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邏格斯

內容介紹

“藝術史中的圖像”叢書目前出版四本,分別是《歷史與敘事——中國美術史中的人物圖像》、《造化與心源——中國美術史中的山水圖像》、《語言與圖式——中國美術史中的花鳥圖像》、《破碎的邏格斯——西方現當代藝術史中的圖像》。這套叢書以100多萬的文字為中國美術史和西方現、當代美術史中的近2000幅圖像做了文化學、形態學、圖像學等方面的闡述,闡述它們所包蘊的思想、形式和意味。為了最大可能地使叢書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特點,作者對圖像的闡釋採用了“雙向性”的角度,既以自己對圖像獨到的理解去選擇闡釋角度,又站在讀者本體立場,選取讀者最渴望獲取的文化信息,引導讀者進行圖像之旅;使圖像的視覺元素既能給讀者增添閱讀的意趣和視覺快感,又能使文字的抽象表述與直觀圖像互為闡發,使讀者在從文字到圖像,再從圖像到文字的來迴轉換中獲得視覺欲望的滿足。
第一章 走向現代形態——前現代主義的藝術流派
一、用光和色看世界——印象主義
二、用理性的色彩分割現實——新印象主義
三、生命之火的隱喻——後期印象主義
四、主觀與客觀的雙重調整——納比畫派
五、感覺與夢境的寓言——象徵主義
第二章 破碎的“邏格斯”——現代主義藝術譜系
一、狂怪的交響——野獸派
二、生命的狂飆——表現主義
三、解構與綜合的抽象——立體主義
四、狂熱的速率——未來主義
五、純粹的理性表現——構成主義
第三章 錯置的精神幻象
一、潛意識的夢幻圖像——超現實主義
二、精神的抽取與表現——抽象主義
三、行動與狀態——抽象表現主義
四、行動的“進行時”——“行動”表現
第四章 顛覆的樂章——後現代主義藝術譜系
一、反藝術的藝術——達達主義
二、走下聖壇——波普藝術與新達達
三、精神之像——觀念藝術
四、減少、減少、再減少——極少主義藝術
五、以自然為母題——大地藝術(Land Art、Earth Art\anhworks)
六、以寫實的眼光詮釋世界——新寫實主義畫風
七、用放大鏡的眼光看世界——超級寫實主義
八、空間語境的異化——裝置藝術
第五章 新科技的魔幻——影像與多媒體藝術
一、影像藝術
二、多媒體藝術
三、數位化藝術
第六章 後現代主義雕塑
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介紹

羅一平,出版教材與專著: 《美術信息學》(獲中南地區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中外美術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美術概論》(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 《歷史與敘事——中國美術史中的人物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造化與心源——中國美術史中的山水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語言與圖式——中國美術史中的花鳥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破碎的邏格斯——西方現當代藝術史中的圖像》(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中國畫技法全書》(副主編,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 《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六卷本英文、中文版大型文獻畫冊),(常務副主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中國美術家年鑑》(2000卷),(常務副主編,吉林美術出版社,2005) 在《文藝研究》、《美術研究》、《美術觀察》、《榮寶齋》、《畫刊》、《中國書畫》、《水墨研究》等國家核心期刊和其他各類期刊上發表了40餘篇藝術理論、藝術批評文章。 為第18屆(香港)、第19屆(日本)亞洲國際藝術展策展人和學術主持;第21屆(新加坡)亞洲國際藝術展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和學術主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