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後遺症

痔瘡手術後遺症

痔瘡手術後遺症,一般的痔瘡患者痔瘡手術之後就是等待恢復了,但是不能忽略了一些痔瘡手術之後會出現的術後問題。

基本信息

後遺症介紹

痔瘡手術後遺症痔瘡手術後遺症
1、術後出血:本來肛門就是易出血的地方,有些嚴重的病症,在動大手術後第十天,結札的粗血管鬆弛,突然地大量出血。
2、肛門括約肌不全:動痔瘺手術切除外肛門括約肌,連肛門提舉肌也一起切斷時;或輪狀切除括約肌時引發的病狀。
3、痔瘡手術後遺症還有肛門狹窄:進行痔瘡手術時,是以小刀來切除患部,故會有某種程度的瘢痕。但有些病人的體質容易引起瘢痕性狹窄。即使以內痔核的結紮切除法,廣範圍地切除黏膜,肛門依然狹窄。像整個輪狀傷痕,治癒後也會狹窄。
4、皮膚疣物:即皮膚(肛門輪)的凹凸不平現象。能簡單地治好。
5、肛門變形:患邊痔瘺在切斷外肛門括約肌的一側時,痔瘡手術的那一側會變形,而且鬆弛。患複雜的痔瘺,外瘺孔很多時,手術後會成凹凸不平,極易引起肛門變形。
6、手術傷口的延誤治療:常見於患肛裂時。痔瘡手術後的照顧不當時,容易發生。若在此部分加以植皮手術,就能提早治癒。

術後大出血

近年來,收治和處理痔瘡手術後大出血的病患,大多經肛鏡下縫扎止血後治癒,無其他嚴重併發症。
一旦發現痔術後大出血,採用在骶麻下縫扎止血法。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建立靜脈通道,做好止血前的準備。用大號肛門鏡擴開肛門,將乙狀結腸、直腸內積存的陳舊性血液清除乾淨,並在出血創面上方0.5cm的黏膜作8字縫扎,檢查無繼續出血後,肛內放入紫草油紗條引流。濟南肛泰肛腸醫院提醒術後3日內給予抗生素和止血藥。
痔瘡術後大出血,以內痔結紮術後,痔核脫落引起的大出血最為常見,且止血困難。因病情急劇,應及時採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預防大出血

(1)術前詳細了解病史,切實掌握患者身體狀況,特別對凝血功能障礙、高血壓的患者,認真做好預防,在術後痔核脫落期5~15天,若有出血跡象,應連續使用止血藥物3~5天;
(2)術中認真仔細、規範操作,特別是掌握好注射療法的劑量和方法,注射壞死劑、硬化劑時,操作不當,劑量過大,注射過深都能引起組織大面積壞死,誘發大出血;
(3)術後加強護理,嚴格用藥,讓患者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劇烈活動,正確實施檢查、換藥。在進行指診、肛鏡檢查或擴肛及換藥時,嚴禁用力過猛而損傷正常組織,避免過早強拉結紮線造成組織撕傷,避免用力排便而引起大出血。

排尿困難

痔瘡手術後出現排尿困難甚至排不出來的現象是有的,其原因大致有三個:
一是手術後疼痛所致,因為肛鬥神經與泌尿神經同起於第4骶神經;
第二是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平素有前列腺良性增生,再因手術後疼痛,交感神經興奮,使前列腺平滑肌收縮,對尿道的動力性梗阻增加,導致排尿困難;
第三是痔手術後,肛門或腸腔內敷料填塞過多,壓迫尿道,使排尿困難。

如何防復發

⑴注意飲食調節。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榨菜、辣椒、辣醬生薑、大蔥、蒜頭、茴香等等。多吃些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茭白、西瓜、梨、香蕉、蘋果等,一方面可保持排便通暢;另一方面又可減輕痔瘡的瘀血擴張。
痔瘡術後病人宜吃得清淡些,少吃油膩過重或熏煎食品,飲食最好定時定量,飯吃八分飽,不能暴飲暴食,饑飽不勻,以防腸胃道功能紊亂。
⑵適當運動,注意改變體位,這也是防止痔瘡復發的重要方法。除做操、打拳之類全身性的體育鍛鍊外,還需加強局部的功能鍛鍊,肛門收縮運動,又稱提肛,即自我調整括約肌,收縮,放鬆肛門,一收一放,每次五十下,約三分鐘,每日一到二次。可以站著做,也可坐著做,躺著做。

注意事項

目前治療痔瘡的辦法常用的是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後要做好護理工作,下面看看人人關心的痔瘡手術後的護理要點吧!
(1)定時排便且保持大便通暢:痔瘡術後一般要在24小時以後方可第一次排便。在禁止排便的這段時間裡,應多飲水和食用有潤腸作用的飲料,這樣可以促進排尿和避免大便秘結。
(2)便後要成坐浴的習慣:坐浴是清潔肛門,促進創面癒合和消炎的簡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後都必須坐浴,坐浴時先用熱氣熏,待水溫適中時,再將肛門會陰部放入盆內洗滌坐浴,每次20分鐘左右。
(3)勤換藥:痔瘡的術後護理比較重要的一點,術後可將外用栓劑填塞於肛門內即可。開放創面除使用外用栓劑外,亦需注意引流條等填塞物,發揮其保護創面,利於創面引流的作用。
(4)術後活動:一般講手術創面較大,而傷口尚未完全癒合期間,應儘量少走路,這樣可避免傷口邊緣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腫,延長創面癒合時間。創面癒合後3個月左右不要長時間騎腳踏車,以防癒合的創面因摩擦過多而引起出血。
(5)儘可能一次排大便:有的患者因手術後肛門疼痛而懼怕排便,或因肛門疼痛大便未排空即結束排便,從而導致大便在直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吸收過多,糞質變乾而難以排出。
專家指出,痔瘡的術後護理對於痔瘡的康復很重要,所以患者要注意上面的事項。

大便失禁

專家指出,人控制排便的能力,主要是依靠肛管直腸環對肛門有括約作用實現的。此環形如繩索,由恥骨直腸肌與內、外括約肌和直腸環肌的一部分聯合構成,手術中只要不損傷此環,就不會引起大便失禁,而痔瘡手術只是切除多作的皮贅和皮下痔變的血管,不損傷肌肉,所以說痔瘡手術不會引起大便失禁。

術後尿瀦留

1、麻醉因素會引起尿瀦留的發生:
由於肛門和尿道括約肌受S2-4神經支配,當蛛網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時,都能阻止內臟神經的傳導,導致膀胱逼尿肌的暫時性麻痹,從而引起尿瀦留。當局部麻醉不完全時,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反射性地引起排尿障礙。相比較而言,硬膜外麻醉和蛛網膜下腔麻醉尿瀦留發生比率高於局部麻醉。
2、手術因素會引起尿瀦留的發生:
手術操作粗暴,局部損傷過重,由於術中對其鄰近組織的過度牽拉,術後肛門直腸內填塞敷料過多、過緊,導致疼痛劇烈或壓迫尿道,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約肌痙攣而引起尿瀦留。
3、精神因素會引起尿瀦留的發生:
患者精神高度緊張,過分關注術後出現的一些反應,如術後切口疼痛、排尿習慣改變等加劇了緊張心理,從而反射性引起尿瀦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