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棺材

睡棺材

睡棺材是個人或宗教寺廟組織的一種“重生”儀式,組織者稱可以降低死亡率和驅除霉運。

體驗死亡

儀式

睡棺材體驗死亡睡棺材體驗死亡

鄭俊是韓國大田市人,他在2010年2月創辦了一所“棺材學院”,專門向人們提供“模擬葬禮”服務。任何人只要出25美元,就能到他的“棺材學院”中體驗一下死亡的恐怖感覺。
據悉,整個“模擬葬禮”過程長達4小時。每當一批顧客來到“棺材學院”花錢體驗死亡時,鄭俊都會先對他們進行長達兩小時的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演講,然後再接著操辦一系列“模擬葬禮”事宜。
接下來,鄭俊會點上蠟燭,為死亡體驗者播放一段哀樂,並接著讓他們在哀樂聲中撰寫“遺囑”,以及在一張紙上為自己寫下墓志銘。鄭俊要求“死亡體驗者”想像他們的最後一頓晚餐,他會說:“請想像一下你想和誰一起享用最後的晚餐,然後如何向你最愛的人說再見。”
一些人會在“遺囑”中感激家人朋友的愛,一些人會在“遺囑”中對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懺悔。有顧客在“遺囑”中寫道:“當我寫這封模擬遺書時,我感到自己的生命真的馬上就要終結了一樣。”
當遺囑和墓志銘全都寫好後,鄭俊就開始安排所有顧客來到一個擺著一整排空棺材的禮拜堂中,每個人都被安排站在一具棺材前面,每具棺材正面都貼著他們各自的“遺容”照,鄭俊還會安排幾個顧客大聲朗讀他們寫給家人的遺書。
然後,鄭俊會要求顧客們穿上傳統麻織的壽衣,讓他們一個接一個爬進各自面前的棺材中,然後等著被蓋上棺材蓋。他們將在狹小黑暗的空間中呆上難熬的10分鐘,充分體驗死亡的“恐怖感覺”。一名男子堅持要求將棺材蓋留一條縫,好讓他能夠呼吸;一名女顧客看到棺材蓋馬上就要蓋上時,突然從棺材中坐了起來,稱她不想再“體驗死亡”了。
當體驗死亡的顧客們在漆黑的棺材內躺了10分鐘後,鄭俊的聲音會再次響起,打破難熬的沉默:“當你們睜開眼睛時,你們將獲得新生,你們今天的生活將和昨天完全不同。”當一個個顧客從棺材中爬出來後,他們這才感到氣氛輕鬆了好多。
據鄭俊稱,不同的顧客對於“模擬葬禮”的反應都不一樣,一些顧客會安然地接受這種“模擬葬禮”,一些顧客躺進棺材後會流淚,一些人則要求將棺材蓋留一道縫,還有一些顧客是如此恐懼,根本無法完成整個“模擬葬禮”過程。
據悉,這種“模擬葬禮”服務如今在韓國已經成了一種時尚,韓國境內有好幾家公司都在從事這種“模擬葬禮”服務。不僅年輕的學生們喜歡通過“模擬葬禮”體驗一回死亡的感覺,就連許多韓國大公司——包括韓國教保保險公司、首爾保險公司都紛紛安排公司員工前往“棺材學院”參加這種“模擬葬禮”活動,希望通過這種“體驗死亡”的方式讓員工更珍惜人生,並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據悉,韓國教保保險公司就曾要求該公司所有4000名員工都體驗一下“模擬葬禮”服務,然後以全新的姿態重新開始工作。

爭議

“模擬葬禮”也在韓國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一些支持者稱,“模擬葬禮”服務不僅可以提高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還可以降低韓國的自殺率。根據“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在該組織30個會員國中擁有最高的自殺率,韓國的自殺率有美國的兩倍高。支持者認為,通過這種“模擬葬禮”服務體驗死亡的感覺,一些原本打算自殺的人很可能從此就會放棄自殺嘗試。韓國翰林大學神經醫學教授李相奎說:“這種方法可以告訴人們,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並不是個很好的主意。”
然而反對者卻認為,這種“模擬葬禮”反而會弄巧成拙,讓人覺得死亡並沒有那么可怕,從而導致那些身陷困境中的人們更願意選擇自殺了此一生。韓國防止自殺聯盟顧問張長民說:“這種模擬葬禮服務很可能會導致一種錯覺式幻想,那就是認為死後的生活也許會比現在的生活更好。”也有人認為這種“模擬葬禮”服務純粹就是為了賺錢,因為真正的死亡和這“截然不同”。

驅走霉運

睡棺驅霉睡棺驅霉

泰國坤西育府的Prommanee佛廟,每天有數百人爬入棺材。這些信徒認為,睡棺材可以去除厄運,延長壽命。信徒只需付少許費用,就能進行這項儀式,手握鮮花躺入特製的棺材。信徒躺棺內90秒這項奇特儀式只於每天早上9時9分和下午1時9分進行。信徒躺在棺材內約90秒,和尚在一旁念出為死人超度的經文,並拿白布蓋著棺材,象徵信徒“死亡”及孽障被吸走。

獅城導遊陳耀宗披露,有不少新加坡人會到泰國參加睡棺材儀式。他每月會帶至少兩個團參加這項儀式,每個團的人數從2至10多人不等。

佛總不贊同

新加坡佛教總會秘書長廣品法師不贊同這種做法,他指出,要減少孽障,必須通過佛教修行,而非睡棺材。
“人們不知道他們何時會離開人世,認為自己躺在棺材就能重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按佛教來說也不是正確的做法。”
他說,公眾應該明白,死亡是個自然的過程,任何人都可在世間獲得覺悟,或在佛祖的純淨世界裡重生。
佛教居士林林長李木源指出,佛教經書並沒有說睡棺材可以改運,這屬於一種民間的迷信。據他所知,新加坡的佛教廟宇並沒有睡棺材儀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