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

祀,祭無巳也。析言則祭無巳曰祀。從巳而釋為無巳。此如治曰亂。 該字可作為動詞,也可作為名詞,做動詞時的意思有:祭祀地神;祀灶;祭祀;祀南北郊等都與祭有關的事情,做名詞時的意思有:祭神的地方; 世,代 ;中國商代對年的一種稱呼;向神或神明供奉動物或植物食物、酒類、香燭或珍貴物品作為祭祀的行為或舉動等意思。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漢字:祀sì

祀字 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祭神的地方

詳細釋義

〈動〉

田字格中的“祀”字 田字格中的“祀”字

⑴ (形聲。從示,巳聲。“示”常與祭祀有關。本義:祭祀天神)

⑵ 同本義 [worship Heaven]

祀,祭無已也。——《說文》

祀,國之大事也。

左傳·文公二年》

五祀。——《周禮·在宗伯》。鄭註:“五色之帝。”

以雷鼓鼓神祀。——《周禮》。賈公彥疏:“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

⑶ 一說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 玄應《一切經音義》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

祭祀必祝之。——《戰國策》

瑞撫吳甫半歲,小民聞當去,號泣載道,家繪像祀之。——《明史·海瑞傳》

陳子曰:在禮以勞定國則祀之。――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⑸ 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臘月二十三日,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後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禮);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記載祭祀儀禮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貢獻);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幟名)

〈名〉

⑴ 祭神的地方 [site for sacrifice]

過墓則式,過祀則下。——《禮記》

⑵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廟宇);祀場(古代祭祀地神的處所);祀壇(古代祭祀時用土築的平台)

⑶ 世,代 [generation]

固有文不傳於後祀,聲遂絕於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

⑷ 中國商代對年的一種稱呼 [year]

惟十有三祀。——《書·洪範》

⑸ 向神或神明供奉動物或植物食物、酒類、香燭或珍貴物品作為祭祀的行為或舉動 [sacrifice]

祀,國之大事也——《左傳》

方言集匯

◎ 粵語:zi6

◎ 客家話:[陸豐腔] sii5 [東莞腔] cu5 [沙頭角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海陸豐腔] sii6 [寶安腔] su5 [台灣四縣腔] sii5 [梅州腔] se5 [客語拼音字彙] si4

◎ 閩南語:tshāi

祀的書法

祀的書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祭也。《書·洪範》八政,三曰祀。《禮·祭法》聖王制祭祀,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葘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又《月令》春祀戸,夏祀灶,秋祀門,冬祀行,中央土,祀中霤。
又《祭法》王為羣姓立七祀,諸侯為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又年也。《書·伊訓》惟元祀。《傳》取四時祭祀一訖也。《釋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氣升,故氣巳也。
又《孝經·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將見先人也。
又葉夷益切,音亦。《詩·小雅》以為酒食,以享以祀。葉上翼下福,福音壁。
又葉養里切,音以。《詩·大雅》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司馬相如·封禪頌》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又葉詳茲切,音祠。《參同契》絫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見形象,夢寐感慨之。 《集韻》或作。

拼音是s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