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是發生在皮膚的細胞增生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病。發生於皮內或皮下組織的新生物,種類很多,臨床上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可以不斷增殖,引起轉移,威脅生命,稱為皮膚癌。皮膚腫瘤是現在比較難以治療的皮膚科疾病,一般指原發於皮膚的良性和惡性腫瘤,主要包括:1.良性皮膚腫瘤:脂溢性角化症、色素痣、血管瘤等。2.惡性皮膚腫瘤: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惡性黑素瘤及帕哲病(Paget病)等。3.皮膚T細胞淋巴瘤,主要包括蕈樣肉芽腫:發生於局部或全身皮膚的浸潤性斑塊、結節,晚期可出現破潰。4.其他皮膚腫瘤: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及皮膚附屬器腫瘤等,表現為皮膚斑片、斑塊、腫物等,皮損持續存在,不易消退。

基本信息

內容

皮膚腫瘤是指發生於皮內或皮下組織的新生物,種類很多,臨床上分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首先要求提高對惡性腫瘤的警惕性,注意覺察早期症狀,嚴密觀察。

初發病在皮膚上出現隆起豆大丘疹或結節,呈灰黑色或褐色;逐漸長大,邊緣不規則,色素不均勻,表面過度角化,毛髮脫落,可潰破出血;妊娠時發展快;局部受外傷刺激後,可迅速出現衛星狀結節及廣泛轉移

皮膚癌主要有三類型

三類型都可能是過分暴露於太陽光下所致,這至少是成因之一。 來自太陽光的紫外線能夠破壞皮膚細胞的遺傳特性,導致癌前變化和癌細胞的生長。皮膚癌早期症狀圖片顯而易見的是,皮膚的最表層是首先受到侵害的部分。三種主要的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或侵蝕性潰瘍)、鱗狀細胞癌和惡性黑色瘤,均見於稱為表皮的皮膚表層。 
三類皮膚癌中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若不及早治療,會引起局部組織糜爛,但是不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鱗狀細胞癌得不到適當治療,則會擴散。尚幸這兩類皮膚癌生長速度緩慢,幾乎所有病例均可治癒。鱗狀細胞癌有時見於絕經後婦女的外陰,那就比較難以處理。 
惡性黑色瘤於三者中最為少見,通常由人體上既有的痣變成,屬黑素細胞的癌症。這是最嚴重的一種皮膚癌,發病後即迅速擴散。如果能及早發現,展開治療,治癒率約為百分之七十五。

皮膚腫瘤自測

1、初發病在皮膚上出現隆起豆大丘疹或結節,呈灰黑色或褐色;逐漸長大,邊緣不規則,色素不均勻,表面過度角化。,毛髮脫落,可潰破出血;妊娠時發展快;局部受外傷刺激後,可迅速出現衛星狀結節及廣泛轉移

2、以室外工作者常見(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多見於面部,開始為有蠟樣光澤的堅硬小結節,表面有毛細血管擴張,結節緩慢向周圍擴大,呈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灰白色,數年後中央形成潰瘍,上結棕色痂皮,邊緣向內捲起而發亮、質硬陡峭、呈堤狀隆起,基底為紅色肉芽組織,上覆薄痂,觸之易出血,潰瘍緩慢向深部及周圍擴大。

3、常見於面部、頭皮、陰部等處(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男性),初起為暗紅色堅硬的疣樣小結節,表面毛細血管擴張,中央有角質物附著,用力剝離後可出血;皮損逐漸擴大,形成堅硬的紅色斑塊,表面有鱗屑,邊界清楚,向周圍浸潤,質較硬;迅速擴大形成潰瘍,可向周圍及深部(肌肉與骨骼)侵犯,粘連形?成堅硬的腫塊,不移動,基底部為肉紅色,有壞死組織、膿液及臭味,易出血,邊緣隆起外翻,周圍有明顯炎症,自覺疼痛;如發生皮膚與黏膜交界處發展更快,可形成菜花狀,破壞性大,有明顯疼痛,易轉移到附近淋巴結,晚期亦可向內臟轉移。

4、好發於暴露部位(多見於中老年男性),初起為單發、半球形堅實結節,皮色正常或淡紅,邊緣隆起,中央有火山口樣凹陷(含有角栓),常在數周內迅速生長擴大至1~2cm或更大,一般在半年內可自然消退,遺留微凹的萎縮性疤痕。

5、多見於40歲以上婦女的乳頭及乳暈,常為單側,初起時乳頭及乳暈發紅、濕潤、有漿液性滲出物,乾燥後形成黃褐色結痂(頗似濕疹),逐漸潰爛並擴大,受累乳頭可向內凹陷,基底部有明顯的浸潤感,有微癢及麻刺感,病程極慢(哺乳期婦女,累及雙側乳頭,乳頭不變形,損害邊緣瀰漫,無浸潤,有劇癢,治療後皮損易於好轉但易復發者,是乳房濕疹的臨床表現)

治療

1.手術治療:早期皮膚癌(沒有擴散或轉移者),手術根治率可達95%以上,有轉移者亦能達到75%。

2.放射治療:對有遠處轉移的病例,除行手術切除外,可行局部x線照射、鐳療或微波照射等。

3.化學治療:對已侵犯軟骨和骨骼的晚期病例,可綜合試行放療與化療相結合。此外,套用熱化學療法(局部組織溫度增高,化療藥可大量進入該區域)對體表腫瘤的療效要優於單純化學治療。

4.中藥治療:
①陰疽膏外用(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輕粉、蟾酥、梅片、麝香等十味藥組成)。外敷於癌腫上面,周邊至正常皮膚0.5cm。 療效:套用陰疽膏外敷治療各型皮膚癌32例,總有效率93.9%,治癒率為71.8%。 

②處方:
a.威靈仙、石菖蒲各3g,土細辛、黃樟根各1·5g,大羅傘根、雞骨香、兩面針各6g;
b.生南星、生半夏、生草烏、陳皮各6g,乳香、沒藥、朴硝、樟腦粉各0.3g;
c.金沙牛20隻,樟腦粉0.3g,梅片、蟾酥各3g。以上3組藥物,先分別研成細末,後充分混合均勻,置搪瓷大碗內,上覆蓋小碗,邊緣用炒鹽密封,緩慢加熱至蓋碗燙手為止,放冷後除去細鹽,取下瓷碗,刮取升華物,研成細末,加入約為藥粉1/4量的白降丹和等量的白芨粉,混合後加水適量,搓成小丸,陰乾即得。

治法:先洗淨癌腫皮膚,將藥丸置於上面。然後包紮固定,每3~5天換藥一次。

療效:套用本方共治各種皮膚癌12例,其中9例癌腫完全消失,傷口癒合良好;另3例癌腫亦明顯縮小。

方源:楊今祥:《抗癌中草藥製劑》。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年版,283~284頁。

驗方偏方

皮膚腫瘤皮膚腫瘤
驗方:
①板蘭根120g,銀花9g,連翹9g,皂刺9g。每日1劑,煎2次分眼。
療效:按本方f台療多例,療效顯著,1例服藥2.5個月治癒。
②蟾酥軟膏:蟾酥10g,溶於30ml清洗液中,加磺胺軟膏40g,配成20%蟾酥軟膏外敷,一般用藥3天,癌組織開始脫落,約18天基本癒合。

療效:某醫院用此方治癒皮膚癌13例。

偏方
①樟乳散:樟丹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製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1次。
②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黃芪30g,蚤休15g,穿曲甲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2次。

相關知識

物理照射過度可致皮膚癌

皮膚癌是一種發病率相對較低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大多數的皮膚癌患者來源於外界的物理照射,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經常外出活動,沒有注意皮膚的保養,而且隨著環境污染等因素的日益加重,皮膚癌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在皮膚癌的諸多病因中,物理照射占有很大的的比重。

1.常見物理照射的種類
物理照射指各種光、熱等各種物理因素以粒子的形式對外界產生輻射作用。可致皮膚癌的常見物理照射有紫外線、放射線以及熱輻射等。

2.物理照射致癌證據
皮膚癌多見於農民、漁民及野外工作者,並好發於頭面、手背等易受陽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證明皮膚癌病因與紫外線照射密切相關。此外,流行病學家發現居住於赤道地區的白人,皮膚癌的發病率遠較居住在遠離赤道地區的白人為高,並提出皮膚癌的發病率與緯度成反比規律,亦闡明了紫外線的致癌作用,緯度越低,離赤道越近,受紫外線照射量越大,皮膚癌的發病率就越高,反之,緯度高,離赤道遠,受紫外線照射量小,皮膚癌的發病率就低。

在以往長期從事放射工作因忽視防護措施而導致輻射性皮膚乾燥症的基礎上發生的皮膚癌,近年來由於放射儀器設備的改進和放射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加強了各項防護措施,職業性皮膚癌基本上已經絕跡。但在某些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經過若干年後,在放射野內發生皮膚癌的病例仍可遇及。
3.物理照射致癌機制
短期的或是少量的紫外線輻射對我們的身體不會造成影響,這樣認為是對的,可是長期的積累皮膚就會受到傷害了。

適量紫外線對身體有益。適當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產生有益的作用,紫外線具有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作用,促進骨骼組織發育的作用。成長期的兒童多曬太陽,多在戶外活動,有利於防止佝僂病,有益於身體健康。醫學上也利用紫外線進行某些疾病的治療,如治療銀屑病,白癜風等。

一方面過度的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明顯乾燥、粗糙、脫屑、色素沉著、萎縮、皺紋和失去彈性,導致日光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發生於長期受日曬的老年人,常發生於面、耳、手背等暴露部位。本病20%可發展為癌,是皮膚癌的病因之一。另一方面,紫外線、放射線等物理照射可直接作用於皮膚細胞核導致基因突變,從而誘發皮膚癌。

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吸菸,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菸,5年之後,世界上的皮膚癌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菸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2.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皮膚癌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4.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5.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皮膚癌。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皮膚癌疾病遠離自己。

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7.不要過頻洗澡,最新研究表明過頻洗澡也會導致皮膚癌(先皮膚出現紅腫即皮膚炎,皮膚炎誘發皮膚癌),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有事實依據,專家建議一周三天洗一次澡就足夠了,而且搓揉力度要舒適,身上有些污垢不會影響健康,甚至會起到保護作用,這在炎熱地帶是很有幫助的,若不信此言論者可參考《新疆都市報》相關報導。

8.不要過度進行人工日光浴。據《英國醫學雜誌》報導,人工日光浴床使用者患上皮膚癌的幾率比非使用者高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