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安腎丸

石刻安腎丸出自醫學典籍《世醫得效方》卷八,具有壯陽益腎,強筋壯骨,生血駐顏,扶老資壽的功效。用於真氣虛憊,腳膝緩弱,目暗耳嗚,舉動倦乏,夜夢遺精,小便頻數,一切虛損等症。

基本信息

正文

石刻安腎丸

來源

《世醫得效方》卷八。

組成

蒼朮120克(分四份,一份用茴香30克炒,一份用青鹽30克炒,一份用茱萸30克炒,一份用豬苓30克炒,各炒令黃色,取術用), 川烏(炮,去皮、臍) ,附子(炮,去皮、臍) ,川楝子(酒浸,去核) ,巴戟(去心,炒) ,白朮(炒) ,陳皮(炒)各30克 ,肉蓯蓉(酒漫,炙) ,破故紙(炒)各60克, 茯苓30克(炒) ,肉豆蔻(面裹,煨) ,木香(不見火) ,當歸(火焙乾)各30克 ,杜仲(炒去絲)60克, 熟地黃(酒浸,蒸十次,火焙) ,菟絲子(酒浸,炒) ,茴香 ,黑牽牛(半生,半炒) ,山藥(炒)各30克,晚蠶蛾(去頭、足、翅,炒) ,葫蘆巴(酒浸,炒) ,肉桂(不見火) ,石斛(炒) ,川牛膝(酒浸,炒)各30克 。

用法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腹時用鹽湯下.

功用

壯陽益腎,強筋壯骨,生血駐顏,扶老資壽。

主治

真氣虛憊,腳膝緩弱,目暗耳嗚,舉動倦乏,夜夢遺精,小便頻數,一切虛損。

中藥方劑之石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