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市鎮

硫市鎮

硫市鎮地處衡南縣西南部,距衡陽市區36.5公里。因清嘉慶年間,南嶽興建聖帝廟,曾在這裡取瓷泥燒制硫璃瓦而得名硫磁坑,居民日增,形成集市,逐漸演稱為硫市。1995年5月,撤原硫市區建硫市鎮。

基本信息

簡介

行政區劃圖行政區劃圖
硫市鎮地處衡南縣西南部,由原硫市、龍確、古山三個鄉鎮合併而成,轄43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該鎮東鄰車江,西接茅市,南眥栗江,北連洲市,總面積120平方公里。硫市交通發達,南(鄉鋪)古(山)硫(市)栗(江)公路縱貫南北,衡(陽)棗(木鋪)高速,車(江)硫(市)公路橫穿東西,距衡西互通僅15公里。硫市地域遼闊,土質肥沃,資源豐富,是生產綠色食品和開發農產品深加工的好地方。楠竹、茶油、板栗、鮮魚、湘黃雞、蜂蜜等為六大主導產品

硫市是一片富有的土地。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鐵礦石.這裡的鐵礦石含量高,覆蓋層薄,相傳吳三掛盤居衡陽在此造乾鑄戈。石牛峰南麓的石峰茶場,一到春天穿雲入霧,吸大地之靈氣,采日月之精華,而得其“雲霧茶”,其味芬芳四溢,可與南嶽“雲霧茶”相媲美。帶有遠古氣息的硫瓷泥(琉璃瓦材料)期待著人們再次開發。
硫市鎮地理位置優越,東連車江鎮,北倚七里山鄰三塘鎮。衡南縣西南大動脈衡栗(衡陽一栗江)公路呈南北向縱貫全境,硫茅(硫市一茅市)公路西延至譚子山,把硫市與周邊鄉鎮緊緊相連,湘江支流一栗江在境內通過。境內山川秀麗,悠久的歷史與人文景觀,給本來就美麗的硫市增添了幾分迷人的風韻。天聖岩群峰突兀,怪石嶙峋,竹木並茂。二十里溪峪,雜草叢生,落茵繽紛,潛泉叮咚,曲徑通幽,時有鳥語喧譁,峪內四季如春。即使山外是炎炎夏日,峪內還是涼風習習,沁人心脾。相傳天寶十四年道教傳人縣境,申泰芝在天聖岩上首建白雲殿,自號白雲真人,便在其山澗隱居修道,還依稀可見其修道時留下的蹤跡——仙人掌和仙人腳。鎮南的貞元村司馬祠被列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祠大門上“湖南望族”四字為明萬曆年間衡州知府劉春所題,其書法豐腴厚重。盤古嶺麓的盤古庵建於清道光年間,氣勢恢宏。祖籍硫市的美籍華人何連玉曾出任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總稽核、會計長,歷時24年,為推進祖國統一,建設桑梓作出了重要貢獻。
路通財通。硫市鎮所產的南竹、茶油板栗紅提鮮魚、湘黃雞、蜂蜜、優質稻等八大農產品逐步走俏市場,鎮內紅提、楊梅、大棚蔬菜、養殖大戶等農產品基地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去年,省欣怡林業公司又在該鎮建設工業原料林基地3500畝,有力地促進了該鎮退耕還林和果木林建設。大交通格局形成後,該鎮工業企業從無到有,二年內先後有瀏陽花炮廠、紅星冶煉廠、旭升化工、百鍊銅業等7家企業落戶該鎮,境內豐富的金、銅、鐵、煤等礦產資源更是引得投資商紛至沓來。大交通迎來大發展。硫市鎮小城鎮面積擴大了三倍,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長達30%,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硫市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硫市作為一個農業大鎮,糧食生產穩中求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其產品銷往廣東,遠銷東南亞。鄉村公路四通八達,農副產品琳琅滿目,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郵電通訊飛速發展,程控電話、無線尋呼、行動電話進一步把硫市推向資訊時代。硫市正朝著工、貿、農一體化方向發展。

經濟概況

在衡南縣硫市—茅市公路改造施工現場,推土機、挖土機、壓路機等設備正對道路截彎取直,夯實路基,工人們忙著埋設涵洞,為公路硬化做準備。這是硫市鎮道路建設中的一個側影。衡南縣硫市鎮積極構築大交通格局,鎮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硫市鎮距衡陽市區僅20公里,但在2003年前,該鎮交通仍十分閉塞,村民出行極為不便,鎮內沒有一家工業企業,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1500元/年。要想富,先修路。硫市鎮抓住國家“通村工程”實施這一機遇,鎮領導全力跑項目、爭資金。鎮黨委書記王文誠、鎮長蔣平慧組織召開公路建設捐資動員會並帶頭捐款,多次帶隊到廣州、長沙、北京等地請求有關單位和在外發展的老闆、社會賢能之士捐資相助。功夫不負有心人。該鎮境內南鄉鋪—古山—硫市—栗江公路縱貫南北,車江—硫市公路橫穿東西,並全部硬化,硫市—茅市公路改造硬化也於年初開始動工。在完成鎮域11公里公路硬化的同時,積極組織通村公路通暢工程的實施,現已有22個村完成通村公路硬化,總里程達33公里。該鎮又有8個村正在加緊實施通村公路硬化工程。該鎮用於公路建設的配套資金就高達700餘萬元。硫市鎮土質肥沃,是生產綠色食品農產品深加工的好地方,其楠竹、茶油、板栗、紅提、鮮魚、湘黃雞、蜂蜜、優質稻等八大農產品逐步走俏市場,鎮內紅提、楊梅、大棚蔬菜、養殖大戶等農產品基地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2006年,省欣怡林業公司在該鎮建設工業原料林基地3500畝,有力地促進了該鎮退耕還林和果木林建設。2005年前,該鎮還沒有一家工業企業,大交通格局形成後,該鎮招商引資來勢看好,先後有瀏陽花炮廠、紅星冶煉廠旭升化工百鍊銅業等7家企業落戶該鎮,境內豐富的金、銅、鐵、煤等礦產資源更是引得投資商紛至沓來。大交通迎來大發展。幾年來,硫市鎮小城鎮面積擴大了三倍,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長達30%,人民的物質生活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特色資源

硫市鎮硫市鎮果園
百果園
衡南縣硫市鎮石峰村征地250畝,用於開發百果園。這是硫市鎮黨委、政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果園的一個縮影。硫市鎮距衡陽市區僅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時,該鎮土質肥沃,是生產綠色食品和農產品深加工的好地方。為開發利用好土地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致富,硫市鎮黨委、政府從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入手,積極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著力引進老闆回鄉創業,積極發展果園經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該鎮楠竹、茶油板栗紅提鮮魚湘黃雞蜂蜜、優質稻等八大農產品逐步走俏市場,鎮內紅提、楊梅、大棚蔬菜、養殖大戶等農產品基地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省欣怡林業公司又在該鎮建設工業原料林基地3500畝,有力地促進了該鎮退耕還林和果木林建設。該鎮又引進長沙老闆回鄉創業,投資60餘萬元連片開發1000畝百果園基地。首期投資20餘萬元開發250畝果園已正式動工,栽上了糖橙、早熟梨、懶漢梨等優質水果品種。同時,該鎮積極發展優質稻生產,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發展牲豬、家禽養殖。該鎮每年種植優質稻2萬餘畝,出欄牲豬3.5萬頭,出籠家禽20餘萬羽。在基地(公司)+農戶的推動下,硫市鎮農村經濟逐步活躍,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幾年來,該鎮60%的村實現了通水泥路,小城鎮面積擴大了三倍,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長達30%。

基礎設施

交通
在衡南縣硫市——茅市公路改造施工現場,推土機挖土機壓路機等設備正對道路截彎取直,夯實路基,工人們忙著埋設涵洞,為公路硬化做準備。這是硫市鎮加快道路建設的一個側影。衡南縣硫市鎮積極構築大交通格局,鎮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硫市鎮距衡陽市區僅20公里,但在2003年前,該鎮仍十分閉塞,村民出行極為不便,鎮內沒有一家工業企業,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500元。2003年底,衡棗高速公路通車,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村民加快發展的願望更加強烈了。硫市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通村工程”實施這一機遇,全力跑項目、爭資金。鎮黨委書記王文誠、鎮長蔣平慧組織召開公路建設捐資動員會並帶頭捐款,多次到廣州長沙北京等地請求有關單位和在外發展的老闆、社會賢能之士捐資相助。他們的誠心深深地打動了在外發展的成功人士,大橋村老闆何劍捐資70萬元用於本村和鄰村公路建設。通過多種方式,該鎮投入用於鄉村公路建設的配套資金高達700餘萬元。在完成鎮域11公里公路硬化的同時,該鎮採取“先上車後買票”等辦法,通村工程項目擠進計畫籠子,22個村率先實現通村公路硬化,總里程達33公里。該鎮境內衡棗高速、南古、硫栗公路縱貫南北,車硫公路橫穿東西,並全部硬化。

社會事業

硫市鎮硫市鎮放心肉

放心肉

衡南縣硫市鎮推行生豬統一定點屠宰,屠商憑“三證一照”上市賣肉,肉價實行價格公示。鎮上的農民也和城裡人一樣吃上了放心肉。在硫市鎮農貿市場,出售的鮮豬肉都是從定點屠宰場批發出來的,蓋上了藍色的合格檢驗章。買肉的農民相繼趕到肉攤旁放心地隨意挑選。雖然價格較以前略有提高,但大夥都覺得從定點屠宰場出來的豬肉安全可靠,沒有病毒,吃得健康,還是能夠接受。硫市鎮水江村村民賀禮英打算回娘家走親戚,特意繞道在肉攤前挑了幾斤放心肉孝敬父母。生豬定點屠宰後,,不僅買肉的村民放心了,就連賣肉的攤販也覺得生意好做多了。硫市鎮以前實行的是進場代宰的屠宰模式,私屠濫宰現象嚴重,檢驗檢疫難以到位,一些病死豬肉流入市場,危及農民的身體健康。為確保農民吃上放心肉,硫市鎮開始實行生豬統一定點屠宰制度:由定點屠宰場統一收購檢疫合格的生豬,進行定點宰殺;豬肉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嚴格檢驗後才能上市前,商販只具有銷售權而不能私自宰殺生豬;對屠工和商販進行體檢上崗,凡有傳染病的一律禁止從事豬肉銷售,從而保證了豬肉市場的健康有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