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趾雕

短趾雕

短趾雕,鷹科、短趾雕屬鳥類,體長約65厘米。身體沉重,上體灰褐,下體白而具深色縱紋,喉及胸單一褐色,腹部具不明顯的橫斑,尾具不明顯的寬闊橫斑。分布布於非洲、古北界、印度、中國北部及小巽他群島。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中文名稱:短趾雕
拉丁文名:Gypaetus barbatus

物種特徵

描述:體長約65厘米。身體沉重,上體灰褐,下體白而具深色縱紋,喉及胸單一褐色,腹部具不明顯的橫斑,尾具不明顯的寬闊橫斑。亞成鳥較成鳥色更淺。飛行時覆羽及飛羽上長而寬的縱紋極具特色。虹膜黃色;嘴黑色;蠟膜灰色;腳偏綠。

叫聲:冬季通常無聲,偶作哀怨的咪咪叫聲。

分布範圍:分布布於非洲古北界印度中國北部及小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繁殖於新疆西北部天山,可能在中國中北區也有繁殖。罕見候鳥記錄分散於中國北方各地。西藏東南部肯定有其分布。

習性:棲於森林邊緣及次生灌叢。盤旋及滑翔時兩翼平直,常停在空中振羽似巨大的紅隼。食物主要為蛇類,其次為蜥蜴類、蛙類以及小型鳥類,偶亦捕食小型齧齒動物如野兔、野鼠等,也吃腐肉。繁殖期為4~6月。多營巢於林緣地區,置巢於樹頂部枝杈上,一般距離地面的高度為2~15米,偶爾在懸崖上營巢。巢由枯樹枝構成。如果沒有干擾,巢可以連續多年使用。每窩通常產卵1枚,偶爾2枚,卵的顏色為白色。主要由雌鳥孵卵。孵化期47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餵養大約70~75天后才能離巢。

國家保護等級:末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