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尿道瘺

因外在因素造成尿道損傷、尿道閉鎖,就容易形成直腸尿道痿。 合併尿道狹窄的直腸尿道瘺手術治療的道較少。 本手術採用會陰陰囊島狀皮管替代缺損部尿道修復直腸尿道瘺,設計新奇,成功率高。

因外在因素造成尿道損傷、尿道閉鎖,就容易形成直腸尿道痿。尿道和直腸相通後,由於糞便的污染,極易發生尿路和盆腔感染,產生嚴重的毒血定,如果處理不當,輕則形成直腸尿道痿,重則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直腸尿道瘺存在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26個月,平均11個月。
直腸尿道瘺常因創傷、感染、多次手術使其修復較為困難,術後復發率較高。其修復成功的關鍵,第一要有良好的暴露,才能迅速、安全地解剖瘺管;其次要充分切除瘺管四周的陳舊瘢痕及炎性組織,直腸瘺口要修剪成有血供的創緣;第三要用有血供的組織嵌入直腸與尿道之間以預防瘺管復發。

直腸尿道瘺的臨床資料

1958年Goodwin介紹了經會陰入路不移動直腸的經典術式,將瘺管切除,尿道與直腸各分兩層修補,其間嵌入提肛肌。近年來,葛琳娟等以陰囊肉膜作為嵌入物亦取得滿足療效。徐月敏及Tripitell等經恥骨入路修復直腸尿道瘺,嵌入物採用腹直肌瓣及大網膜。另外有學者採用經會陰肛門直腸前壁切開及經骶尾肛門直腸後壁切開的入路修復直腸尿道瘺,此二種術式暴露良好,肛門外括約肌在切斷後縫合不致造成功能障礙。但它們只適用於無尿道合併症的單純性直腸尿道瘺。
合併尿道狹窄的直腸尿道瘺手術治療的道較少。僅有的道只是在修復瘺管的同時行尿道狹窄段切除並尿道吻合術。它的缺點在於狹窄段尿道切除後,尿道缺損較長時難以行端端吻合。勉強吻合常因張力大且尿道斷端血運不良而發生尿漏及瘺管復發,並可導致陰莖縮短和下曲。本手術採用會陰陰囊島狀皮管替代缺損部尿道修復直腸尿道瘺,設計新奇,成功率高。其優點在於:
①會陰陰囊島狀皮管的血液供給來源於會陰橫動脈及陰囊後動脈,其血液循環豐富,極易存活。利用島狀皮管與四周組織的瘢痕癒合進一步封閉直腸前壁修補處,使瘺管的復發率降到最低。
②勿需使用提肛肌、腹直肌瓣、大網膜等填充組織。

小兒直腸尿道痿

小兒直腸尿道痿的診斷並不困難,根據病史、造影檢查即可確診。手術治療一般採用插管或加硬膜外麻醉,伏臥雙下肢展位。
1. 書中留置導尿管,從尿道外口插入導尿管經尿道直腸漏口近端入膀胱內,便於術中分離直腸尿道共同壁時辨認尿道,以免損傷。
2. 操作上細心、輕巧。
3. 手術的成功關鍵在於充分游離直腸盲端進行無張力吻合。
4. 此手術入路顯露痿口部位較好,便於顯露直腸前壁及痿口。
採用直腸腔內暴露痿口,修補直腸尿道痿口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