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里克

石里克

石里克,男,是一名德國哲學家,維也納學派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創始人,屬於分析哲學學派。

石里克石里克
石里克(Moritz Schlick listen,1882年4月14日-1936年6月22日)是一名德國哲學家,維也納學派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創始人,屬於分析哲學學派。
石里克出生於柏林的一個富人家庭。他在海德堡、洛桑以及在柏林大學學習物理學。在柏林時馬克斯·普朗克是他的教授之一。1904年他以《光在不均勻層的發射》(ÜBER die Reflextion des Lichts in einer inhomogenen Schicht)為題獲得博士學位。1908年他發表了一本關於幸福論的名為《生活智慧》(Lebensweisheit)的小冊子。他獲得在大學任教授地位的論文的題目為《現代邏輯學對於真理的看法》(Das wesen der Wahrheit nach der modernen Logik)。此後他發表了一些關於美學的論文,此後石里克轉向知識論、科學哲學以及科學的基礎問題。在最後這個方面他1915年發表了一篇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文章,當時這個理論還只有十年的歷史,這使得石里克與其他科學哲學家相比非常突出。他還發表了一篇關於牛頓後物理學的更加系統性的研究《現代物理學中的時空》(Raum und Zeit in der gegenwärtigen Physik)。
1922年石里克成為維也納大學感應科學哲學的教授,此前他在羅斯托克和基爾的任職均不滿足。同年有兩個事件對於石里克的理論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第一有人告訴他有一個叫做恩斯特·馬赫社團的哲學家和物理學家組織定期聚會討論科學和哲學。後來這個社團以維也納學派著稱。這個社團的成員包括魯道夫·卡爾納普、庫爾特·哥德爾、漢斯·哈恩、奧托·諾伊拉特、弗里德里希·魏斯曼等。第二個事件是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在當年發表了《邏輯哲學論》,這部簡明、異常美妙的論文提出了象徵主義的一個邏輯理論和語言的“圖像理論”等。石里克和他的社團深深被這部著作打動。他們幾乎每次聚會都要討論這部著作。1924年石里克與維根斯坦接觸,他在他的社團中極力讚揚維根斯坦。最後維根斯坦同意與石里克和魏斯曼碰頭來討論他的書和其它內容。通過石里克的影響維根斯坦考慮在空閒十年後重返哲學。維根斯坦後來寫下他的《哲學研究》其中有一部分功勞是石里克的。維根斯坦和石里克與魏斯曼之間的討論持續,但是後來維根斯坦認為卡爾納普使用了他還未成熟的考慮,因此於1932年中斷了與維也納學派的聯繫,但是他和石里克依然有書信往來。
從1918年至1925年石里克寫他的《廣義認識論》(Allgemeine Erkenntnislehre)。雖然他後來的一些工作使得他關於知識論的一些論點不成立,但是《廣義認識論》可能依然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他精確地反駁了合成先驗知識。這個批評認為只有下顯而易見的斷言才是定義,比如公式化邏輯或者數學中的公理。所有其它斷言必須通過實際考驗來證明。假如一個斷言不是定義,又無法通過事實被證明或者被否認,那么這個斷言是“形上學”的,也就是說與“無意義”和“胡扯”同意。這是維也納學派的成員共同承認的原則。從1926年至1930年石里克完成了《道德問題》(Fragen der Ethik),在這本書里他將道德當作哲學的一個分支來對待。同時維也納學派發表了《科學的世界觀:維也納學派》作為對石里克的讚美。這本書中強烈的反形而上學觀點可以看作是這個學派的結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