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

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

《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是2011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20世紀90年代複雜的文化空間和話語場域,中國影壇“第六代”是蘊含複雜所指的一個“能指”。在纏繞其上的諸多文化現實和文化矛盾背後,是新一代電影人審美觀的轉向以及隨之而來的文化立場的轉變。《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通過巨觀理論的尋繹、定位與個案文本的細讀、闡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文化學、心理學、電影美學互動的理論考辨論證中,既層層深入地梳理廓清了第六代導演這一代群產生的社會文化語境與“以醜為美”的影像實踐,又環環相扣地分析評估了其審美觀背後的文化特質及其美學價值。

《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是國內第一本關於第六代導演前世今生和創作實踐的專著,完善了中國電影導演代際譜系的地形圖,充盈了中國電影文化史和電影美學史。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時代之子:第六代作為一個新的代群

第一節霧中風景:第六代導演的顯影

第二節 從第五代到第六代

一、“文革”之子:第五代導演

二、社會文化與電影語境的變遷

三、“血管里流的是膠片”:第六代導演的藝術營養

四、弒父:一種新的審美觀的確立

第三節 中西審美鏡城中的“以醜為美”

一、中國的美文傳統和電影觀

二、西方美醜觀演變的譜系

第二章 以醜為美的影像實踐

第一節 丑角登場

一、丑角登場:新的人物群像

二、影像修辭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