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鳥

益鳥

益鳥,指那些捕食害蟲、害獸或已被現代科學證明直接或間接對人類有益的鳥類。如燕子﹑杜鵑﹑貓頭鷹等。益鳥種類繁多,在生存環境、生理結構、生活習性上千差萬別。在中國民眾當中,有的益鳥已被人們熟知和保護,有的則未被認識,甚至有的還被當作害鳥看待。益鳥與害鳥有時沒有一個固定的分界線,食蟲鳥類餓的時候也有可能破壞莊稼,重點是我們注意包括生物鏈,不要人為的破壞。

基本信息

類型

食蟲益鳥

益鳥益鳥

赤腹鷹、扇尾沙錐、四聲杜鵑、大杜鵑夜鷹、藍翡翠、三寶鳥、戴勝、黑枕綠啄木鳥、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藍翅八色鶇、金腰燕白鶺鴒、山鶺鴒、暗灰鵑、綠鸚嘴鵯、白頭鵯、虎紋伯勞、紅尾伯勞、棕背伯勞、黑枕黃鸝、黑卷尾、灰卷尾、發冠卷尾、松鴉、紅嘴藍鵲、灰喜鵲、喜鵲、烏鶇、紅尾斑鶇、棕頸鉤嘴鶥、黑臉噪鶥、畫眉、大葦鶯、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壽帶鳥、大山雀、三道眉草鵐

食鼠益鳥

紅角鴞、領角鴞、雕鴞、領鵂鶹、鵂鶹、縱紋腹小鴞、長耳鴞、貓頭鷹

食草益鳥

頸雉、白冠長尾雉、紅胸田雞、白胸苦惡鳥、董雞、黑水雞、鳳頭麥雞、金翅雀

播種益鳥

黃臀鵯、絲光椋鳥、灰椋鳥八哥、錫嘴雀

注意

益鳥與害鳥有時沒有一個固定的分界線,食蟲鳥類餓的時候也有可能破壞莊稼,重點是我們注意包括生物鏈,不要人為的破壞。

保護

中國政府為了廣泛宣傳益鳥的作用,鼓勵人們保護益鳥,採取了以下措施:

1982年決定,每年四月份第一周的時間作“愛鳥周”。

中國郵電部1982年9月10日發行了“益鳥郵特種票,編號T79,全套5枚。

第一枚“戴勝”,常棲息在開闊的田野里。鳴叫時羽冠高高聳起,然後下俯,隨著由高而低的叫聲,上下點頭。飛行時上下起伏,成波狀。喜食天牛、螻蛄之類的害蟲。

第二枚“家燕”,每年二三月間沿中國海岸線北上,入內地;九十月間返回南洋、印度、澳洲過冬。喜食飛蟲,每隻家燕平均日食害蟲450隻。

第三枚“黑枕黃鸝”,常生活在平原和丘陵地帶的山林或村莊的樹上,極少落地。夏季分布我國和日本,冬遷馬來西亞、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地。喜食松毛蟲、梨星毛蟲,對森林、果樹益處很大。

第四枚“大山雀”,常群居於林中,屬留鳥,不怕人,庭院裡也常見。喜食昆蟲及其幼蟲和蟲卵。據鳥類學家分析,其食物中74%是害蟲。

第五枚“斑啄木鳥”,是人們最熟悉的益鳥,分布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屬留鳥,專啄食藏在樹皮里的害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