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談

百姓談

“百姓談”是《中國哈爾濱》網站欄目之一,是哈爾濱市政府努力探索傾聽百姓呼聲和解決民生困難的欄目,政務公開辦公室支持下於2004年6月成立,邀請16個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圍繞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與網民進行網上對話,現場進行答覆和處理。“百姓談”欄目成了民眾投訴、發表意見的場所,也成了政府為百姓排憂解難的渠道。

簡介

"百姓談"架"橋" 哈爾濱市網路論壇探索執政為民新路

網路的公眾論壇,一向被認為是百姓“牢騷地”、“出氣筒”,而點擊哈爾濱市政府門戶網———

詳細介紹

《中國哈爾濱》網站的“百姓談”欄目會發現,這裡令人耳目一新,網友的牢騷少,積極的建言多;說“氣話”的少,“感謝”的字樣多。大大小小的百姓訴求一經貼出,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相關部門的答覆和辦理。民眾表達心聲與政府為民解憂在這裡形成良性互動。網站開通兩年多來,共收到有實質內容的網帖21000多個,回復率達95%以上。哈爾濱市利用網路論壇,架起了政府與百姓溝通的“連心橋”。

為更有效地傾聽百姓呼聲,解決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哈爾濱市努力探索政府傾聽百姓呼聲和解決民生困難的新渠道,“百姓談”欄目就是其中之一。據網站負責人介紹,該欄目原來是一個公眾論壇性欄目,2004年6月,《中國哈爾濱》網站在政務公開辦公室支持下,邀請16個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圍繞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與網民進行網上對話,現場進行答覆和處理。從此,“百姓談”欄目成了民眾投訴、發表意見的場所,也成了政府為百姓排憂解難的渠道。百姓到“百姓談”發帖,網站管理人員按訴求內容將帖子分發到有關部門,各部門進行處理並上網回復。這一舉措,建立了政府各部門更直接、更快捷為公眾辦事服務的新機制,彰顯了“網上政府”的新形象。

“百姓談”在網站上開宗明義:“百姓的事,就是政府的事。有困難、有問題、有要求,找政府。本欄目開通‘網上回復’,與您溝通,為您解憂。”政府的承諾,擲地有聲。

一個叫“鬧心”的網友,以“我不知道怎么辦了”為主題,反映了自己在養老保險金政策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勞動社保局接到帖子後立即答覆處理。20日,這位網友改名“不鬧心了”再次發帖,她說“抱著試一試的心理發了一個帖子,沒想到得到了社保局補貼科的一位姓宋同志給我的解釋,他很耐心地給我講了很多,使我這顆受傷的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讓我把幾天來的氣一下子消了很多,不管事情最後能不能得到解決,我都會理智面對的。”

很多帖子反映供暖問題。市供熱集團積極回應,並配備專車專人,對30多個網帖反映的問題逐個調查和處理,並給予回復,使市民十分感動,網友多次來帖表示感謝:“我們的政府時刻關心我們,把為人民辦實事落到了實處。在此,萬分感謝政府和黨。也祝願‘百姓談’這個欄目越辦越好!”

哈市建委在收到詢問“能否在紅旗大街黃河路交叉口建立交橋”的網帖後,主管領導親自到現場進行調查,提出意見,給予回復。

如何讓“連心橋”暢通無阻?哈爾濱市努力尋求機制保證。“百姓談”欄目的主頁上有一個“超期未回復網貼”專欄超期未回復網貼的單位名稱、未回復條數、處理狀態赫然顯現,無處遁形。為提高網帖回復效率和質量,防止職能部門回帖時敷衍了事,他們將解決民眾問題的數量和質量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實行年度統一檢查和考核;建立了網上收集和網下辦理保障、督辦三項制度:一是堅持每月對各部門回復情況進行通報,對未能及時回復的通報批評;二是對網帖超期未回復較多的部門下達督辦通知;三是通過政府考核和民眾評價,確定職能部門工作優劣。

從民生大計到日常瑣事,“百姓談”的工作猶如春風化雨,溫暖著百姓的心,一個讓民說話,為民做主,務實、高效、透明的政府形象赫然樹立在百姓心中。 (記者 戚泥蓮)

建議大家留下聯繫電話和滿意度調查密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