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飛瀑

百丈飛瀑

百丈飛瀑在浙江省嵊州王院鄉和石璜鎮境內,距嵊州30公里,離紹興、諸暨均為50公里。景區南至月亮山、百鳥山,北抵王院蟠龍山,東西兩側是崇山峻岭,中間是煙波浩淼的坂頭水庫,總面積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百丈飛瀑百丈飛瀑

百丈飛瀑位於會稽山脈主峰--西白山東側的王院鄉鏡內,以其瀑布之多為江南之最,號稱"江南第一大瀑布群。百丈飛瀑深藏於崇山峻岭中,需先乘船渡過月亮湖才能一睹她的芳容。這裡聽不見人聲鼎沸,看不到人頭攢動,是一處鮮為人知的秘境。主瀑--百丈飛瀑的落差達66米,逍遙瀑、五疊泉等都各有特色。景區內還有竹林春曉、桃源天街、天池觀楓諸景。

百丈飛瀑是嵊州市近幾年開發的旅遊景區,以瀑布的聲勢、規模、形態著稱,號稱“江南第一瀑布群”,赴百丈飛瀑遊覽的人逐年增多。

游百丈飛瀑有兩條線路,一是從王院開始自上到下遊覽,另一條是從石璜境內開始,自下而上,各有千秋。車到王院山頂,很遠就能聽到轟轟隆隆的聲音,似千軍萬馬奔騰之勢,未曾會面就給人以一種威懾感。走近了才知道,原來是瀑布從山頂的溝壑中傾泄而出,突出懸崖後,不顧一切地墜落谷底。水柱撞擊巨岩時,猶如爆炸般銀色的水花四射,繼而發出巨大的聲響。此時或許你會感嘆大自然的神工造化,並不高大的群山中竟然埋設著如此使人震撼的自然奇觀。

景觀

百丈飛瀑百丈飛瀑

百丈百丈飛瀑是階梯形瀑布,分為三漈,自古有“頭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的說法。

一漈百丈高。 深高207米,寬30餘米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稱。三面絕壁如削,仰觀絕壁直插雲天:俯瞰壑底,如見地獄,驚心動魄。古人觀渡,有“浪滾銀河千壑外,被翻赤壁萬山巔。夏日雲散漫天雪,冬季雷轟入地泉。”的詩句(劉基孫劉貂《重遊百丈漈觀瀑》)。後攔壩蓄水發電,漈存流失;分引水成爆,勝景重現。近一深有一單拱石橋,名臨漈橋。過橋有一亭,名觀瀑亭,六柱六角。

二漈百丈深。瀑高65米,比黃果樹瀑布(64米)高。瀑分上下水,當中折處有一個高27米,深8米,長50米的岩廊。岩廊西側,是600多平方米的石坪,當中是一個長5米,寬3米的“龍井”。廊中觀瀑,瀑流如簾,飄飄灑灑,猶如花果山水簾洞。《南田山志》載:“瀑流飛濺,其聲如雷,旁有石室,故傳為昔日呂洞賓煉丹於此。”腳下瀑流跌入深潭,便是龍潭。方圓約五畝,平如鏡,綠如碧。相傳潭深百丈,直通東海。有龍女端坐金椅梳妝,被一牧童看到驚訝不己;龍女即潛沒潭中,不再露面。潭前十餘米處有塊10米長、5米高的大方石,相傳龍女常從百丈深的龍潭躍出水面,在大方石上梳妝,這就是龍女梳妝檯。漈旁有石似大聖,稱大聖岩;有岩屹立如將軍,威風凜凜,然而斷臂,人稱斷臂將軍。二漈環境優美,散布於林間的小木屋,便是二漈度假村,是休閒的勝地。

三漈百丈寬。在蝙蝠山西,瀑流大,旁邊多巨石。傳說女媧造雁盪山,呂洞賓造三漈與女媧相比,造就一漈、二漈;女媧得知,化女人下凡,此時呂洞賓正趕著大群巨石造三漈,仙法被女媧所破,巨石便散布灘上不動了。結果百丈寬的三漈沒能全部完成。上有一高台,台上有石亭,六柱六角。於事內觀景,其樂陶陶,便稱“陶然亭”,為吳鳴皋先生捐建。

自然景觀

百丈一漈高207米,譽稱天下第一瀑。二漈高68米,中成水簾洞,可容300多遊人觀光。激流直下深谷,沖刷成百米深潭。百丈三漈猶如長紗白練,橫穿在6里秀谷之中。瀑流碧潭與一帆峰、筆尖峰、老鷹峰、觀音送子岩、一指觀音峰相映成趣。秀麗的觀賞空間,密布著瞬息變幻的自然景色。

名勝古蹟

百丈飛瀑百丈飛瀑

百丈飛瀑景區是一處雄奇而具有神秘色彩的勝地。

一是陶氏真人煉丹台。位於一漈左側山巔,南朝陶弘景曾在此煉丹。遺址中留有巨石岩牆、石凳、石床等,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

二是羅隱秀觀瀑崖。位於一漈右側山腰,遙遙可望,一石人緊抱石柱觀瀑,陶醉入神。

三是觀音洞。位於百丈三漈左旁懸崖之中,洞深20餘米,寬10多米,高30餘米,居中立有觀音及善財童子、龍女三尊佛像。

四是三聖殿。建於觀音洞左側,殿內塑有西方三聖(彌勒、觀音菩薩、大勢子菩薩),殿旁有一石築的積善塔。

五是呂洞賓道廬遺址。置身於二漈瀑布左端。民國初年,青田縣令曾提出在此修建書院,由於抗日戰爆發戰,未能如意。

六是劉基觀瀑台。位於一漈前方山巔。當年劉基到此觀瀑譜寫了“懸崖峭壁使人驚,百斛長空拋水晶,六月不辭飛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鳴”的詩句。1935年,杭州名士陳叔通(解放後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一行七人,從天台山、雁盪山遊覽至百丈漈,嘆為觀止,謂遠勝於雁盪龍湫。其中著名金石收藏家、西泠印社創史人之一丁鋪之賦詩讚曰:“天台雁盪來,我性喜觀瀑,對此百丈漈,餘子皆碌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