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尪

磕尪

磕尪(wāng),是福建龍海市的風俗活動,每年正月十二舉行。龍海市顏厝鎮洪塘村“磕尪”活動是從清朝順治十三年正月十二延續至今,歷史悠久,每年的這一天,洪塘人及鄰村人都到這裡舉“磕尪”活動,祈求社會和諧、平安。於2010年11月被列為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4月,被邀請到央視七套《鄉村大世界》走進龍海表演直播。

基本信息

簡介

磕尪磕尪
磕尪(wāng),地域風俗活動。
地域:福建龍海市顏厝鎮。
時間:每年正月十二。
村民們分成不同隊伍,分別抬著三國蜀將廖化、唐代輔勝將軍李伯瑤的神像,兩尊將軍神像各由4人抬起,相向沖跑,側面撞擊,被撞倒的一隊為輸,以此祈福辟邪。據說,這一民俗與紀念鄭成功在此抗清有關。

歷史典故

磕尪磕尪
洪塘村南安堂理事會理事長洪建生介紹,“磕尪”活動源於明末清初時期的歷史典故:鄭成功的部將劉國軒,於洪塘計殲清軍貝勒王夫婦及數萬名兵士。當時,洪塘村人害怕兵士的亡靈興風作浪,故於每年正月十二,即消滅清軍這一天,家家戶戶備辦豐盛的祭品,進行社祭,並抬著神像從相反的方向對沖而來,鎮壓冤魂。“磕尪”沿襲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2010年,“磕尪”被列為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