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德漫畫

皮德漫畫

《皮德漫畫》是丹麥幽默大師赫爾盧夫皮德創作的生活漫畫,本書深受我國讀者青睞,十多年一直暢銷不衰。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丹麥幽默大師赫爾盧夫 皮德 創作的生活漫畫《皮德漫畫》是不朽的作品。20世紀50年代曾傳入我國,但很快就終止了。到了80年代,我國除了一些老漫畫家外很少再有人知道皮德的作品……
皮德漫畫皮德漫畫

作品介紹

1997年譯林出版社最終獲得《皮德漫畫》德著作權,開始精心編著這本經典的漫畫集。
皮德生活漫畫皮德生活漫畫
皮德斯特魯普漫畫皮德斯特魯普漫畫
編輯者編過三個不同的《皮德漫畫》版本,還納入了最權威的俄文版於德文版皮德漫畫。
皮德漫畫深受我國讀者青睞,十多年一直暢銷不衰。在第十一屆全國書市開幕的第一天,這本畫集曾經名列暢銷書籍榜首的位置。

作者經歷

《前言》選頁《前言》選頁
不屈不撓的人道主義戰士、享譽世界的丹麥漫畫大師赫爾盧夫·皮德斯特魯普(Herluf Bidstrup縮寫名為Bid.——皮德),1912年9月10日出生於德國柏林。皮德的父親赫爾蒙托是一個畫布景的彩畫匠,為了生活曾四處奔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他來到了德國,並在這裡建立了家庭,第二年他的獨生子皮德在這裡出生了。
皮德從小就受到愛的薰陶,對窮人具有強烈的同情心,對世上的不平及罪惡具有刻骨的仇恨。
《序》《序》
皮德小時候非常喜愛讀書。起初他讀書很困難,只能慢慢地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讀,漸漸地他讀完了一頁又一頁,書在他的面前打開了一個新奇而有趣的世界,曲折離奇的故事使他入迷。皮德曾說過:“孩提時代安徒生童話對我認識世界產生過很大影響,我敬佩安徒生充滿機智的諷刺與生動的幽默。安徒生總是站在窮人一邊,他那種憎恨富人、同情窮人的感情令我崇敬。”
他天生對笑的藝術具有濃厚的興趣,4歲那年他第一次去巴沙馬戲院去看戲,喜劇節目中丑角的表演讓他特別興奮,這種笑的藝術比其他東西更能吸引他。5歲那年他看了查理·卓別林主演的電影,覺得卓別林是最好的演員,電影中引人發笑的弱者戰勝了強者時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幼年時期的皮德就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中。4歲時,他親眼目睹了鄰家一個小女孩與上前線的父親生離死別,以及這個德國家庭收到西線陣亡通知時悲痛欲絕的情景;5歲時,他與父母在回丹麥的途中,看見一個德國士兵因為不願與法國人打仗,從飛奔的火車視窗跳出,越境逃到中立國丹麥去;11歲時,他與父母回到柏林,見到許多殘廢的士兵,有的缺手,有的沒腳,有的瞎了眼……滿目戰爭瘡痍,令人慘不忍睹,當時德國通貨膨脹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1丹麥克郎幾乎可以兌換1000德國馬克,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罪惡的戰爭在皮德童年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激起了他對罪惡戰爭的強烈仇恨。
皮德幻年生活經歷養成的這種愛憎分明的感情,對他一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由於父親的影響,皮德從小就喜歡畫畫。他曾說:“像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畫的房子、人、樹、馬讓人發笑。有一次我叔叔嘲笑我的‘作品’,我感到很委屈,因為我花的力氣並不比著名畫家畫聖母像少!”
《前言》選頁《前言》選頁
學生時代,皮德的成績非常好,所有科目他都學得輕輕鬆鬆,當然他最喜歡的還是圖畫。看見小皮德在課堂上偷偷地畫畫,老師往往裝作沒有看見,有時甚至還叫他到黑板上去畫些逗人發知的畫。皮德曾說:“在學生時代我就認為漫畫有驚人的力量。我曾在教室的黑板上畫過一些同學和教師,通過觀察,我畫出了這些人的特徵、習慣姿態及面部表情,這些畫不僅引人發笑,而且刺痛了被畫的人,從那時起漫畫就成了我的武器……”
14歲時皮德的作品就參加了哥本哈根的畫展,並得到了人們的好評。畫展主辦人特別欣賞他的才能,稱讚他具有卓越的幽默感,甚至把他與丹麥著名漫畫家羅賓·貴頗貳け說醚廢啾取U饈且桓齪芨叩鈉蘭郟蛭筆北說醚吩詰ぢ蟮納俏抻肼妝鵲摹?/P>
15歲時皮德到了柏林,柏林到處都有一個黑蜘蛛似的標記。他問姑母,姑母告訴他說:“這是那個渴望打仗的黨的標誌,假如這些人取得了德國的政權,戰爭就不可避免了!”當時皮德沒有想到,這可惡的字後來便是他用漫戰鬥的對象。
中學時代的最後幾年,他晚上到美術學校去學習,畢業後他進了哥本哈根皇家美術學院。他是一個用功的學生,總是很認真地去完成全部作業,但是他對畫呆板的模特兒並不感興趣。他愛畫速寫,閒暇時他常到街上或公園去把行人和遊客的生動姿態畫下來。
1934年皮德和藝術學院的同學們一起做了一次全德腳踏車旅行。雖然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小青年們心曠神怡,但這次旅行也給他們留下了憂鬱和不安的印象:到處飄揚著字旗,到處是穿著褐色制服的納粹分子,到處可以看見“猶太人禁止入境”的標語牌以及被砸壞、被查封的猶太人商店……
《前言》選頁《前言》選頁
1936年,皮德在廣播裡聽到希特勒的講話,這個法西斯暴君的形象如現眼前,於是皮德立即把他畫了下來,很快這幅標題為《講演者》的連環漫畫便在丹麥進步雜誌《文化鬥爭》上發表了出來,下面還署著“赫爾盧夫·皮德斯特魯普畫,希特勒文”的字樣,這就是皮德畫的第一幅反法西斯政治連環漫畫。
藝術學院畢業後皮德開始獨立生活,掙來的錢只能勉強地維持生活,在資本主義的丹麥,年輕畫家以畫為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由於受過去在《文化鬥爭》上發表的第一篇連環漫畫的啟發,他確定了走漫畫家的道路。此後《文化鬥爭》上出現了許多皮德的漫畫作品。《文化鬥爭》是一份經濟上非常窘困的雜誌,作者在該刊發表作品都是自願、無償的,因而皮德依然生活無著。然而沒有多久,皮德的才能引起了私營大報《貝林時報》的注意,他們邀請皮德在該報上開闢了每日連載的幽默連環漫畫專欄。該專欄連續發表了約70餘期,為皮德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不久,他受聘到《社會民主黨人》報當代理美術編輯。
《社會民主黨人》是丹麥社會民主黨的機關報,當時該報明顯地持反法西斯的觀點。起初皮德負責畫一些小花飾和戲劇速寫,後來又在廣告欄上為丹麥葡萄酒畫些逗人發笑的廣告漫畫。皮德曾詼諧地說:“我不能說我的畫使丹麥葡萄酒銷量提高多少,但廣告畫對我很有幫助,因為我能有機會在星期天報紙上刊登整整一版幽默連環漫畫。連我自己都感到奇怪,我怎么會一星期接一星期地找到一個又一個好的題材。”
1938年英國、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締結了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皮德創作了名為《和平的報酬》的漫畫加以揭露。由於當時《社會民主黨人》報的政治路線已有所改變,他不得不掩飾住強烈的反法西斯情緒,曲折地表達對政治事件的見解,不斷地畫出許多反法西斯的政治漫畫。
1940年4月9日希特勒軍隊在一日之內閃電般地占領了丹麥。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丹麥政府投降了,但丹麥人民卻在丹麥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激烈的反抗。占領持續了5個罪惡的年頭。
就在這段期間,皮德與丹麥地下共產黨聯繫上了。儘管他在《社會民主黨人》報社工作了8年,但他的政治觀點卻與該報截然相反。為了迷惑丹麥警察和蓋世太保,皮德一直在該報工作,該報成了他特殊的擋箭牌。在德國占領期間,皮德畫了許多諷刺與占領者合作的漫畫明信片,並將銷售這些明信片的款子用來支持丹麥共產黨的抵抗運動。
皮德的幽默連環漫畫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1942年《社會民主黨人》副刊舉辦的讀者評選活動中,皮德的周日版幽默連環漫畫專欄被評為最受歡迎的作品,他的工資因此而增加了一倍。然而儘管如此,由於他的政治觀點,1943年他還是遭到了解僱。
離開《社會民主黨人》報社後,皮德開始為當時還處於地下的丹麥共產黨機關報《土地與人民》工作。1945日丹麥解放後,該報得以公開,皮德負責畫該報每日的社論漫畫,並開始創作周日版幽默連環漫畫專欄。
《土地與人民》報為皮德開拓了施展才幹的廣闊天地,儘管在這裡的收入比在《社會民主黨人》報要少得多,但是他在精神上卻非常愉快。皮德曾說:“在丹麥共產黨中央機關報,我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我感到心滿意足。”
皮德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他的諷刺漫畫在社論版上總是非常突出,產生了巨大的戰鬥作用。他的政治觀點旗幟鮮明:反對資本主義,反對戰爭,為和平而鬥爭。在一次答記者問時他堅定地說:“我將一如既往地揭露那種人世間的不平,為了勞動人民,我要用我的作品進行鬥爭。”
由於皮德政治態度的日益明朗,社會民主黨和資產階級迅速地改變了對他的態度。1947日皮德發表了一幅諷刺當時的社會民主黨部長舒泰凱的漫畫,反動報刊驚呼“這個有希望的畫家失去了幽默才能”,並不惜版面地對他進行污衊,說他是個“放毒者”、“恬不知恥的小人”及“反猶太主義者”。在這之後,連一些較小的出版社也對皮德發起了攻擊,原先約了稿的書籍插圖任務又違約交給了其他畫家,取消了他在《聖誕幽默》叢刊的編輯工作,書店和售書亭也把皮德的畫冊從書架上取了下來,甚至在美術展覽館陳列架上的皮德畫冊也被撤走……所有這些不僅刺傷了皮德的自尊心,而且也大大影響了他的家庭收入。經濟收入的減少與物價的飛漲使皮德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皮德和妻子愛倫不得不退掉哥本哈根的房子,遷至他父母居住的陳勒廖達郊區。
戰後,各國人民面臨著反對原子武器、反對“冷戰”、反對美國及其盟國侵略鮮明、越南、拉丁美洲、近東及非洲的新形勢,皮德也以他的畫筆為武器與帝國主義和反動派進行了無情的戰鬥,贏得了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尊敬。
《前言》選頁《前言》選頁
皮德是個品德高尚的人,他為人謙虛而正直,這種品質貫穿在他的作品中。他曾說:“我一生都崇尚正直,這對於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1955德應邀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他先從北京南下廣州,又北行經杭州上海南京天津到達北京,接著還去了撫順、瀋陽鞍山,沿途畫了大量的速寫。訪問期間他拜會了我國著名漫畫家華君武,還與我國當時《漫畫》編輯部的成員(包括米谷、張樂平、吳耘藍建安等人)舉辦座談會進行了藝術交流。歸國後還以德文和丹麥文出了一本300的訪問中國的速寫集。
隨著時間的遷移,皮德漫畫的影響越來越大,他的作品為電影、芭蕾、啞劇甚至小型文藝節目提供了改編的好材料。例如蘇聯曾將皮德的許多連環漫畫改編成各種劇本,上演後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其中著名啞劇《生動》就是取材於他的連環漫畫《懺悔》(見P.54的連環漫畫還被改編成兩部卡通片,在拍攝《長凳》卡通片的過程中蘇聯功勳藝術家阿塔馬維夫為皮德的藝術所傾服,一再讚嘆皮德“真是個極好的動畫大師!”此外,《長凳》還被列寧格勒舞蹈學校改編成芭蕾舞,導演列昂尼德·雅各布森還因此獲得一等獎。
民主德國電視台曾介紹過皮德,皮德因此獲得了極高的名譽。他們不僅介紹了皮德的漫畫作品,還介紹了他的創作過程。皮德站在一塊透明的玻璃後面,用口紅代替筆,一連畫一邊告訴觀眾為什麼要這樣畫,這些漫畫都是一些人們關心的時事問題,具有尖銳的諷刺性。廣播電台也曾多次採訪過皮德。皮德一再說:“讀書時我就用畫來逗同學與老師發笑,現在我有幾十萬觀眾,我所畫的內容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反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而鬥爭,反對戰爭,為和平而鬥爭。”
《前言》選頁《前言》選頁
皮德在國際上獲得了崇高的聲譽。人們把他與揭開原子秘密的丹麥大物理學家玻爾齊名,這不僅因為他們同是丹麥反法西斯的無畏戰士,而且因為他們在各自的事業中為人類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曾被推選為“國際以諷刺作品為和平而鬥爭漫畫大賽”的常務評審委員會主席,還是國際杜米埃漫畫俱樂部的發起人之一,並擔任第一副主席職務。1964班牙的伊巴露麗、阿爾及利亞的本·貝拉一道獲得列寧國際和平獎金。他還曾獲得過德意志主共和國為各國之間友誼而頒發的紅旗勳章,還被聘為保加利亞布羅沃市的榮譽公民和蘇聯藝術科學院的榮耀會員。1972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他勞動紅旗勳章。
1988不屈不撓的人道主義戰士、漫畫藝術大師皮德斯特魯普去世,終年76歲。
皮德漫畫與我有不解之緣。13我曾編過一本《皮德斯特魯普漫畫漫畫選集》,這本117品的畫冊是我編的第一個皮德漫畫的版本,受到讀者普遍歡迎;10我又編了一本357的《皮德生活漫畫》,這是我編的第二個皮德漫畫的版本,與我編的《父與子》漫畫一樣暢銷不衰;這本皮德漫畫是我編的第三個版本 ,僅連環漫畫便有400含量、價值與當初已不能相比,是當今世上最全的皮德漫畫集,是欣賞、學習、研究皮德漫畫的最權威的資料。皮德是不朽的世界幽默大師,這本畫冊足以值得人們永久珍藏。
這本畫冊有關外文資料由薛晨等翻譯。

作品選頁

待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