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多味的福果

(據紅網)小時候,聽到一首歌里唱道“又苦又澀青橄欖”,久居北國卻不知橄欖為何物?想來歌詞唱得不會差吧,那橄欖的味道必不怎么樣。
剛上大學時,一個福州的同學帶了包紅紅的烤扁欖給大家嘗,那顏色和味道卻和我想 象中的天差地別。絳紅色的烤扁欖,個頭比土雞蛋小一點,外皮光滑、色澤鮮亮,兩頭尖中間鼓鼓的,也許是經“烤”的緣故,總是縱向著裂開了兩條縫,露出裡面紅紅的橄欖肉,那肉得色澤較之皮更為鮮艷,有時還能窺見有稜角的核。拿在手上,咬上一口,甜甜的甘香味,直往牙縫裡鑽,而果肉的筋實又很是耐嚼,完全和想像中的是兩回事,那一次,直把果核啃的乾乾靜靜,沒有絲毫的果肉殘留。後來,經這個同學自豪地介紹,烤扁欖是福州人值得宣揚的特產之一,有大有小,劃分等級出售。之後,每次寒暑假回家,從福州做火車,總是在車站附近買上幾包紅彤彤漂亮的烤扁欖帶回去饋贈親朋。
我十分的不解,這種烤扁欖的製作方法到底是怎么樣的,它的個頭為什麼會比新鮮的大許多呢?為了讓其入味把它壓開的嗎?為什麼成品是裂開的,似乎和其他的橄欖蜜餞很不同,來到福州工作後,那擺放在一個個玻璃櫃裡五顏六色的橄欖蜜餞真讓我開了眼界,嘗到了各種各樣口味的橄欖,滿足了自己的五道廟,改變了一直以為只有一種烤扁欖的認識,福州的橄欖蜜餞口味應該不下20種吧!細細數來,愛吃的偏甜口味的有擁有青翠透亮綠色的綠欖,它的顏色恐怕是所有蜜餞中最漂亮的了,清亮明快的嫩綠表里如一,比剛從樹上摘下的還要好看,也許是因為它的色澤極為誘惑人,綠欖是我的最愛,吃起來甜脆可口;檸檬黃色的甘草欖,含有淡淡的甘草香味,嚼起來很是清甜;深棕色的九制化皮欖,看起來乾乾瘦瘦的,肉緊貼著皮,嚼起來感覺象牛肉干,還有津橄欖、蜜橄欖、菊花欖、丁香欖等等。而偏鹹口味的如有點淺黃色的淡鹹欖,這種口味似乎是福州人的最愛,因為較之甜的更為性溫,起初我總是吃不慣這味道,總覺得蜜餞就應該是甜的,覺得鹹鹹的又有點味素的味道,經朋友推薦吃了幾次後,卻慢慢喜歡上了它,鹹的口味較之甜的,似乎更耐嚼,而吃多了不膩,似乎有點生津止渴的感覺;鹹口味的還有五香欖,比之淡鹹欖,似乎口味更重一些。而另外一種不含核的鹹蜜餞我卻一時想不起它的名字來了,是整個的經加工去核呈一瓣一瓣的形狀,顏色深咖,吃起來有點鹹又有點甜。在福州生產橄欖蜜餞的廠家有許多,可能最出名的要數有許多專賣店的大世界橄欖了,它的品種也最全。
盛產橄欖蜜餞的福州擁有良好的生態資源,福州閩江沿岸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在福州周圍的鄉鎮如連江等地,橄欖樹特別多,因盛產福州地區,又將橄欖稱之為“福果”。而橄欖蜜餞也因其特有的口味同廣東話梅成為了南方蜜餞的代表,記得先生出差時,常常去大世界橄欖那買上許多種口味的混在一起分袋包裝,帶出去送給朋友,受到了好多遠方朋友的喜愛,下次去時,總是如法炮製。
蘇東坡曾寫下了“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目嚴”和“待得微甘回出頰,已輸崖蜜十分甜”的詩句來讚美橄欖。而據《本草綱目》記載:橄欖味澀性溫,無毒,生食,煮飲消酒毒,嚼汁咽之,治魚鯁。生啖煮汁能解諸毒;開胃下氣,止瀉,生津液止煩渴-----有清肺解毒,生津止渴,化痰消積,下氣補血的功效。看來其不僅好吃,更擁有那么多口感之外的價值。我想古人所提的橄欖一定就是原色味的青橄欖了。第一次吃新鮮的青橄欖,那感覺真是又苦又澀又酸,簡直無法入口,就會棄之,而周圍的福州人總是特別推崇那味道,久而久之,不斷地嘗試,發現雖然初嚼無法忍耐,但只要忍上一會,就有股甘甜的氣息刺激味蕾,慢慢嚼來,更是回味無窮。福州人喜吃橄欖,還將橄欖作為特色菜吃,只要是還過得去的筵席,上菜前總會來上幾個小碟,而醬油淹的青橄欖就常是小碟之一。
福州生產橄欖蜜餞的廠家大世界最近兩年總是推陳出新,不僅蜜餞的口味上不斷改革,增加品種,前兩年還推出了原汁原味的冰橄欖,吃起來冰涼爽口,很是新鮮,而新鮮的橄欖經凍之後似乎苦澀味也有所消褪。而今年,它又推出了新產品——橄欖汁,完全是新鮮的橄欖榨成的,呈淡淡的草綠色,凍的更好喝,鮮橄欖味十足,有種清淡的苦味,我想橄欖汁的營養價值一定比它的任何演生品都要高,那一小瓶250ML的橄欖汁,不知要用上多少個鮮橄欖啊!
記得曾經吃過一種潮州的罐裝的橄欖菜,菜好像是那種芥菜,被淹的爛爛的,軟軟的很是好吃,又用油浸泡著,吃到中間,常會在罐子裡挖出個橄欖核來,卻不見肉的蹤影,許是利用核的什麼味道和作用吧!而據說用橄欖的核仁,用來炒雞丁很是好吃,堪稱一道佳肴,看來橄欖的全部都是寶啊!
扁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