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與探索

發現與探索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自那一年開始,中國已經走過了波瀾壯闊的30年。這是偉大的30年,是改變中國的30年,是震驚世界的30年,也是哲學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的30年。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發現與探索 發現與探索

在哲學社會科學這30年的輝煌成就裡,浸透著為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奠基的老一輩專家嘔心瀝血的求索,也鐫刻著尋著他們足跡的後來者追求真理的步伐。“學之大者,國之重器”。我們有責任將這些“大者”潛心研究的成果,重新編輯出版以饗讀者。為此,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將這一套《北京社科名家文庫》奉獻給讀者。她以自選集的體例形式,每年推出一批,爭取在幾年內達到百種以上。《北京社科名家文庫》將系統展示當代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學者30年來的學思精華,展示他們的學術探索歷程和風果。同時,為使這套《北京社科名家文庫》更加豐富,編委會決定在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已出版的《當代著名學者自選集》中挑選符合體例的圖書,編輯成《北京社科名家文庫·紀念輯》,這將更完整地反映北京學入在學術風範和學術使命上的歷史延續。

我們相信,《北京社科名家文庫》將能夠成為具有文化傳承價值的經典性大型出版工程,成為集中展示首都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成果的一個視窗。

作者簡介

方漢奇,1926年生,廣東普寧人。1951年起,先後在聖約翰大學新聞系、北京大學新聞專業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任教。曾任中國新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等。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導,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會長等。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曾兩次獲吳玉章獎新聞學一等獎、北京市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一次獲吳玉章獎教學獎、高校文科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及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84年被評為全國一級優秀新聞工作者,198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起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學術自述

從不列顛圖書館藏唐歸義軍“進奏院狀”看中國古代的報紙

中國報紙始於唐代考

中國封建社會言論出版禁令考

清代北京的民間報房與京報

《清史·報刊表》中有關古代報紙的幾個問題

記新發現的明代邸報

于右任主持時期的《神州日報》

清末的《京話日報》

辛亥革命時期的《大江報》

中國近代傳播思想的衍變

東瀛訪報記(上)

東瀛訪報記(下)

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報業

《清史·報刊表》中的海外華文報刊

《東方雜誌》的特色及其歷史地位

再論《大公報》的歷史地位

誰採訪了巴黎和會

發現與探索——記祝文秀和她所提供的有關邵飄萍的一些材料

魯迅的報刊活動和他的辦報思想

俞頌華先生二三事

一代報人成舍我

怎樣評價胡政之

不為物移不為己憂——紀念惲逸群同志逝世二十五周年

……

與時俱進的中國新聞傳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