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納墓

真納墓

真納墓位於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喀拉蚩東南面,是一座高大圓頂的白色建築,是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的陵墓。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真納墓真納墓
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為巴基斯坦國家的建立,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在巴基斯坦人民中間享有崇高的威望。早在20世紀初,正當英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南亞次大陸人民開始覺醒的時候,他就投身於政界,積極組織從事民族獨立活動。1936年,他領導下的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穆斯林國家的最初構想,並把這個國家定名為“巴基斯坦”,意思是“純潔的國土”。此後,在真納的領導下,次大陸的穆斯林經過艱苦而頑強的鬥爭,終於在1947年8月14日建立了巴基斯坦

修建陵墓

真納墓真納墓
巴基斯坦誕生一年後,真納於1948年9月11日逝世。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國父,巴基斯坦政府在當時的首都喀拉蚩建造了這座陵墓。整座陵墓全部用純白大理石建成,造型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陵墓主體分為2個部分:上半部是莫臥兒式的拱頂,下半部是下大上小略呈錐形的立方體。建築物四面各有一扇狹長的北非式樣的拱門,每扇門都飾以優質紅銅做成的鏤花門柵,雕工十分精細。紅銅的門飾閃閃發亮,在色彩上給這座潔白的建築物以鮮明有力的烘托。整座陵墓肅穆而不呆板,線條簡單明快,風格渾厚凝重,樸實無華。真納的墓冢在大廳正中,頭的一側有一塊白色大理石的墓碑,上面鐫刻著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墓冢的四周用銀制的欄桿圍了起來,正上方,有一盞中國式枝型水晶吊燈,玲瓏剔透,金碧輝煌,為陵墓增色不少。這盞吊燈是中國上海專門為真納陵墓生產製造,周恩來總理贈送的。陵墓四周各有一名士兵站崗,陸海空三軍輪流,一天24小時不間斷,每小時換一次崗,士兵們持槍正步走,值班軍官大聲喊口令,這也成為這座陵墓的特色之一。陵墓周圍是一片片綠茵茵的草坪和各色鮮花,正門路上還有多座噴泉,白色的水柱宛如游龍,碧藍的天空下,高大而挺拔的椰子樹臨風搖曳。入夜,明亮的探照燈光從四周不同的角度照射陵墓雄偉的建築,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