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根獨活

白根獨活

白根獨活,為植物白根獨活A.polyclada Franch.的根。主產於四川、陝西。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毛當歸、興安白芷、紫莖獨活、牛尾獨活、軟毛獨活以及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等的根及根莖。

基本信息

簡介

白根獨活白根獨活

白根獨活:為植物白根獨活A.polycladaFranch.的根。主產於四川陝西。 獨活,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乾燥根。主產於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炕至半乾,堆置2~3天,發軟後再炕至全乾。切片,生用。《本草正》:“專理下焦風濕,兩足痛痹,濕癢拘攣。”現代研究,獨活有抗炎、鎮痛及鎮靜作用;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並有降壓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內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腫瘤作用。

功效和用法

獨活獨活

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毛當歸、興安白芷、紫莖獨活、牛尾獨活、軟毛獨活以及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等的根及根莖。

功效:祛風,勝濕,散寒,止痛。

主治: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①《本經》: "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癎庢,女子疝瘕。"②《別錄》: "治諸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③《藥性論》:"治中諸風濕冷,奔喘逆氣,皮肌苦癢,手足攣痛,勞損,主風毒齒痛。"④《醫學啟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濕,苦頭眩目運,非此不能除。"⑤張元素:"散癰疽敗血。"⑥李杲:"治風寒濕痹,酸痛不仁,諸風掉眩,頭項難伸。"⑦王好古:"去腎間風邪,搜肝風,瀉肝氣,治項強腰脊痛。"⑧《滇南本草》:"表汗,治兩脅、面寒疼痛。"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語,手足不隨,口眼歪斜,目赤膚癢。"⑩《本草正》:"理下焦風濕,兩足痛痹,濕癢拘攣。"11、《現代實用中藥》:"發汗,利尿,消浮腫。"
性味歸經:辛苦,溫。①《本經》: "苦,平。"②《別錄》: "甘,微溫,無毒。"③《藥性論》: "味苦辛。"④《本草正》: "味苦,性微涼。"

入腎、膀胱經。①《珍珠囊》: "足少陰腎,手少陰心經。"②《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肺、腎二經。"③《本草通玄》:"手、足太陽,足少陰、厥陰。"④《藥品化義》:"入心、肝、腎、膀胱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用藥忌宜:陰虛血燥者慎服。①《本草經集注》:"蠡實為之使。"②《本經逢原》:"氣血虛而遍身痛及陰虛下體痿弱者禁用。一切虛風類中,鹹非獨活所宜。"
別名:獨搖草(《別錄》)、獨滑(《本草蒙筌》)、長生草(《綱目》)

處方名:獨活、大活、川獨活、香獨活、川活

傘形科、當歸屬植物

當歸屬,傘形科,約80種,大部分種類產於北溫帶和紐西蘭,我國約40種,分布於南北各地,主產西南、東北和西北地區。本屬中有不少常用的中藥材如當歸,白芷等,有些種類可食用和作飼料,也可提取芳香油。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