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寺

石橋寺

石橋寺位於樂安縣鰲溪鎮西南潭港至長山、白竹道旁。始建於唐天寶三年(744)。此處一座天然大石從丘陵地聳起,象條蒼龍騰空飛躍。構成這座石橋。傳說千百年前,這座古寺爐煙飄香衝上穹蒼,驚動了仙人下凡觀光,一夜之間造起這座石橋,故又名“仙人橋”。

基本信息

簡介

石橋寺石橋寺
石橋通高20米,橋面寬15米。橋上一條山徑小道,可供遊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橋前50步許,是石橋寺。當年寺宇宏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念經堂、鐘鼓房及僧舍客寮等;還有樓閣三層,梵塔一座,寺宇雄偉壯觀。相傳南宋淳年間,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讀書。爾後舊地重遊,見寺廟年久失修,遂獻資修繕。其磚塊上銘刻有“文天祥”三字。後經歷代維修。石橋附近古蹟亦多。寺旁有五色岩,傳說岩洞原來很小,每天會出油鹽醬醋米,可供寺內僧員食用。後來有個貪心和尚,想出更多食物,請來石匠把岩洞鑿大,洞裡鮮血直流,從此再不出食物,只流髒水。此外,還有石礱、石磨、牛鼻子石、老虎岩、石羅漢、石娘娘等,皆形象逼真,引人入勝。此地山明水秀,壑花翠,奇石古蹟,點綴其間,風景尤見佳妙,故歷代文人墨客在此讀書、講學、觀光遊覽。宋代何大虛曾賦詩詠石橋寺:未許興公知此山,應真飛錫於其間。陰凝黑霓落半胯,夜來銀河僵一石橋寺灣。偃月光邊空翠眩,迴風聲靜雨花閒。山中仙人渺何許,支鶴三招殊未還。

特點

石橋寺石橋寺
寺廟建在石橋下,坐東向西,面寬34米,進深58米,總面積986平方米。寺前設有焚紙香爐與圍牆,寺左前方建一山門和數十級台階。前牆開有左、中、右三扇大門;進中門是大雄寶殿,正中上面座著釋迦牟尼與大小諸佛17尊,左右兩旁是十八羅漢佛像;殿堂兩側架設鐘鼓,中央擺設神桌。入左右兩門是齋堂、僧舍及香客住宿。1980年經樂安縣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