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性軀體障礙

癔症性軀體障礙系由於明顯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或強烈的情緒體驗,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組病症。


概述

癔症性軀體障礙,(精神內科)癔症性軀體障礙系由於明顯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或強烈的情緒體驗,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組病症。臨床表現為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而缺乏相應的機體器質性改變的基礎。可由暗示誘發,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覆發作的傾向。多認為文化落後地區患病率較高,發病年齡在16-35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少數病人超過40歲,心理暗示治療效果好。

臨床表現

1.感覺脫失;
2.視野障礙,失明;
3.耳聾
4.失音
5.肢體癱瘓
6.痙攣發作,全身發抖。

“奇特”表現

患者會出現運動或感覺方面的障礙,但若仔細檢查,卻檢查不出任何內臟器官或神經系統疾病。這些癔症性軀體障礙最奇特的地方就是能以假亂真,讓人無法分辨。下面就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這些“奇特”的表現。
一痙攣發作或肢體震顫。病人生氣後,可以突然當著眾人的面緩慢倒在地上,緊閉雙眼,呼之不應,全身發挺,手腳冰涼,同時肢體出現一陣一陣的抖動或顫動,好像抽“羊角瘋”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發作和癲癇的“抽瘋”完全不同,並沒有什麼生命危險,不會出現口唇青紫,口吐白沫,也不會出現摔傷,咬破舌頭,大小便拉到褲子裡等。一般持續時間比較長,要數十分鐘後才能緩解。
二起立不能、步行不能。病人的兩腿在床上可以自由活動,但卻不能自己站立,別人想扶也扶不住,身子總向一邊傾斜,而且也不能走路。
三肢體癱瘓。病人可以出現單癱、偏癱或截癱。當然病人並沒有任何神經系統的損傷,這種症狀完全是精神作用所致。不過也要指出,如果治療不及時,變成慢性病例,不活動的肢體真就可以出現肌肉萎縮或肢體攣縮。
四異物感。最常見的例如出現被稱為"癔症球"的症狀,病人總覺嗓子眼裡有東西卡著,但怎么檢查也找不到所謂的東西。
五其他。比如突然說不出話來的緘默症或失音症;突然看不見東西或聽不見人說話的癔症性失明或耳聾,感覺異常的過敏或缺失等等。但這些症狀也都很“奇特”,說看不見東西,走路卻不會發生碰撞,說聽不到人講話,卻可以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這些都反映了癔症的特色。

診斷依據

1.有心理社會因素作為誘因;
2.臨床表現為感覺脫失、管狀視野、失明、失音、耳聾、癱瘓及抽搐等;
3.妨礙社會功能;
4.起病急,過去有類似發作史;
5.有充分根據排除器質性病變。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

1.遠離心理刺激源;
2.解釋支持性心理治療;
3.暗示及催眠治療。

用藥原則

1.患者興奮抽搐,以肌注安定控制。 2.病情控制後可口服鎮靜催眠藥。 3.病情穩定後,須進行充分的心理治療,以疏泄其情緒。 4.對癔症性軀體障礙的治療,應在充分心理疏導及建立起治病信念基礎上,用10%葡萄糖酸鈣進行暗示性治療。

輔助檢查

一個癔症診斷的確立,必須建立在充分的排除器質性疾病基礎之上。
療效評價:1.基愈: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消失。 2.好轉: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基本緩解。 3.未愈: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基本無改變。

預防常識

對於一個癔症的治療,必須建立在充分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治療時先疏導患者的怨恨、憤怒、委屈等心理情緒,並要建立起患者對疾病能治好的信念;然後才可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暗示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家屬親友要理解患者的病是由於心理因素引起,不要對他的症狀過分關注,不要過分緊張,不要再去激化原先的心理事件;而要採取平靜、理解的態度對待,並積極協助醫護人員的治療。

症狀表現

一痙攣發作或肢體震顫。病人生氣後,可以突然當著眾人的面緩慢倒在地上,緊閉雙眼,呼之不應,全身發挺,手腳冰涼,同時肢體出現一陣一陣的抖動或顫動,好像抽"羊角瘋"一樣。
二起立不能、步行不能。病人的兩腿在床上可以自由活動,但卻不能自己站立,別人想扶也扶不住,身子總向一邊傾斜,而且也不能走路。
三肢體癱瘓。病人可以出現單癱、偏癱或截癱。
四異物感。最常見的例如出現被稱為"癔症球"的症狀,病人總覺嗓子眼裡有東西卡著,但怎么檢查也找不到所謂的東西。
五其他。比如突然說不出話來的緘默症或失音症;突然看不見東西或聽不見人說話的癔症性失明或耳聾,感覺異常的過敏或缺失等等。

強迫症、癔症症狀學

那些瘋狂的醫學療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