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腸炎

病毒性胃腸炎

病毒性胃腸炎(viral gastroenteritis),又稱病毒性腹瀉,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或稀便,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待症狀,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種病毒所致胃腸炎的臨床表現基本類似。與急性胃腸炎有關的病毒種類較多,其中較為重要的、研究較多的是輪狀病毒(rotavirus)和諾沃克類病毒(Norwsalk-like virus)。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嬰兒秋季腹瀉。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

基本信息

病原學

病毒性胃腸炎病毒性胃腸炎
輪狀病毒屬呼腸孤病毒科,為球型,有寬殼蓋、短幅和薄邊的雙股RNA病毒。平均直徑70nm左右,病毒體中心為直徑36~45nm的緻密核心,含病毒核酸。外有雙層多肽衣殼,呈輪緣狀,圍繞內層。內層衣殼子粒在邊緣部呈放射狀排列,形似車輪幅條,故稱為輪狀病毒。中央部子粒排列不規則,呈蜂窩狀。電鏡下輪狀病毒有兩種形態,即雙殼顆粒與單殼顆粒。前者為一種成熟的或完整的病毒顆粒,具有外層多肽衣殼,又稱L毒粒(light Virion),具有傳染性;後者因在自然條件下失去其外殼,形成粗糙單殼顆粒,又稱D毒粒(dense virion),無傳染性。人輪狀病毒的內衣殼可與小、小、小、羔的輪狀病毒發生交叉反應,但外殼抗原有型的特異性。人輪狀病毒至少有4個血清型,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保護作用。
輪狀病毒基因含有11個節段的雙股線型RNA。根據RNA電泳圖型,目前將人和動物狀病毒分為A~D4個群。A群為普通輪狀病毒(主要引起嬰幼兒腹瀉);B群為輪狀病毒和成人腹瀉輪狀病毒(adult diarrhea rotavirus),後者為我國學者從1984年流行於我國各地的成人流行性腹瀉患者分離出的一種新輪狀病毒,目前將此種病毒與世界其它地區發現的副輪狀病毒、類輪狀病毒統稱為抗原特異性輪狀病毒;C群為人和豬輪狀病毒;D群為雞和鳥類輪狀病毒。成人腹瀉輪狀病毒與普通人輪狀病毒在病毒抗原性、核酸圖型及臨床表現等方面均有差異。
輪狀病毒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強,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長期保存,56℃ 1小時可被滅活。此病毒可在腎原代細胞中傳代和繁殖。

流行病學

傳染源

患者與無症狀帶毒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患者急性期糞便中有大量病毒顆粒,病後可持續排毒4~8天,極少數可長達18~42天。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人傳人,經糞—口或口—口傳播,亦可能通過水源污染或呼吸道傳播。成人輪狀病毒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常呈水型暴發流行,也可通過生活接觸傳播。

易感人群

普通輪狀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以9~12月齡發病率最高,6月齡以下少見,但近來人工餵養新生兒發病也較多,成人感染後多無症狀或呈輕症表現。成人腹瀉輪狀病毒則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壯年中造成流行。

流行特徵

人輪狀病毒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發病率甚高,幾乎每個人都感染過輪狀病毒。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節(12月~2月),但熱帶地區季節性不明顯。輪狀病毒成人腹瀉可在一年四季發生,但流行和暴發在我國多發生於4~7月。

發病機理與病理

輪狀病毒主要侵犯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使上皮細胞脫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鱗形或方形上皮細胞。因此正常腸黏膜上存在的絨毛酶如麥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減少,導致吸收功能障礙。由於乳糖及其它雙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滯留在腸內,造成腸黏膜與腸腔滲透壓的改變,使液體進入腸腔而造成滲透性腹瀉。
病變部位主要位於十二指腸及空腸,上皮細胞可變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數腸黏膜細胞尚正常。腸絨毛上皮細胞內空泡變性,內質網中有多量輪狀病毒顆粒。

臨床表現

1、普通輪狀病毒胃腸炎

潛伏期1~3天。病情差別較大,6~24月齡小兒症狀重,而較大兒童或成年人多為輕型或亞臨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後瀉,伴輕、中度發熱。腹瀉每日十到數十次不等,大便多為水樣,或呈黃綠色稀便,常伴輕或中度脫水及代謝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現消化道症狀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病程約1周左右。但少數患兒短期內仍有雙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瀉可持續數周,個別可長達數月。
2、成人腹瀉輪狀病毒胃腸炎
潛伏期2~3天,起病急,多無發熱或僅有低熱,以腹瀉、腹痛、腹脹為主要症狀。腹瀉每日3~10次不等,為黃水樣或米湯樣便,無膿血。部分病例伴噁心、嘔吐等症狀。病程3~6天,偶可長達10天以上。少數患者可並發腸套疊、直腸出血,溶血尿毒綜合徵、腦炎及Reye綜合徵等。

診斷

流行病學

在秋冬季發生的水樣腹瀉,尤其有較多病例同時發生,應考慮有本病可能;

臨床表現

急性水樣腹瀉,中毒症狀較輕,病程自限;

實驗室檢查

1、流行病學 注意發病年齡與季節,病前不潔飲食史、腸炎患者接觸史。
2、病史 注意起病情況,有無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大便次數、性狀和量;有無咳嗽及流涕等表現。
3.體檢 注意精神狀態、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失水程度,腹部壓痛部位、腸鳴音情況。須注意有無並發腸套疊、胃腸出血、過敏性紫癜腦炎肺炎、心肌炎等情況。
4.檢驗

(1)大便標本:①大便常規;②酶聯免疫吸附試驗;③核酸電泳圖譜分析(PAGE),鑑別輪狀病毒組別(A、B、C)、型別(長型、短 型)。④電鏡或免疫學方法直接查病毒。
(2)血標本:雙份測輪狀病毒抗體有否4倍以上升高。大便病毒顆粒陽性者,必須結合臨床及血清結果才能確診,注意排除帶病毒者。

鑑別診斷

本病與細胞菌、寄生蟲性腹瀉的鑑別不難,與其它病毒性胃腸炎的鑑別有賴於特異性診斷檢查。

治療

病毒性胃腸炎病毒性胃腸炎
1、一般治療 發熱高時物理降溫,必要時給予解熱藥。腹痛重者給予解痙鎮痛劑。
2、思密達(smecta) 每次3.0g~6.0g,3/d,小兒減半。
3、微生態調節劑 如培菲康,用於恢復期。
4.飲食療法 吐瀉劇者禁食12h,禁食期間靜脈補液,症狀減輕後,逐漸改給米湯或脫脂奶;此後,隨病情好轉增加奶量或飲食。
5、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重症者需靜脈補液。輸液量為生理需要量加吐瀉等丟失量。能口服時,輕、中度脫水者均可給口服ORS液(葡萄糖20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加至1000ml)。
6、其他 必要時可用а—干擾素治療及中草藥如馬蹄香煎劑。

護理

1、按傳染病一般護理常規護理。消化道隔離。
2、病初根據醫囑禁食;開始進食後漸加飲食。
3、輸液時,切實掌握滴速,按時完成預定的液量;輸液過程中,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4、觀察大便次數、量和性質,及時留取大便標本送檢。
5、保持臀部清潔乾燥,便後用溫水濕布擦拭並塗以油劑,預防紅臀。

中醫治療

辨證論治

1、寒濕型:
主證: 泄瀉清稀,甚或水樣,腹痛腸鳴,脘悶噁心,或兼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肢體酸痛,舌苔薄白或微膩,脈濡緩。
治法: 芳香化濕,解表散寒。
處方: 藿香正氣散加減藿香10g 厚朴6g 陳皮10g 茯苓10g 蒼朮10g法夏10g 苡仁15g 白芷10g 車前子10g 甘草3g
2、濕熱型:
主證: 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肛門灼熱,煩熱口渴,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 清熱化濕,升清降濁。
處方: 葛根芩連湯加減: 葛根log 黃連3g 黃芩log銀花10g 茯苓10g神曲log 車前子log 甘草3g
加減:以上證型中,可酌加藿香、佩蘭、腹皮、鬱金、白芍、馬齒莧;夏季可加扁豆花、鮮荷葉等。

針灸治療

腹痛甚者,可針或灸足三里,灸神闕,中脘,天樞等;嘔甚者,灸內關、中脘等。

中成藥

藿香正氣水,5~10mi,3次/日,口服;香連片,每次3~4粒,2~3次/日,口服。

預防

及早發現和隔離病人;對病人糞便應消毒處理;重視水源及食物衛生,餐具中進行消毒;嬰兒室應有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應提倡母乳餵養嬰兒;對6--24月齡幼兒口服含各型輪狀病毒的減毒疫苗,可刺激局部產生IgA抗體,為目前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

其它病毒性胃腸炎

腸腺病毒胃腸炎

腸腺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重要病原體。屬於普通腺病毒的40、41血清型,外形與普通腺病毒相同,為直徑70~80nm的雙鏈DNA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傳播,也可經糞—口途徑及呼吸道傳播。本病無明顯季節性,夏秋季略多。可呈暴發流行。臨床表現為較重的腹瀉,稀水樣便,每日3~30次不等。常有呼吸道症狀。如咽炎、鼻炎、咳嗽等,發熱及嘔吐較輕,可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征。病程8~12天。多數患兒病後5~7個月內對蔗糖不耐受,並可伴有吸收不良。診斷根據免疫電鏡檢測糞便中腸腺病毒顆粒或用免疫螢光法等檢測糞便中腸腺病毒抗原。

星狀病毒胃腸炎

星狀病毒為一種直徑28~30nm的球形病毒顆粒,表面有5~6個星芒狀突起。在健康成人、兒童及嬰幼兒糞便均可查見此種病毒。目前認為當星狀病毒在腸道內大量繁殖時引起胃腸炎。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一般為散發性,但也可呈暴發流行,無症狀而攜帶病毒的乳兒可引起託兒所哺乳班幼兒胃腸炎的暴發流行。發病以嬰兒為多,臨床表現類似於輪狀病毒胃腸炎,但症狀較輕。診斷主要根據大便接種人胚腎細胞培養後免疫電鏡或免疫螢光檢查結果。

腸道病毒胃腸炎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腸道病毒胃腸炎並不多見,主要由埃可病毒2,3,6~9,11~14,18~20,22~24型及柯薩奇病毒A組4型、B組3、4型引起。冬夏季均可發生。嬰幼兒易感,並可在產嬰室、託兒所及家庭內引起流行。主要通過日常生活接觸經口感染。臨床表現為乏力、畏寒、低熱、腹瀉稀水便,混有少量粘液,無膿血,日排便在10次以內。嘔吐較頻,有時可伴有腹痛及肌肉疼痛。通常於發病後24小時左右症狀好轉。確定診斷應根據病毒分離及血清學檢查。

冠狀病毒胃腸炎

冠狀病毒為球形RNA病毒,直徑120~230nm。病毒顆粒表面圍有花瓣樣突起。本病毒廣泛存在於鳥類及哺乳類動物,在非細菌性胃腸炎患者糞便中亦發現了一種冠狀病毒樣顆粒。成人及小兒均可罹患本病,臨床表現為慢性持續性腹瀉及吸收不良。

相關知識

病毒性胃腸炎也是急性胃腸炎的一種類型。病毒性胃腸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腸炎症性病變,多見於嬰幼兒,約50%嬰幼兒的急性腹瀉由病毒所致,成年人的病毒性胃腸炎也不少見。引起病毒性胃腸炎的病毒種類很多,如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以及腸腺病毒、嵌杯狀病毒、星狀病毒等均可導致病毒性胃腸炎。不同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稍有不同,輪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為2~3天,諾沃克病毒為1~2天,腸腺病毒可長達7天。病毒性胃腸炎起病急,前驅症狀不明顯,突然出現嘔吐、繼之出現腹瀉,每日十餘次甚至數十次,呈水樣便或稀黃便,無膿血和粘液,有酸臭味。者少見。吐瀉可導致水和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可有輕微腹痛、頭痛、骨痛或全身不適。而急性胃腸炎主要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起病急,先有上腹不適,繼而出現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持續或陣發性,伴有噁心、嘔吐。嘔吐物大多為攝人的食物,可有膽汁、粘液等。腹瀉每日數次至十幾次,為稀便、水樣便或含粘液,腹瀉後腹痛暫時緩解。
廣東曾發生群體性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
記者從廣東省衛生廳、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近期在日本和美國暴發的“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在廣東也時有暴發,廣東是全國最早制定諾瓦克防治工作指引的省份。 省衛生廳副廳長黃飛介紹,廣東早在2004年制訂了《廣東省群體性類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防治工作指引》,是全國第一份工作指引,當年廣東肇慶就曾暴發群體性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2005年11月在肇慶百花園國小、今年2月在梅州市梅縣高級中學都先後發生過群體性“諾瓦克病毒胃腸炎”。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許銳恆介紹,諾瓦克病毒是非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會導致集體性暴發。諾瓦克病毒感染多發生在冬季。患者、隱性感染者及健康攜帶者均可成為傳染源。病人的大便和嘔吐物中帶有大量病毒,可經過水、食物、手等污染食物使人感染,症狀與食物中毒相似。病人表現為噁心、嘔吐、腹部痙攣性疼痛、腹瀉,有些病人有頭痛和低熱表現。多數病人無須治療,2~3天即可自愈。年老體弱者可發生脫水或其他併發症,甚至引起死亡。
預防感染主要靠控制污染減少聚餐。諾瓦克病毒流行大多源於某種食物或水的污染,再通過人與人的接觸而傳播。因此,限制向海水排污,防止養殖水體污染,是預防貝類引發諾瓦克病毒等多種傳染病的有效措施。集體餐飲單位和人們聚餐時要特別注意食品的安全和衛生,尤其是牡蠣、蛤蚧等貝類水生物,這類生物依賴濾食水中的浮游物生長,從而將諾瓦克病毒大量濃集在體內。如果吃了沒有完全熟透的貝類,就可能“中招”。

區別

病毒性胃腸炎也是急性胃腸炎的一種類型。病毒性胃腸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腸炎症性病變,多見於嬰幼兒,約50%嬰幼兒的急性腹瀉由病毒所致,成年人的病毒性胃腸炎也不少見。引起病毒性胃腸炎的病毒種類很多,如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以及腸腺病毒、嵌杯狀病毒、星狀病毒等均可導致病毒性胃腸炎。不同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稍有不同,輪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為2~3天,諾沃克病毒為1~2天,腸腺病毒可長達7天。病毒性胃腸炎起病急,前驅症狀不明顯,突然出現嘔吐、繼之出現腹瀉,每日十餘次甚至數十次,呈水樣便或稀黃便,無膿血和粘液,有酸臭味。者少見。吐瀉可導致水和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可有輕微腹痛、頭痛、骨痛或全身不適。而急性胃腸炎主要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起病急,先有上腹不適,繼而出現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持續或陣發性,伴有噁心、嘔吐。嘔吐物大多為攝人的食物,可有膽汁、粘液等。腹瀉每日數次至十幾次,為稀便、水樣便或含粘液,腹瀉後腹痛暫時緩解。

醫療知識

學習醫療保健知識,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加強對疾病的預防能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