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村

山西忻州市定襄縣蔣村鄉砂村位於縣城東10公里外的聖阜山腳下,2005年,全村536戶,1875人,有耕地2800畝。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3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65元,是全縣農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

基本信息

一、山西忻州市定襄縣蔣村鄉砂村 基本概況

山西忻州定襄縣蔣村鄉砂村位於縣城東10公里外的聖阜山腳下,2005年,全村536戶,1875人,有耕地2800畝。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3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65元,是全縣農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全村擁有桑塔納以上小轎車100餘部,平均2戶擁有一台電腦,程控電話戶均1門,手機等高科技通訊工具兩人1部,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鄉村經濟

砂村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全村536戶農戶,僅有10戶從事農業生產,其餘526戶全部從事鍛造加工業。全村年加工法蘭500噸以上的企業就有44家,年加工量3萬噸,年產值1 65億元,產品遠銷美、英等國家和地區;解決了本村農民致富的問題,同時還吸納鄰村上下1200多個剩餘勞動力前來打工就業,這些勞動力人均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總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創造了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本村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全村籌資70萬元新打機井9眼,鋪設電纜15000米,使全村2800畝耕地全部成為水澆地,糧食生產大幅提高,農業經濟穩步增長。

社會建設

 至2005年,全村累計投資286萬元,完成街巷硬化11.6公里,村集體指派專人每天拉運垃圾保證村中清潔和衛生。2002-2005年,累計投資30萬元,對學校桌椅板凳進行了全部更換,並對學校進行了花園式改造,硬化了操場,鋪設了彩磚,粉刷了牆壁,更換了鍋爐,在全村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為改善村民生活和居住條件,一個集觀賞、休閒、居住為一體的“聖阜山公園”正在興建當中。
砂村挑選頭腦活、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經紀人組成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闖市場,找銷路,充分挖掘市場潛力,該村企業在北京、上海、杭州、寧波、天津等大中城市開設銷售網點32個,加上臨時外出銷售人員,在外專門搞銷售的人員就有200多人,年經銷量鍛造產品20萬噸,銷售額1.6億元。與此同時,村集體積極改善本村投資環境,爭取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村興業投資。一個占地94畝的九龍灣工業小區已完成三通(通電,通路,通水),可吸納20個企業入住其中。形成生產生態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

二、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洛舍鎮砂村 基本概況

砂村地處洛舍鎮西南部(2001年村級區劃調整過程中由原章家橋村與砂村村合併而成),東鄰東苕溪 ,南接武康鎮龍山村,西靠天目山余脈,北交湖州市埭溪鎮,村委駐地與鎮政府所在地相距 2.2公里。據有關政府網站統計,村地域面積 14.16平方公里;擁有水田2406.6畝、桑地718畝、魚塘 484.5畝、林地13260畝;下設20個村民小組和13個外來務工自治小組,總人口5505人(包括外來人口2871人),其中勞動力3636名;2007年底,村黨總支共有黨員78名,下設3個黨支部,其中女黨員11名,預備黨員4名。

鄉村經濟

砂村地理位置優越,礦產山林資源豐富,工業和效益農業發展喜人,個體商貿活躍。全村擁有礦山企業9家,個私企業23家,2007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 8.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5億元、稅利65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51.4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0183元,村級組織辦公場所444平方米。主要特色農業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種植業有水果、板栗、早園竹、茶葉加工等,其中茶場6家,果園1542畝,早園竹1500畝;養殖業有青蝦養殖、白魚養殖、龜鱉養殖等,其中蝦塘850畝,龜鱉、鱷魚養殖面積2000多平方米。工業以礦山開採業為主,主要生產建築石料。

所獲榮譽

先後榮獲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縣級先鋒工程“五好”村黨組織 、縣文明村、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縣平安村、平安創建示範村、湖州市先進人民調解委員會、省五星級民主法治村、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榮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