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成交量密碼

破解成交量密碼

《破解成交量密碼》是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2日)

平裝: 355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306038166

內容簡介

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簡介:麥氏理論比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更適合中國股市,是本書作者曹偉先生創立的全新的股市技術分析理論體系。麥氏理論以成交量分析為基礎,套用“分析三部曲”——扣減法、倒推法、平衡法——來系統解剖股市技術分析的四個基本要素:量、價、空、時,從而推導出行情的發展趨勢及變化周期。在思路清晰和富含邏輯的詳盡分析基礎上,結合大量的數據統計和操作經驗,麥氏理論總結出無數次被市場驗證了的富有實戰效果的“操作三部曲”和“十大戰法”。

《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共分五章,分別闡述成交量、均量線、方法論、均量線的組合套用及成交量分析步驟。讀者用心閱讀完《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後,在成交量的形成原理、結構模式、對行情發展的影響及在實戰中的套用等方面一定會有個全新和深入的理解。

編輯推薦

《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賣點:

★ 麥氏理論是《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的作者曹偉先生立足於中國股市的實際,融合了技術分析、市場心理、資金流動等各種因素而創立的全新的股市技術分析理論體系,它比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更適合於滬深A股的研判。

★ 《麥氏理論》分為上、下兩冊,即《麥氏理論(上):破解成交量密碼》和《麥氏理論(下):破解價格操作密碼》。麥氏理論以成交量為分析基礎,所以《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雖只為麥氏理論分析體系的一部分,但卻是最為核心的基礎,因為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方法論的套用上。《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第三章“方法論”則對此有系統的論述。

★ 讀者用心讀完《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後,即可掌握麥氏理論完善的分析步驟和操作體系:分析三部曲和操作三部曲,理解為什麼麥氏理論可以一次次地掌握大盤的拐點,學會如何通過分析成交量來研判價格的走勢。

★ 作者在同花順網站的部落格長期位於“機構分析師名家總排行”的前列。

★ 為方便讀者理解圖書內容及獨特的K線分析圖,《麥氏理論(上冊):破解成交量密碼》採用全彩印刷。

作者簡介

曹偉,執業證券分析師,筆名為“亮話天窗”,長期位於同花順網站機構分師總排名的前列。研究並創立了全新的股市技術分析理論體系——麥氏理論。創立米谷網,與廣大投資者朋友分享專業經驗。曾應吉林衛視、貴州衛視、廣州經濟等電視台邀請擔任眾多財經節目的嘉賓。自2008年始,致力於麥氏理論的研究與推廣,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濟南等地舉辦多次麥氏理論研討會。在國內各主要財經網站開設的“亮話天窗”股市分析專欄,深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

目錄

前言

導言:對技術分析的感悟

第一章 成交量

第一節 什麼是成交量

第二節 成交量的表現形式

一、為什麼指數上要用成交金額?

二、為什麼個股上要用成交手數

第三節 成交量的組成

第四節 成交量的分類與劃分

第五節 成交量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

第二章 均量線

第一節 什麼是均量線

第二節 均量線的計算方法

第三節 均量線參數設定

一、生活作息是均量線參數設定的依據

二、公倍數與公約數

三、主動性持股超過3個月?

第四節 均量線的分類

第五節 均量線的特性

一、助漲

二、交叉

三、走平

四、助跌

五、四個基本特性

第六節 均量線的市場意義

第三章 方法論

第一節 分析三部曲

一、扣減法

二、倒推法

三、平衡法

四、分析三部曲的套用與解析

第二節 操作三部曲

一、蓄量

二、滾量

三、換手量

第三節 方法論的獨立與統一

第四章 破解成交量密碼

第一節 從120日均量線說起

一、120日均量線就是長線趨勢

二、120日均量線是多空轉變信號

三、120日均量線的穩定性

四、120日均量線的基本性質

五、120日均量線與日成交量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60日均量線的分析與套用

一、為什麼要用60日均量線分析

二、60日均量線分析步驟

三、60日均量線的行為分析

四、中長線模式分析基礎

五、60日均量線的分析與套用

第三節 20日量線的分析與套用

一、20日均量線是中短期量潮的主體

二、20日均量線與日量之間的比率關係說明

三、20日均量線的趨勢移動分析

四、10、5日均量線的分析與套用

第四節 均量線的組合分析模式

一、兩條均量線的組合模式

二、三條均量線的組合模式

三、均量線的組合特性

四、均量線的等級關係說明

第五章 成交量分析步驟

一、量能分析的獨立面

二、成交量分析步驟

附錄:學習與研究

後記

文摘

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08年的1月15日、4月24日、9月18日到11月4日,還有12月底的縮量說明再到2009年春節前後的說明,更經典的是2009年3月3日之前談到不會跌破季線的推導說明,麥氏理論幾乎可以完整地掌握在當時每一日的波動中狹幅震盪的點位變化。

雖不能說是奇蹟,但麥氏理論在套用過程中給了我們一次次的驚艷與不斷的精彩。2009年7月29日的前兩周筆者就談到增量形成的時間關係,幾乎完美地演繹了當天大量的變化;在部落格中尤其還談到7月29日重挫之後的第5個交易日見頂的壓回,幾乎完美地解讀與演繹了當時的行情;不僅如此,到了8月31日重挫前談到半年線的支撐作用及上證指數2676點(2009年5月19日收盤點)的平台支撐點位關係,又再度演繹了一段完美的解讀;接下來的2009年11月24日出現的超級大量後的摜壓,也都在發生前的一周就已經談到;以及2009年12月24日的多空轉折時間點,早在半年前就已經推導說明了。

這些多次提前的說明與後來的論證,都出現在非常關鍵的多空轉折點,一次次地證明了麥氏理論的前瞻性與未來式的套用效果。諸如2010年1月11日在宣布股指期貨及融資融券試點時的推導,到1月20日的下跌破壞,再到4月15日上證指數的3164.97點完成後在16日股指期貨正式交易,再到4月19日的重挫,這些行情變化都預先在網站的文章中有所談到。

2010年7月份上證指數下跌到最低的2319點,與當時文章中談到的2320點,僅僅只有1個點的差距,很多時候出現這樣的驚奇連我們也感覺到不可思議,實在太奇妙了!連如此細小的波段高低點,麥氏理論同樣可以提前說明其具有的客觀條件,這是其他理論難以比擬的。

關於理論分析,我們堅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原則,堅持本原的分析方法,不受任何外在訊息的干擾和影響,完全依照客觀的技術條件分析和解讀市場。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又具有實際操作效益的分析方法。“唯物”精神讓筆者在任何階段的分析中,都會遵循客觀條件的演變,不會用“唯心”的態度去解讀行情的發展。我們在分析和解讀行情時,一定要以動態的基礎視角出發,隨市場趨勢而動,掌握市場趨勢的變化。

近年來我們通過麥氏理論學習與研究網,適時套用麥氏理論分析與解讀行情,既通過了市場的考驗也獲得了大家的肯定。麥氏理論諸多基本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幾乎達到了膾炙人口的地步:“周線為主,日線為主”、“長線保護短線”、“絕對多頭組合”、“三線鼎立”、“短兵相接”、“老二主義”、“把握自己可以掌握到的波段套用操作”、“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等操作模式或理念,在眾多投資者中廣為流傳,並在大量的實戰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