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前台北副市長之女]

白曉紅[前台北副市長之女]

白曉紅(1968年— ),英國獨立記者,出生於台北,父親是前台北市長白秀雄,曾任職於英國主流媒體《衛報》。擅長體驗式採訪,被稱為臥底記者。

基本信息

簡介

白曉紅和紀錄片製作人布魯菲爾德戴著偷拍用的特製眼鏡白曉紅和紀錄片製作人布魯菲爾德戴著偷拍用的特製眼鏡
白曉紅(Hsiao-hungPai),1968年生於台北。1991年輔仁大學畢業後赴英國留學,在英國威爾斯大學學習文化批判理論,後定居英國。

2001年正式進入英國主流報紙《衛報》,長期關注非法移民困境,現(2013年)為獨立記者。同時也為《聲音》雜誌(Voice)做專題報導,並擔任英國《女性主義評論》(FeministReview)的編輯。她的父親是台北市前副市長、現任台北富邦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白秀雄

臥底採訪經歷

假扮學生採訪

白曉紅白曉紅

2004年3月,在英國傳媒大舉辯論外籍勞工之時,白曉紅裝扮成簽證已過期、急著找工作的中國學生,深入到英國葛蘭平肉類加工廠,深入體驗英國非法移民的生活。她的調查性報導在英國《衛報》刊出後,在英國社會引起巨大反響,激起了英國社會各界對外籍勞工,特別是無證勞工近似奴隸的生存狀態的關注,並致使政府在數月後通過了《工頭執照法》,將工頭納入國家註冊管理體系。

扮妓女臥底妓院

2012年7月到9月初,她與導演布魯菲爾德(NickBroomfield)合作,到倫敦一家按摩院(妓院)當幫傭,進行偷拍、偷錄音調查蒐證,但老鴇不斷遊說她兼差接客,除了辱罵還百般施壓,她一度被老鴇開除,但為了完成紀錄片又回頭懇求老鴇再雇用她,前後歷時約2個月才達成任務。此事件經媒體報導後,白曉紅在網路走紅。

白曉紅接觸的性工作者是一群沒有聲音也沒有權利的人,她們大多不懂英文,和英國嫖客見面竟是跟英國社會唯一的聯結,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人來自農村,中文都不會,是文盲,唯一會說的英文是:“半小時50英鎊,1小時90英鎊”她們連生病都無法請假就醫,更不可能找任何社福機構求助,令她很心酸。

白曉紅透露,她臥底是用暗藏攝影機的眼鏡偷拍,因眼鏡常需充電,她準備了約20副特製偷拍眼鏡,每次充電時還得小心藏匿,以免被發現,但眼鏡收音不理想,還得用iPhone偷錄音,有次iPhone不小心從口袋掉出來,老鴇質問她怎會有高價智慧手機,懷疑她偷了客人財物,她費盡唇舌解釋才解除危機。

白曉紅常涉險臥底採訪,事前鮮少和親人討論,只能告知親近朋友最近會失聯一段時間,她事前做足準備,先對採訪的環境有足夠認識,才能做出深入的調查報導。

作品

白曉紅將親身的經歷結合採訪撰寫了英文書:《中國耳語》(ChineseWhispers)、《散沙》(ScatteredSand)、《隱形:英國的海外性工作者》(Invisible:Britain'sMigrantSexWorkers)。2013年9月,她把這三本書的內容摘編成中文小說《隱形生產線》,將在台灣出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