任笛子獨奏。受聘於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湖北教育學院、湖北經濟學院等高校笛簫協會指導老師。
2005年受邀至武漢音樂學院道教奠基文藝演出,多次受邀至湖北電視台、武漢電視台文體頻道、湖北電台錄製了相關笛簫節目。
2006年受聘於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同年隨湖北省歌劇舞劇院赴廣州星海音樂廳參加元旦晚會演出;並參加了湖北省歷年新年民族音樂會的演出,擔任重要聲部的領奏。
2007年創辦了集教學、演奏、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為社會和部分高校培育出了一批具有高素質高專業水準的音樂人才。
2008年受邀於武漢交響樂團,參加中國第八屆藝術節文藝演出,參與葉小剛作品《楚》的首演。10月受邀至中國國家大劇院參加秋季音樂會展演。
2009年組建成立了湖北青年民族樂團。
2010年被聘為“中國琴台之聲”少兒藝術大賽評審。
2012年創立“祝奎笛簫藝術網”。
祝老師現致力於竹笛、簫、葫蘆絲、巴烏、塤、陶笛等民族吹管樂器專業的教學與研究,為此專門精心編寫了《笛簫進階教程》。相關視頻學習資料及個人專輯正在製作中。
國家大劇院演出 笛國家大劇院演出 笛
國家大劇院演出 簫國家大劇院演出 簫
國家大劇院演出 竹塤國家大劇院演出 竹塤

笛藝生涯

祝奎,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一個普通的家庭。其父酷愛吹笛,自幼便受到父親的薰陶。7歲開始習笛,後得到著名笛子大師、國家一級演奏員張紅陽先生的精心培養和系統訓練。

祝奎演奏祝奎演奏

2005年起及至今一直致力於竹笛、簫、葫蘆絲、巴烏、塤、陶笛等民族吹管樂器專業的教學與研究。並首創了集教學、演奏、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該工作室是湖北省唯一的以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為主的專業音樂教育培訓機構。
近幾年來,祝老師致力於竹笛、簫、葫蘆絲、巴烏、塤、陶笛等民族吹管樂器專業的教學與研究。祝老師在充分地吸取民間音樂滋養的前提下,通過演奏和教學,已改編、整理了一大批優秀的笛簫獨奏曲和練習曲,精心編寫了適合各年齡段的初學者由基礎知識提高到專業水平的《笛簫進階教程》,並配有詳細教學示範錄音光碟。
如《鷓鴣飛》、《三五七》、《陽光三疊》(古曲)等。彌補了市面上笛子學習書籍中殘缺簡略的局面,也更好地了促進了學員的學習和快速提高。
至今為此,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為社會和部分高校培育出了一批具有高素質高專業水準的音樂人才,學生遍及各文藝團體和各大高校。

音樂專場

遠古的迴響:吹管樂,奏出民族氣質

一陣略顯低沉但潤澤的樂聲仿若遠古時代的迴響,讓人如若靈游雲端般悠遠恬淡,又稍感幾許悲傷。表演者祝奎老師神色凝肅,演奏著考古發掘出來的古老樂器----(連結自百度百科),觀眾們沉醉其間,領略著華夏之樂、千古之音的魅力。
5月9日晚七點,武漢大學笛簫協會廿載大慶民族吹管樂專場音樂會在人文館主廳魅力開場。笛簫協會成員及授課老師張敏、武漢青年笛子演奏家祝奎、武漢高校笛簫聯誼會副主席農新瑜老師等出席並演奏了樂曲。
上半場:清脆悠遠笛簫聲
將近七點,觀眾們都在期待當中。忽然笛聲響起,一位身著白襯衫的演奏者緩緩地從舞台左邊走來;笛聲剛止,舞台右邊又飄來幽靜的曲調,另一位演奏者從右邊慢慢走上舞台,兩人就這樣相互配合著,直到在舞台中心會合。這時兩人的笛聲都消失了,觀眾們正疑惑,從觀眾席中竟然響起動聽的小提琴聲,音樂會在洞簫曲《古剎幽境》中靜美開場。

武漢大學授課武漢大學授課
演奏者祝奎老師深情吹奏笛曲
接下來的《幽蘭逢春》是一支有故事的曲子。周總理身前一直關懷著當時已將盡消亡的崑曲的發展,為崑曲的保留與復興貢獻了不少力量,這支曲子正是笛子大師趙松庭因感懷周總理而作。曲子優美動聽而略帶傷感,演奏者完美的滑音和顫音,給人以藝術的美感。梆笛曲《五梆子》則是不一樣的曲風。曲子明亮高亢,旋律跳動。梆笛中吐音、花舌的技巧被張敏老師演繹得淋漓盡致。跳動的音符仿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人心潮跌宕。
中下場:各色風情民樂曲
由張傑老師演奏的古琴曲《陽關三疊》,是整場音樂會的中場之曲,琴聲婉轉清越。老師手指靈動而又歡快地跳動在琴弦上,神情投入而陶醉,觀眾也被感染,靜靜地欣賞著古樂的獨特美妙旋律。
祝奎老師演奏的塤曲《楚歌》也是一支傷感的曲子。曲聲低調,充滿憂愁和如泣如訴的悲戚。老師介紹說,演奏者的演奏姿勢,最初是在為君主演奏時表示對君主的敬畏,並防備一種叫做袖箭的暗器。
記者手札:這場音樂會的每一首曲子,都擁有不同打動人心的力量,從中可以讓人深刻體會到民族音樂的魅力以及她散發出來的民族氣息。中國傳統文化的留存和發揚,需要這樣一群群民樂的學習者和愛好者。在母親節的日子裡,或許這就是他們獻給祖國母親的禮物吧武漢大學笛簫民樂之夜

周末藝苑第117期古典沙龍系列之三――笛簫民樂之夜於11月15日晚七時於教五多功能報告廳拉開帷幕。
揚笛韻,遠古的呼喚
晚會一開始,主持人便向大家介紹了到場的嘉賓,他們都是出色的笛簫演奏家。簡短地開場白後,由著名笛簫演奏家張紅陽老師的三位出色弟子:張敏、祝奎和王鑫送上大家熟悉的邦笛曲《揚鞭催馬運糧忙》這首歡快的曲子。快樂的笛聲,豐收的場景,輕鬆的氣氛環繞場中。一曲才終,笛簫協會的武金龍同學帶來婉轉動人的《平湖秋月》。低音大笛醇厚地音色瀰漫全場,寧謐中,聽眾們仿佛乘著音符的翅膀,遨遊於美麗的月色湖邊。
晚會真可謂是一場“笛簫”盛宴,演奏好手紛紛上台獻藝。張敏老師的《姑蘇行》已使人置身江南美景,而王鑫老師的《水鄉船歌》更給人帶來青石小路和油紙傘的遐思,祝奎老師更是別出心裁,古老的傳統樂器篪在他的擺弄下如《夢》般亦幻亦真,令人大開眼界。
渾厚的簫聲,深情地傾訴
一曲《妝檯秋思》,引得多少女兒愁思,男兒慨嘆,猶如低沉地小聲傾訴,讓人意猶未盡。“排簫”的出

場,祝奎老師將其淋漓盡致地演奏出來,變幻地音色,傳神地表演,現場的氣氛一度到達高潮,曲聲淹沒在掌聲中。不僅僅有優美的旋律,笛簫之夜也讓人大開眼界。塤、嗩吶、葫蘆絲、巴烏、管子等笛簫大家庭的成員都給聽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飽耳福的同時又飽了眼福,“笛簫”之夜真實讓人流連忘返,其悠遠的回聲似乎還在那兒繞樑不絕……

成就及榮譽

祝奎老師創辦的集教學、演奏、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為社會和部分高校培育出了一批具有高素質高專業水準的音樂人才。至今為此,已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學生,學生遍布各文藝團體以及各大高校。
祝老師有多年的教學研究及演出經驗,長期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個性潛質,以提高大眾音樂素質和藝術修養為己任,努力發掘和培養音樂和語言藝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為社會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學人才!

葫蘆絲演奏葫蘆絲演奏
笛演奏笛演奏
簫演奏簫演奏
部分現場演出資料

燕子(排簫) (2005年風華竹韻 華中科技大學)
春到湘江(笛) (2007年洪湖市新春音樂會 演出地點:洪湖市)
楚(笛、簫、塤) (2008年10月12日秋季音樂會 演出地點:中國國家大劇院)
楚歌 (塤) (2008 演出地點:武漢大學)
紅色娘子軍(笛) (2008年 演出地點:武漢青少年宮)
西湖春曉(笛) (2010年我愛民樂音樂會 演出地點:湖北經濟學院)
土耳其進行曲(笛) (2011中國地質大學民族樂團十周年音樂會 演出地點:中國地質大學)
凌晨兩點(笛) (2011中國地質大學民族樂團十周年音樂會 演出地點:中國地質大學)
竹林深處(葫蘆絲) (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關山)
月夜愁 (簫) (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徐東)

祝奎笛簫藝術工作室簡介

創始人:祝奎
開設專業:竹笛 簫 葫蘆絲 巴烏 塤 陶笛

華中科技大學 風華竹韻華中科技大學 風華竹韻
中國地質大學授課現場中國地質大學授課現場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晚會策劃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晚會策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