盝方彝

盝方彝,1955年3月陝西郿縣李村出土,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西周中期
通高一八厘米、口縱八.四厘米、口橫一一.六厘米
一九五五年三月陝西郿縣李村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盝方彝共二件,同坑出土,形制、銘文、花紋相同,大小相次此為小件。整體造型仿宮殿式樣,蓋作廡殿屋頂形。蓋和器四角皆有扉棱,腹兩側有向上捲曲的象鼻形鋬,垂珥。鋬上飾獸體捲曲紋,器和蓋的正中飾火紋,兩旁填以回顧式花冠龍紋,蓋脊兩側、口緣及圈足飾解體式花冠龍紋,通體以雷紋填地。內腹分為兩格(較大的一件不分格),每格正中對應的口緣有方形缺口。從師遽方彝得知,這類方彝是盛放調料的,缺口是為放置匙柄而設。蓋、器同銘,各鑄一百零八字,大意是說某年八月初吉,穆公陪同盝在周廟接受冊命,周王命盝掌管王室禁衛軍四六師王行三有司,兼司六師及八師藝。並賜給命服等,盝便鑄造了這件方彝,用以記其榮寵,頌揚天子恩澤,享孝祖父益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