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矧號輕巡洋艦

矢矧號輕巡洋艦

輕巡洋艦矢矧號完工之日是昭和十八年(1943)十二月二十九日,此時正是在太平洋之上連連傳來海軍陸軍慘敗的訊息的時候·

基本信息

作戰經歷

矢矧號輕巡洋艦 矢矧號輕巡洋艦

矢矧號竣工後,在昭和十九年(1944)三月一日編入了新編成的第一機動艦隊的中心-第三艦隊,代替在二月沉沒的姊妹艦阿賀野號擔任第十戰隊的旗艦,率領麾下十五隻的驅逐艦,與姊妹艦能代號一起出擊馬里亞納海戰.接下來,在雷伊太大海戰里率領著水雷戰隊編於栗田艦隊中.姊妹艦能代號在此役中遭擊沉,而矢矧號本身則是受到若干傷害,自行航行到汶萊泊地.

之後,在昭和十九年(1944)十一月十五日的再編組中,擔任第二水雷戰隊的旗艦,率領著第十七驅逐隊(浦風,濱風,磯風,雪風)支持對雷伊太島的輸送作戰,並且擔任對在雷伊泰灣海戰中受傷的戰艦大和號,金剛號和長門號護送回國的護航任務.而自己也回到吳港接受修理.

昭和二十年(1945)四月,美軍登上沖繩島,聯合艦隊派出最後一隻兵力打算執行自殺性的特殊攻擊,以巨大戰艦大和號為中心的特攻艦隊將圖入沖繩海域,並盡一切能力消滅所看到的敵人,最後還要擱淺在島旁,全員上陸繼續進行戰鬥.而輕巡洋艦矢矧號也在其中之一.除了大和號,矢矧號之外,剩下的只有八艘驅逐艦,聯合艦隊的悲悽由此可見一斑.四月六日,特攻艦隊浩浩蕩蕩的由德山灣出擊,並在隔日七日遭受到有如雲彩般波波襲來的美軍艦載機的攻擊,矢矧號身中八枚魚雷,炸彈二十發,於午後二時和巨艦大和號一起沉沒在九州外海.

參數

建造所 佐世保海軍工廠

起工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下水 昭和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竣工 昭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基準排水 6652噸

全長 174.5m

全幅 15.2m

速力 35節

航續力 18節/時6000浬

兵裝 15.2cm50倍徑主炮連裝三基共六門

⒎6cm65倍徑連裝高角炮二基共四門

次裝填裝置付61cm魚雷發射管四連裝二基共八門

25mm三連裝機槍兩座共六挺

水偵二機

射出機一基

喪失:昭和20年(1945)四月七日

艦名由來:因為是輕巡洋艦,所以依河名來命名,由來是矢矧川(現改作矢作川),源流是木曾山脈的南部,與足助川合流,貫穿岡崎平原後,注入知多灣。

太平洋戰爭中的艦長:

吉村真武 (海兵45期) 昭和18.12.29

原為一 (海兵49期) 昭和19.12.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