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維客

發現了維客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玩玩部落格(blog)已經不夠過癮,於是玩Wiki開始成為時尚。如今,有人將Wiki翻譯為“維客”,在形聲義方面,也算得上一個合格的中文譯名。與大多數網路亞文化一樣,Wiki也同樣是體現開放,合作,平等,共享的網路文化。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玩玩部落格(blog)已經不夠過癮,於是玩Wiki開始成為時尚。如今,有人將Wiki翻譯為“維客”,在形聲義方面,也算得上一個合格的中文譯名。與大多數網路亞文化一樣,Wiki也同樣是體現開放,合作,平等,共享的網路文化!那么wiki究竟是什麼玩意?你肯定不知道,我也才剛剛明白。但是,不要著急,讓我們慢慢看下去,你就知道wiki很可能是網際網路奉獻的又一個讓你瘋狂的新生事物。

一、何為Wiki(維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wiki概念的發明人是Ward Cunningham。wiki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根據FAQ的說法,WikiWiki一詞來源於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點快點”(quick)的意思。實際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簡單又快速,你可以看到 wiki 每天都在成長。
新概念的定義總是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wiki 也不例外。先看看簡單解釋:Wiki--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者探討。
還不明白,那就給你看看更複雜、更暈眩的解釋:Wiki指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為小;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幫助;最後,Wiki的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該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
wiki概念發明人:Ward Cunningham
二、Wiki概念的通俗解說 返回

還是有點雲裡霧裡?那就通俗一點:根據 wiki 社群的定義,wiki 是一種提供「共同創作(collaborative)」環境的網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網站上的頁面資料。這聽起來挺瘋狂的,萬一有陌生人來網站上亂搞怎麼辦?別擔心,所有的 wiki 都有「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的概念,你隨時都可以找回之前的正確版本;更何況你可不是單打獨鬥,社群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就在這種相信人性本善的概念下,整個 wiki 社群迅速地成長茁壯。如果你還是很擔心,更可以幫 wiki 加入許可權管理(Access Control)的機制,保??格式化語法(Formating Rule)」。因為對一般人來說,HTML語法實在是個惡夢,所以 wiki 創造了一套更簡單的寫作語法,讓大家可以專注在寫作上。
你還是不明白,那也不要緊,我們就先不要咬文嚼字,還是以一種看熱鬧的從容心態,先慢慢看下去。

三、Wiki發展歷史
Wiki的歷史還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自身,還是相關軟體系統的特性,還都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最近出現的技術還有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與內容管理系統關係緊密。第一個 Wiki 網站誕生於1995年,Ward Cunningham 創建的,作為波特蘭的模式倉庫的模式定義和討論的互動性場所: http://c2.com/ppr/;而其根源可以上述到1972年卡耐基-梅隆大學的 ZOG 資料庫系統。
1995年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個工具-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Ward Cunningham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
1995年3月25日
維客歷史正式開始
1995年5月1日 “模式名單的革新”發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維客網站,是對“波特蘭模式知識庫”的一個自動 補充。網站發布之初,便立即在“模式社區”(pattern community)中獲得成功。 發現了維客
該網站定位的演變歷程:

1994年 模式社區及其他們的資源和套用;
1996年 普通設計、建築以及方法;
1997年 從人和組織的角度看待規劃設計;
1998年 偏激的規劃設計;
2000年 維客本身;
2003年 維客、社會學等。
發現了維客社區引入並保留的概念創新
1994年 “近期訪問者”(RecentVisitors)、“人物索引”(PeopleIndex);
1995年 “並不時新的變化”(NotSoRecentChanges);
1996年 “絲線模式”(ThreadMode)、“絲線模式無益”(ThreadModeConsideredHarmful )
1996年 “維客分類”(WikiCategories);
1997年 “路線圖”(RoadMaps);
1999年 “更改概要”(ChangeSummary)(雖未繼續下去,但卻帶來了快速變化〔QuickCha
nges〕);
1999年 “隨機頁面”(RandomPages);
1999年 “(月度)變化”(ChangesIn)頁面出現(“並不時新的變化”分離出去 並逐漸消亡);
2000年 “搜尋助手”(SearchHelper)發現了維客
四、Wiki可以做什麼?
說法一:wiki可以說是一種建站的工具,wiki考慮讓更多人參與建設,因此它的語法與HTML相比要容易的多,幾乎與普通寫字板編輯文字差不多,很容易上手。w iki最適合做百科全書、知識庫、整理某一個領域的知識等知識型站點,幾個分在不同地區的人利用wiki協同工作可以共同寫一本書。我們計畫用w iki來編輯一部Elearning百科全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與我聯繫,我們可以共同編輯。 說法二:首先會想到的當然是共筆系統(例如 FreeBSD 共筆 )、讀書會、項目開發、寫書、翻譯、資料整理(例如網站設計資源)、常見問題整理等等,這些本來就非常適合一群人來做。其次你可以想想怎麼樣來利用版本控制的功能,例如拿來整理想法(可以時常比對舊版本)、寫作業、記上課筆記等等。甚至有人用 wiki 寫百科全書喔!如果你還想到可以怎麼玩,歡迎告訴我。

Wiki 是什麼做到的?
一 Wiki 使用了簡化的語法,替代複雜的 HTML,加上 WEB 界面的編輯工具,降低內容維護的門檻;
二 Wiki 通過文本資料庫或者關係型資料庫實現了版本控制,可以隨時找回以前的版本,也可以和以前的版本進行對比,版本控制使多人協作成為可能,又保護了內容不會丟失;
三 任何信息都可以被任何人修改和刪除,頁面內容保持了一致性,因為清除垃圾文字、廣告是那么的容易,最終剩下的是最有意義的內容;任何人都可參與,但是最後剩下的是最好的參與者;

發現了維客
Wiki們在日本聚會
五、Wiki技術和規範 
wiki是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網頁。在每個正常顯示的頁面下面都有一個編輯按鈕,點擊這個按鈕你就可以編輯頁面了。有些人要問:任何人都可以編輯?那不是亂套了麼?其實不然,w iki體現了一種哲學思想:“人之初,性本善”。wiki認為不會有人故意破壞WIKI網站,大家來編輯網頁是為了共同參與。雖然如此,還是不免有很多好奇者無意中更改了wiki網站的內容,那麼為了維持網站的正確性,wiki在技術上和運行規則上做了一些規範,做到既持面向大宗公開參與的原則又儘量降低眾多參與者帶來的風險。這些技術和規範包括: 發現了維客
wiki標識
1)保留網頁每一次更動的版本,即使參與者將整個頁面刪掉,管理者也會很方便地從紀錄中恢復最正確的頁面版本。
2)頁面鎖定,一些主要頁面可以用鎖定技術將內容鎖定,外人就不可再編輯了。(雖然wiki都有這個功能,但我看到使用它的甚少,這可能跟w iki倡導的精神相違背吧)。
3)版本對比,wiki站點的每個頁面都有更新紀錄,任意兩個版本之間都可以進行對比,wiki會自動找出他們的差別。
4)更新描述,你在更新一個頁面的時候可以在描述欄中寫上幾句話,如你更新內容的依據、或是跟管理員的對話等。這樣,管理員就知道你更新頁面的情況。
5)IP禁止,儘管wiki倡導"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參與,但破壞者、惡作劇者總是存在的,wiki有紀錄和封存IP的功能,將破壞者的IP紀錄下來他就不能在胡作非為了。
6)Sand Box(沙箱)測試,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個Sand Box的頁面,這個頁面就是讓初次參與的人先到Sand Box頁面做測試,Sand Box與普通頁面是一樣的,這裡你可以任意塗鴉、隨意測試。
7)編輯規則,任何一個開放的wiki都有一個編輯規則,上面寫明大家建設維護wiki站點的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發現了維客 wiki漫畫
六、Wiki的特點
使用方便
1)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2)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複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3)連結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連結(頁面、外部連線、圖像等)。
4)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並且被置於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有組織
1)自組織的:同頁面的內容一樣,整個超文本的組織結構也是可以修改、演化的。
2)可匯聚的:系統內多個內容重複的頁面可以被匯聚於其中的某個,相應的連結結構也隨之改變。

可增長
1)可增長:頁面的連結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連結,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到增長。
2)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
1)開放的:社群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刪除頁面。
2)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訪問者觀察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