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白草畔是百花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161米,是北京第三高峰,北京西南第一高峰。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白草畔國家森林公園野三坡六大景區之一,素有太行山中“綠色明珠”之美譽,其主峰海拔1983米,山勢剛勁挺拔,花木繁茂,山泉清冽,瀑布懸瀉,空氣新爽,春夏秋冬異彩紛呈。園區內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551923個,為北京市區的126倍,被譽為“天然氧吧”。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據專家考察,白草畔森林公園有種子植物92科713種,蕨類植物15科60種,藥用植物200餘種。又因其垂直變化大,形成一年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特殊氣候,山上垂直分布4種植被類型、15個植物群系,與植物相伴棲息的野生脊椎動物達184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5種,堪稱“天然植物標本庫”和“野生動物王國”。

白草畔集名山風光、峰林風光、森林風光、湖泊風光、瀑布風光、森林風光、珍惜動物群、野生動物棲息地、避暑聖地、古人類遺址、雲海奇觀等十大景觀於一體,是回歸自然,享受綠色生態,參與森林觀光、探險健身、科學修學、休閒度假的極好天地。

每當春夏秋時節,都有應時的山花開放 ,紫丁香、野玫瑰杜鵑花等漫山遍野,清香撲鼻,沁人心脾。

石城嶺觀日出:石城嶺是白草畔的頂峰。天將破曉時,站立頂峰遠眺,波瀾壯闊的雲海一望無際;噴薄欲出的紅日雲蒸霞蔚,此情此景,十分壯觀。是我國北方觀日出、賞雲海的勝地。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風動石:在螞蟻嶺左側,斷崖邊緣有一塊直徑十米,高四米的“風動石”,形似仰放的饅頭,當地稱它為“饅頭石”。此石具有奇、險、怪等特點,著地面積不足覆蓋面積的1/20,尤其基部接觸處只有兩個支點。若攀上頂端向下俯視,深淵萬仞、綠海無邊,令人望而生畏,加之森林濤濤,使人感到巨石在不停的搖動,隨時都有跌下崖底的危險

螞蟻嶺:在白草畔綠林之中有很多奇異的天然生物景觀,特別值得觀賞的就算是螞蟻嶺的蚍蜉窩了。這裡的螞蟻多的出奇,而且個大兇狠、嗅覺靈敏,行動非常迅速。它築窩時倒出的土和草根,構成一個個 墳冢狀的圓丘,大小不一,分布在山坡岡上。如果有人捅一下它們的窩巢,這些可怕的小生靈就會蜂擁而至,爬滿圓丘,令人生畏。

特色美食

烤全羊
白草畔的烤全羊系山羊,深山區的山羊食野草長大,羊味十足。烤全羊為了美味新鮮,都是先定在購買,在烤前才宰殺,肉質完美,烤全羊時可圍篝火而舞蹈,享受到蒙古風情,也可體味京西深山的獨有的牧民情懷。

烤全羊一般是時令價,根據羊的大小和年齡定價,注意:要烤全羊請先預定!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貼餅子  
玉米面貼餅子是白草畔自然風景區農家的一道主食,家家會做,家家實用。古老的做法似乎以沉煙雲,現在的做法似乎考慮了更多的人文因素。以玉米面、白面、小米麵、大豆面等多種麵粉混合而成的大餅子,氣味土然口感細膩,一掃過去玉米面餅子的粗糲,然而又不失粗糧本色。
 
大扁杏  
“五沃之土,其木宜杏。”大扁杏生長於白草畔自然風景區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海拔1000米的高山半山腰上,自然健康,綠色天成。大扁杏圓形的杏仁扁平肥大,營養高精亦很豐富,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糖分以及人體所需要的磷、鈣、鉀、鐵等物質。既可生食,亦可製成杏仁霜、杏仁露等多種風味獨特的食品和飲料。大扁杏仁的出油率為50%,不僅是優良食用油,也可用做精密儀器和軍事工業所需的高級潤滑油和塗銹劑,還可做生產化妝用品及高級油漆的原料。杏實味香於梅而酸不及,核與肉自相離,其仁可以入藥,由大扁杏仁製成的營養滋補劑,有潤肺、驅風、散寒、清瀉等遼效。大扁杏品質優良,仁肉兼用,它的果肉可製成杏乾、杏脯、杏醬和杏罐頭,也用來造酒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或制醋。常食杏乾可以防癌。
榆子小米飯
“炒榆子,包葉子”這是白草畔自然風景區的民謠,可見榆子在白草畔的重要性。在吃不上飯的時候,榆子是救命草,作用是最大的,而今榆子卻成了餐桌上的貴賓。榆子小米飯歷史悠久,是一道特色主食,將炒好的榆子和小米、土豆、蘿蔔一塊蒸煮,端上來時,既能聞到小米的特殊香氣,還能感受到榆子的美味。小米是粗糧,榆子含大量纖維素,榆子小米的結合是一道健健康的主食,可潤滑腸胃,且不易導致肥胖

歷史瞬間

在白草畔南麓山下有個青山環抱的小村,名叫堂上,它與四馬台村接壤,在同一座山谷下,同一道山溝旁。在觀賞白草畔那美麗的自然風光的同時,不要遺忘山下堂上村那處革命遺址。當年百花山下祖國大部分土地還籠罩在黑暗中,還在日本法西斯的鐵蹄蹂躪下。在村北那座不起眼的小龍王廟里卻飛了一支嘹亮的歌,一支響徹大江南北的歌,一支永留史冊的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不朽的歌,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心聲,已經傳唱了半個多世紀,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婦孺皆知,家喻戶曉,人人會唱。這歌,最初是從這裡誕生的。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它是何年何月創作的?詞曲作者又是何人?
那是1943年,抗日戰爭剛剛進入第六個年頭。蔣介石發表了《中國之命運》一書。中國共產黨針鋒相對地發表了《評中國之命運》的書。晉察冀邊區抗日聯合會派民眾劇社組成的幾個小分隊,到平西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動員廣大人發民眾堅持抗日。

當時年僅19歲的小分隊成員曹火星和趙藝平等四人組成的小分隊於1943年9月初從晉察冀邊區總部駐地阜平出發。下旬末到堂上村,具體活動是書寫抗日標語,組織村劇團創作演出文藝節目。當時“霸王鞭”在平西很流行,就決定用民歌曲調填新詞,用“霸王鞭”的表現形式進行宣傳。小分隊用了幾天時間,填寫了四道歌,其中有兩首是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的,另外兩首是批判蔣介石消抗日的,最後又考慮還要創作一首能概括前四首歌內容的歌,這樣就完整了,這個任務就給了曹星。《中國之命運》一書中有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針對這句話老曹就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作了歌的標題,既有力地批判了蔣介石,又符合共產黨領導全民抗戰的事實,還有凝聚力和號召力。當時,他滿懷抗日救國的激情,經過四、五天的構思,這首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抗戰的歌曲在堂上村寫出來了。然後小分隊先教小學生唱,村劇團唱,他們很快學會了,演出了,歌曲在堂上村一帶流傳開來。

10月底民眾劇社,各分隊回到了專區,正值專區辦縣級幹部學習班。淶水縣的一位班幹部聽說老曹寫出了這首

白草釁自然風景區白草釁自然風景區
歌,就要去了詞曲,第一次油印成“歌片子”,在縣裡傳唱。這年冬季,邊區在易縣舉辦的千名幹部學習班時他又教唱了這首歌。隨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這首歌又唱遍了全中國。新中國成立後,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句中,被毛主席加進了一個“新”字,這首歌曲就從那時唱到現在。它迎接著新中國的誕生,它鼓舞著人民奔向社會主義光輝的前程。讓我們千秋萬代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94年8月15日,曹火星同志和夫人曾來到堂上這歌曲創作地。當年9月,天津市藝術界聯合會、天津市文化教育局、房山區委和天津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天津音樂家協會在曹老當年戰鬥過的地方——堂上村龍王廟前隆重舉行揭碑儀式。天津市和房山區有關人士及當地民眾百餘人,參加了活動。當年被曹火星教唱的小夥伴,70多歲的李福會等人也出席了揭碑儀式。

交通路線

1、走京石高速從閆村出口下高速,順青龍湖站至河北鎮,走 108國道,經賈玉口至白草畔。
2、走京石高速從琉璃河出口下高速,經十渡、蒲窪、堂上至白草畔。
公路:公休日從天橋乘917路白草畔旅遊專線車至白草畔;
自駕車:由京石高速房山出口-閻村-坨里-閻東路-京原路-霞雲嶺-白草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