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共和

在上海創辦了《安徽白話報》,協助於右仁創辦民呼、民吁、民立三報,主筆政。 組建“同盟中部總會”,是光復南京、二次革命安徽討袁的重要人物。 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國葬於南京中山陵東側。

內容介紹

一位得到孫中山表彰,蔣介石追認,毛澤東肯定的辛亥革命元老。
首義在武昌,勝利在南京
光復南京第一功臣
這是一位湮沒於歷史塵埃的英烈。與他並肩戰鬥的于右任、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柏文蔚等,大名都如雷貫耳。他救過陳獨秀的命,而蔣介石則是他在上海策動第三次革命時的助手。
他參與了右仁 創辦的《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的筆政,孫中山先生常說“范君一支筆勝十萬師”。毛澤東稱《民立報》充滿了激烈人心的材料。
……
該書以辛亥革命為背景,記述范鴻仙的人生軌跡,再現與反思那個時代中,范鴻仙和許多革命志士仁人參與的眾多歷史事件。
范鴻仙(1882-1914),名光啟,別名哀鴻。安徽省合肥人。清末明初著名革命黨人,名報人,鐵血軍總司令。在上海創辦了《安徽白話報》,協助於右仁創辦民呼、民吁、民立三報,主筆政。組建“同盟中部總會”,是光復南京、二次革命安徽討袁的重要人物。1914年在上海被袁世凱派人刺殺。與宋教仁、陳其美並列為民國三烈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國葬於南京中山陵東側。

作者介紹

黃慧英,女,198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文博研究館員,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家。多年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南京大屠殺史的研究及紀實作品的創作,出版有傳記《拉貝傳》、文化散文《大明城垣賦》等;《見證南京大屠殺》、《重讀南京》等多部電視紀錄片撰稿(合作)。曾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金陵文學獎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獎等獎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