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美

礦物美

礦物美是指自然生成的各種形態宜人的礦物之美。種類繁多的金屬礦物。非金屬礦物及寶石都是人的審美對象。礦物產生於漫長的地質作用過程,其各種美的屬性不易變化,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礦物美是自然美的類型之一。

礦物美的審美特徵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形態美。許多礦物在結構形態上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符合形式美的法則,能引起人們的美感。如雨花石是可愛的渾圓狀,石棉呈纖巧的絲絮狀,赤鐵礦宛如玫瑰花瓣,螢石、水晶和碧璽等礦物的晶體呈各種規則的幾何體等等。不同種類的礦物,美的形態亦不同。二是色彩美。各種礦物的色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有些是純正靚麗的單色。如澄黃的、瑩白的銀、烏亮的煤炭、艷綠的孔雀石;有些是富於變化的複合色。如呈現紅、綠、藍、褐等各種色彩的電氣石,有迷離的色斑和條紋的大理石、雨花石,內含光帶、狀似“瞳眸”的貓眼石。它們各展風彩、爭奇鬥豔。三是質感美。一些礦物質地光澤、細膩、透明,給人以直觀美感和名貴感。如晶瑩明澈的水晶、祖母綠,細密、堅硬的瑪瑙金剛石,溫潤無瑕的玉石等等。四是奇異美。礦物乃天然形成。,其形態往往超乎尋常、令人意外。它們或因紋理獨特、或因體積巨大、或因性能奇異,常常引起人們的奇美感。如石中有形態各異的白色菊花紋路的菊花石,重達330克拉、透體嬌蘭的蘭寶石——“亞洲之星”,放在水裡中加熱也會象水一樣沸騰冒泡的沸石等等。
有多種礦物特別是貴重金屬和名貴的寶石,由於其形態迷人、價值連城,常被加工製作成名種飾品,作為人們物質生活的點綴。也有一些礦物,因其質地與人的精神有意象上的共性,而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象徵。例如玉石溫潤堅韌、晶瑩剔透,歷來為我國人民所喜愛,是中華民族美德的象徵,我國自古以“玉石之國”而著稱。在西方,寶石的寓意也很豐富,如西方人的12個月都分別有不同的誕生石。由西方傳入的“銀婚”、“金婚”“鑽石婚”等婚齡的別稱亦為國人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