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佛賑災石刻

祈佛賑災石刻

祈佛賑災石刻,在合川區淶灘古鎮二佛寺下殿“龍洞”岩壁上,保存著一方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祈佛賑災”的石刻題記。該題記為長方形,字型為篆體,內容為“清光緒癸卯夏六月,合州大水成災,知州事黔南陳夔麒率邑紳鄭大綸查賑過址,瞻仰佛像,相與題名而去。”

合川地處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合之處,三江為合川帶來美麗的自然風光與發達的水路交通,同時也給沿江兩岸造成洪水災害。在合川區淶灘古鎮二佛寺下殿“龍洞”岩壁上,保存著一方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祈佛賑災”的石刻題記。
該題記為長方形,字型為篆體,內容為“清光緒癸卯夏六月,合州大水成災,知州事黔南陳夔麒率邑紳鄭大綸查賑過址,瞻仰佛像,相與題名而去。”
據《合川縣誌》記載,清光緒癸卯年農曆六月初七,也就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農曆六月初七,特大洪水襲擊合川。洶湧的洪水漲至州署衙門後門瑞映山下,洪水最高水位達224.3米,漲幅達38.3米,與1981年“7.16合川特大洪水”最高水位219.1米相比,高出5.2米;與2011年“9.20合川特大洪水”最高水位212.78米相比,高出11.52米。這場洪水直至農曆初十才消退,前後歷時4天,系合川歷史上有史書記載以來最大一次洪災,也是合川經歷時間最久的一場洪災。
此次洪災損失慘重,清政府卻無能為力,前來賑災的官員只能前往寺廟祈佛保佑,這方洪水石刻題記,正是清代官員祈佛賑災的真實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