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珩村

白珩村

  白珩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玉斗鎮,坐落於被稱為閩南的“金三角”地區。在鄉政府駐地南偏西10.1公里處,佛耳山東南麓,海拔900米。曾稱為白岩。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白珩村白珩村
白珩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玉斗鎮,坐落於被稱為閩南的“金三角地區。在鄉政府駐地南偏西10.1公里處,佛耳山東南麓,海拔900米。曾稱為白岩。村委會設在炭科垵,轄兩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許姓。

基本介紹

【地名含義】
白珩,古稱“白岩”。據族譜記載:“桃源皆山也,離縣之西五十餘里,山而環水而曲,望之惟岩石,岩玉蘊含輝者,白珩也。”
白珩行政村區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下轄吳田、華鋪、道隆三個自然角落,共有20個村民小組,788戶,人口2820人;總面積12769畝,其中耕地面積1673畝、山地面積8373畝。以種礦業、茶葉、柑橘、養殖、木業、竹業為經濟支柱。

歷史背景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屬桃源四、五都白珩鄉。民國期間稱白珩保。建國後至1958年屬玉斗鄉白珩鄉。1958年至1961年屬玉斗人民公社白珩大隊,下轄白珩、雲台、新珩三個村。1962年雲台、新珩兩村析出。1984年白珩大隊改為白珩村委會,下設20個村民小組,隸屬玉斗鎮人民政府。
自古以來,白珩村的隸屬多有變更。宋朝,祥華分屬積德鄉崇信里和金田鄉還集裡、感德里。明代,還集裡析為還一里、還二里,祥華分屬還一里、崇信里和感德里。清沿明制。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長康區,民國34年(1945年)10月分屬福珊鄉和多卿鄉。新中國成立後,先後隸屬長康區、第六區、十四區、珊屏區、長坑區。1965年4月成立祥華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為祥華鄉。轄美西、美侖、白玉、白坂、白珩、新寨、石獅、舊寨、後洋、珍山、崎坑、福洋、祥華、祥地、東坑、小道、鄭坑、福新、和春、河圖20個行政村。2006年末,全鄉人口32489人,工農業總產值4.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20元。
【村容村貌】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逐步推行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域內的三郊線公路沿線樓房林立,特別是彎田、華鋪兩個自然村落的新村建設已基本完成,做到了硬化、亮化、綠化、淨化、美化。通往三個自然角落的路面也全部硬化。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產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推動了本村的社會經濟和各項工作的進展。

物產資源

竹子

面積8500畝,主要分布在雲台、白珩、紅山等村,形成了白珩竹木加工專業村
盛產竹子,品種主要有毛竹、石竹、白竹。毛竹主要分布在福洋、珍山、崎坑、舊寨、白玉、白坂、白珩、鄭坑等村。石竹於農曆小滿出筍,筍幼嫩,為烹飪佳肴。白坂又名白葉坂,盛產白竹,竹葉可加工成斗笠及用於綁粽子等。

蘆柑和茶葉
永春蘆柑永春蘆柑
蘆柑和茶葉為白珩村“二大支柱產業”。現有柑園4160畝,為永春蘆柑一大產區。閩台技術合作受到各級肯定,2000年中央、省、市、縣等電視台紛紛到玉斗鎮採訪拍攝有關題材播放在各地示範推廣。目前,全鎮年產15萬擔以上,人均8.3擔,實現了增產增收。現有茶園近1萬畝,主要品種有鐵觀音、水仙、佛手及色種茶,有茶葉加工點250家,是周邊鄉鎮茶葉主要加工基地,毛茶年產量2萬擔,約占全縣毛茶加工量四分之一。玉斗毗鄰安溪,山高霧多,山地61610畝,以紅壤土為主,占總土地面積75%,是十足宜茶地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種茶、制茶經驗和技術。近幾年來,通過舉辦玉鬥茶王賽,創辦玉鬥茶莊,推行“玉佛”標誌,形成玉美、爐地茶葉加工專業村,已打出自己的品牌,擬5年內把玉斗建成永春內半縣茶葉生產基地。2001年又與省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茶葉綠色食品基地合作協定書》,農林大學教授深入八一茶場500畝茶園基地指導,確保產品符合歐盟要求,建立了“公司+基地+茶農”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這將對永春茶葉綠色產業化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玉斗鎮重視農業綜合開發,建立“五大基地”,成為玉斗穩定的經濟成長點。即(1)蔬菜基地。建立常年性蔬菜基地1200畝;天然水

具有豐富的水利電力資源,水質良好的天然水資源。
白珩村水能資源豐富。境內有發源於銅發山北麓的福德溪(福美溪),境內流程41公里;發源於銅發山西南的永春溪(後溪),境內流程31公里;發源於壁(碧)岩山西南坡和佛耳山東南坡的舊寨溪、新寨溪、白坂溪、白珩溪、鄭坑溪,境內流程23公里。豐富的水能資源為永春水電建設提供了基本條件。

發展建設

白珩村位於玉斗鎮東面,四面高山環抱,有“玉斗東大門”之稱。距縣城約30公里,省道三郊線貫通全村,交通便捷。東鄰聯星村,南與達山村交界,西與新珩村相連,北與雲台村接壤。
多年來,白珩村採取國家投資、公辦民助、民辦公助、鄉村自籌、僑胞捐助等多種辦法,逐步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白珩村搞好規劃建設。在三效線兩側統一規劃建樓房,協調裝修,整體美觀大方,成為玉斗鎮南大門一道亮麗風景線。

人文教育

白珩國小
白珩國小白珩國小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玉斗鎮白珩村白珩國小創辦已有幾十年的歷史,80多名學生9名教室,建地1000-2000平方。學校占地面積48畝,人文氣息濃厚郁.學校近年來,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並受到了社會的一致讚賞玉斗中學
玉斗中學校園玉斗中學校園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再窮也不能窮教育”,該鎮不斷加大投入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勤教好學蔚然成風,在全國國中數理化聯賽中屢獲佳獎,中考捷報頻傳,成績斐然,玉斗中學作為非完中素有“馬跳內一枝花”之美稱。

氣候與物產經濟

白珩地處山頂,但無嚴寒酷暑,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0攝氏度,年降水量1600-2100毫米。村民從事種、養殖,竹木加工製作,餐飲,維修,勞務等行業。本村山地屬紅壤土質,PH值在4.5-6.5之間,有機質含量豐富,且山高霧多,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適宜種植經濟作物,特別適宜佛手茶、鐵觀音的種植生長,我村是玉斗鎮的主要產茶區之一。全村現共有茶園850畝,散布於省道三郊線公路沿線的茶葉加工廠72家,年產量160噸,產值175.5萬元。並擁有毛竹300畝,蘆柑250畝,枇杷120畝,桃園13畝,杉林2750畝,磁土礦1座,電廠1座,裝機容量250千瓦。

域內設施

域內有村部大樓1座,白珩國小,附設學前幼兒班,衛生所3家,白珩村老人協會及下屬的吳田、桃樹墘老人活動點兩處。還有石峰岩,霞美宮等古蹟宮廟及漈兜瀑布等自然景觀。

下級組織

下轄:吳田、華鋪、道隆4個自然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