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庫

碳庫

碳庫是指在碳循環過程中,地球系統各個所存儲碳的部分。可分為碳源和碳匯兩種類型,包括地質碳庫,海洋碳庫,土壤碳庫,生態系統碳庫等。

簡介

碳庫是全球變化科學當中的一個重要名詞,指在循環過程中,地球系統各個所存儲碳的部分。

主要分為地質碳庫,海洋碳庫,土壤碳庫,生態系統碳庫等。

類型

從碳庫對於全球大氣二氧化碳 含量變化的貢獻來看,可以將其分為碳源和碳匯兩種類型的碳庫。

形成與轉換

碳庫碳庫

碳是構成有機體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貯存於大氣中,同時也以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形式貯存在地球各個系統中。

人類活動致使地質碳庫變成了巨大的碳源,而海洋碳庫則是巨大的碳匯。同時,人類活動致使土壤碳庫漸成碳源,而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正在減弱。

現階段人類活動影響最為顯著的碳庫是陸地生態系統碳庫。

衡量標準

衡量一個碳庫是碳源的庫還是碳匯的庫,主要看它的NEE(英文全稱Netecosystemexchange,即淨生態系統CO2交換量,指陸地與大氣界面生態系統CO2淨交換通量,簡言之就是生態系統整體獲得或損失的碳量)的變化。它是衡量生態系統碳源碳匯的重要指標。

研究發現

2013年11月,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乾旱區地下鹹水中存在一個巨大的活動無機碳庫,是陸地上土壤、植物之外的第三個活動碳庫。該發現對國際學術權威關於“乾旱區無機碳在全球現代碳循環中可以忽略不計”的觀點提出了挑戰。

研究人員在對比鹽生荒漠土壤與綠洲農田土壤間的土壤呼吸差異時,證實了鹽鹼土對CO2的真實吸收,而CO2最終的歸宿是地下鹹水層。他們還揭示了荒漠植物高效光合過程、快速水分回響機制和地—氣界面碳交換開關效應,證實了1~6米的土層是荒漠區地下有機碳庫的主體。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的乾旱區生態系統模型,闡明了亞歐內陸乾旱區碳動態與全球變化存在互饋效應,揭示了隱匿碳庫的規模及其動態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