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尊親之寶

皇帝尊親之寶

1,“寶璽”。我國自秦代時起用玉石鐫刻成的印章,凡帝王天子使用的曰國璽,曰御寶,諸侯或官吏們使用的曰印,秩卑者使用的曰鈴記,其制度嚴明,秩序井然。 2,清“二十五寶”,是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寶的總稱。 3,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周易》里將一三五七九,五個數字相加,即得二十五。《周 易大衍》里也有“天數二十有五”之句。乾隆用古人之典來欽定寶璽的數目,以象徵自己的王朝能綿延無限

清二十五寶璽

乾隆皇帝欽定的二十五方御寶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子之寶、皇帝之寶(兩方)、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欽文之寶、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這“二十五寶”的印文除青玉的“皇帝之寶”為滿文外,其餘全部為滿漢篆書兩種文字。乾隆十三年創製出滿文篆法,為使御寶上的滿漢文字書體協調,乾隆曾下諭旨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子之寶、滿文的皇帝之寶四方御寶因是在清人入關以前就使用,不能隨便改動外,其餘的二十一寶一律進行了改鐫,其寶中的滿文本字也全部改用篆體鐫刻。二十五寶材質有玉石、金,也有旃檀木的。印鈕有交龍、盤龍、蹲龍、龍鳳等各種龍形,其雕制極精美細膩,形象生動,堪為清代宮廷印章的代表作品。

清25寶排序第七

梁海燕裝置藝術 皇帝尊親之寶 梁海燕裝置藝術 皇帝尊親之寶

清二十五寶之一皇帝尊親之寶,通高6.1cm,印面6.8×6.8cm。

白玉質,盤龍紐。上皇太后徽號及上尊號、諡號、廟號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篆體。

鈐刻在鹹豐定陵碑樓上的同治尊親之寶 鈐刻在鹹豐定陵碑樓上的同治尊親之寶

清朝制度規定其"以薦徽號″,皇帝、皇后要有徽號,上徽號詔時要鈐此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