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欞欄桿

直欞欄桿

“直欞欄桿”的造型比較簡單,在其尋杖和地栿之間沒有華板等構件,而置以若干的直立的木條。如果直欞欄桿的高度很高的話,其尋杖就失去了一般欄桿尋杖的扶手作用,而其遮擋的功能性則更強。

相關概念

欄桿

直欞欄桿 直欞欄桿

欄桿,原作“闌桿”,原是指用木料編織起來的遮擋物,後來又發展出石、磚、琉璃等不同材料所製成的欄桿。

欄桿早在周代時即有設定,這在周代留存的明器紋飾中可以看到。到了漢代,欄桿的運用已經較為普遍了,同時欄桿也出現了尋杖、華板、望柱、地栿等構件。南北朝時期,欄桿已基本具備後世所見欄桿的形制。其後,經過不斷的發展豐富,到明清時期欄桿在裝飾上越發繁複多樣。

欄桿除了可以從不同材料來分其種類外,根據其構造的不同又可以細分為尋杖欄桿、花欄桿等形式。欄桿是中國古建築外檐修的一個重要類別,在建築的台基、走廊處和池水邊都經常可以看到欄桿的身影,不論是廳堂、居室、亭、樓、水榭等建築也都可以設定欄桿。欄桿對於講究布景、造景的園林尤為不可缺少。欄桿最初是作為遮擋物,後來漸漸發展變化,式樣豐富、雕刻精美,成了重要的裝飾設定,而在園林中,欄桿則又起到隔景與連景的作用,功能似漏窗,而形象類似花牆。

尋杖

尋杖也稱巡杖,是欄桿上部橫向放置的構件。欄桿中使用尋杖目前所知最早為漢代,並且最初是圓形,後來逐新發展出方形、六角形和其他一些特別的形式。

華板

華板是宋代名稱,也就是明清欄桿中的欄板。雖然欄板有些不使用雕刻裝飾,但大部分都有各種花紋雕飾,非常華美,所以稱為華板。在宋代的重台鉤欄中,處在上面的華板稱為“大華板”。

地栿

地栿是處在欄桿最下層的構件,它是置於階條石之上的橫向石件。地栿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又被稱為“地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