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居

皇居

皇居是天皇平時居住的場所。現在所說的皇居是指曾命名為“宮城”的東京江戶城舊址一代,是江戶時代太田道灌所建造,“宮城”這個名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廢止,並改名為“皇居”,英文名 是:The Imperial Palace。皇居由“御所”(天皇居住的地方)、“宮殿”(各種公共儀式及政務的舉行場所)和宮內廳(日本的一個行政機關)等組成。

概要

位於京都的皇居曾被稱為京都御所、禁裹、內裹等。明治維新之後遷都東京,按照天皇的指示將京都的皇居命名“京都皇居”,英文名:Kyoto Imperial Palace。其中保留了代表平安時代建築風格的紫宸殿(正殿)和常御殿(日常生活的地方)等。

皇居的稱呼有很多,比如:內裹、御所、大內、大內山、九重、宮中、禁中、禁裹、百敷、紫庭、皇宮、皇城、宮城、蓬洞、大宮、雲上、雲居等等。

主要景點

遊客參觀皇居一般就是遊覽皇居的外圍,包括皇居外苑、皇居東御苑和北之丸公園,隔著護城河。在外苑可以看到橫跨在護城河上的二重橋,雖然不能上去,但卻是遊客能看到的皇居最內部的景觀,是個合影熱點。東御苑是皇室的大花園,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觀賞許多歷史建築和庭院風景。而位於西北邊的千鳥之淵是東京著名的賞櫻點,旁邊就是北之丸公園,有許多市民在此跑步、騎車或是散步休閒。

來到皇居外苑,會看到標誌性的騎馬武士青銅雕像和有著古樸莊嚴味道的城牆,然後是一大片廣場,周圍有許多樹木。這裡的路都由碎石子鋪成,踩上去沙沙作響,據說是古代為了防止忍者夜襲而設計的。繼續向前,很快就能看到典雅精緻的二重橋。

往東北邊走去,沿著護城河和城牆,一直來到大手門。這裡有一座石橋通向城內,裡面就是皇居東御苑了,在門口警衛處領一個小牌子就可以入內參觀。東御苑又分為本丸、二之丸和三之丸,本丸比較大氣,二之丸有個精緻秀氣的小庭園,而三之丸有尚藏館,展示著其他國家送給日本天皇的藝術品等,可以免費參觀。

交通信息

搭乘東京捷運千代田線,在二重橋前站下車,再步行約5分鐘。

搭乘東京捷運日比谷線,在日比谷站下車,再步行約5分鐘。

搭乘都營捷運三田線,在日比谷站下車,再步行約2分鐘。

搭乘JR各線,在東京站下車,再步行約10分鐘;或者在有樂町站下車,再步行約8分鐘。

歷史

“宮”在日語中是“家”加上敬語後形成的辭彙(宮(みや)=敬語(み)+家(や))。這是對身份高的人的住所的一種尊敬,後來逐漸演化成天皇和皇族居住的宮殿的意思。古代每代天皇居住的宮殿都不一樣,皇居就是對這些宮殿的總稱。《古事記》和《日本書記》中有從公元4世紀到公元6世紀,很多宮殿都建造在奈良盆地東南部的記載。飛鳥宮從公元592年繼位的推古天皇(豊浦宮)到公元694年持統天皇遷都藤原京為止的約100年裡,奈良以南的飛鳥(今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附近)一帶因為宮殿集中而被稱為“飛鳥京”,其中包括了小墾田宮(603~630年)、飛鳥岡本宮(630~636年)、飛鳥板蓋宮(643~655年)、後飛鳥岡本宮(656~672年)、飛鳥淨御原宮(672~694年)等。這些宮殿中,公元7世紀以後建造的都有著以南面為正面的特徵。此後由於受中國的影響開始建造“京”。京中天皇居住在內裹,即皇居;朝堂院用於處理國政與內裹並設,內裹與朝堂院合成為“宮城”。日本歷史上的京有:難波京(大坂)、藤原京(奈良)、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平安時代-江戶時代平安京是794年(延曆13年)桓武天皇建立的。960年(天德4年)內裹遭大火燒毀,冷泉院成為內裹重建前的暫時皇居;976年(真元元年)內裹再次受災,藤原兼通府邸中的堀河殿被暫定為皇居。後來平安京內裹又有多次遭受火災,這種情況下一般都將攝關(攝政大臣和代替天皇處理政務的大臣的統稱)或外戚等大臣的府邸作為暫時的皇居供天皇居住,這種暫時的皇居被稱為“里內裹”。到了平安時代末期,以里內裹作為皇居已經是經常的事了。1227年(安貞元年),宮城再次被燒毀後沒有重建內裹,天皇則定居於里內裹。1331年(元弘元年),日本正處於南北朝時代,北朝的光嚴天皇在土御門東洞院殿繼位,從此這座宮殿就被指定為內裹,被稱為“土御門內裹”,也就是現在的京都皇居的前身了。明治時代以後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行幸東京,入江戶城並將其改名為“東京城”;1869年(明治2年)明治天皇二次東幸並從此定居東京,因此修建東京皇居並保留至今。歷代日本皇室宮殿簡介奈良平城宮 - 奈良時代的宮殿 (710年-784年) 京都御所 - 京都的皇宮,在1868年以前為皇室住所

東京皇居

東京皇居的二重橋東京皇居的二重橋

位於東京千代田區。在明治維新,江戶幕府結束

並由明治天皇取回管治權後,日本首都由京都遷移至江戶,並易名為東京,前江戶城則被改成為天皇的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稱是宮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居曾受到美軍的轟炸,至1968年依據原貌重建。

皇居大部份地方均不對公眾開放,只有東面的皇居東御苑開放予遊客參觀。皇居內部每年開放兩次,分別在日皇誕生日及新年(1月2日)。皇居的位置鄰近東京站。

歷史沿革

坂下門坂下門

1868年(明治元年) - 天

皇東京行幸,將江戶城改名東京城

1869年(明治2年) - 天皇二次行幸,宣布定居東京,東京城改稱為皇城

1873年(明治6年) - 皇居西丸一帶遭火災,赤坂離宮被指定為暫時的皇宮

1879年(明治12年) - 決定在西丸重建宮殿,於1888年(明治21年)竣工,後稱“宮城”

旅遊信息

門票:免票

開放時間:皇居外圍可常年參觀。每年1月2日(新年)和12月23日(天皇生日),國民可靠近皇居。

各國總統府邸

各國政治中心你知多少?介紹你所熟悉的各國政治中心的來歷,變更經過,歷史,和現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