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測試

確認測試

確認測試的目的是向未來的用戶表明系統能夠像預定要求那樣工作。經集成測試後,已經按照設計把所有的模組組裝成一個完整的軟體系統,接口錯誤也已經基本排除了,接著就應該進一步驗證軟體的有效性,這就是確認測試的任務,即軟體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戶所合理期待的那樣。

基本概述

確認測試釋義圖確認測試釋義圖
確認測試又稱有效性測試。有效性測試是在模擬的環境下,運用黑盒測試的方法,驗證被測軟體是否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列出的需求。任務是驗證軟體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與用戶的要求一致。對軟體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已經明確規定,它包含的信息就是軟體確認測試的基礎。

測試內容

安裝測試
功能測試
可靠性測試
安全性測試
時間及空間性能測試
易用性測試
可移植性測試
可維護性測試
文檔測試

基本方法

通過集成測試之後,軟體已完全組裝起來,接口方面的錯誤也已排除,確認測試即可開始。確認測試應檢查軟體能否按契約要求進行工作,即是否滿足軟體需求說明書中的確認標準。

確認測試標準

實現軟體確認要通過一系列黑盒測試。確認測試同樣需要制訂測試計畫和過程,測試計畫應規定測試的種類和測試進度,測試過程則定義一些特殊的測試用例,旨在說明軟體與需求是否一致。無論是計畫還是過程,都應該著重考慮軟體是否滿足契約規定的所有功能和性能,文檔資料是否完整、準確人機界面和其他方面(例如,可移植性、兼容性、錯誤恢復能力和可維護性等)是否令用戶滿意。
確認測試的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軟體需求說明的要求,用戶可以接受;另一種是軟體不滿足軟體需求說明的要求,用戶無法接受。項目進行到這個階段才發現嚴重錯誤和偏差一般很難在預定的工期內改正,因此必須與用戶協商,尋求一個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

配置複審

確認測試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配置複審。複審的目的在於保證軟體配置齊全、分類有序,並且包括軟體維護所必須的細節。

測試類別

目前廣泛使用的兩種確認測試方式是α測試和β測試。

α測試

α測試是指軟體開發公司組織內部人員模擬各類用戶行對即將面市軟體產品(稱為α版本)進行測試,試圖發現錯誤並修正。
它是在開發現場執行,開發者在客戶使用系統時檢查是否存在錯誤。在該階段中,需要準備β測試的測試計畫和測試用例。多數開發者使用α測試和β測試來識別那些似乎只能由用戶發現的錯誤,其目標是發現嚴重錯誤,並確定需要的功能是否被實現。在軟體開發周期中,根據功能性特徵,所需的α測試的次數應在項目計畫中規定。

β測試

β測試示意圖β測試示意圖
β測試是指軟體開發公司組織各方面的典型用戶在日常工作中實際使用β版本,並要求用戶報告異常情況、提出批評意見。
它是一種現場測試,一般由多個客戶在軟體真實運行環境下實施,因此開發人員無法對其進行控制。β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評價軟體技術內容,發現任何隱藏的錯誤和邊界效應。她還要對軟體是否易於使用以及用戶文檔初稿進行評價,發現錯誤並進行報告。β測試也是一種詳細測試,需要覆蓋產品的所有功能點,因此依賴於功能性測試。在測試階段開始前應準備好測試計畫,清楚列出測試目標、範圍、執行的任務,以及描述測試安排的測試矩陣。客戶對異常情況進行報告,並將錯誤在內部進行文檔化以供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