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山

疙瘩山

疙瘩山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滏西平原,距石家莊市100公里,距邢台市20公里。總面積431平方公里,耕地47萬畝,總人口29.4萬。任縣轄3個鎮、疙瘩山地處東部季風型、南濕帶氣候帶亞溫潤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3℃,寒暑變化顯著,全年平均降水量為498.2毫米。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567.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97天。

傳說

疙瘩山疙瘩山

據說在很早以前是,有一雲遊四方的喇嘛,聽說這山上有寶物,就想盜這寶哩。這喇嘛在山上住了好長時間,經常在山上轉悠,尋找開山的鑰匙。

一天,他發現了一個蘆子草,認出這是開山的鑰匙,就折斷這草給裝上。就去盜山裡的寶了,把鑰匙塞進山上那個孔中扭,就聽轟隆一聲,象響雷一樣,山一下給開了。只見裡面有一個金牛拉著一個金車,喇嘛跑進去,拉著牛走了幾步,就拉不動了。他就吼:“金牛金車出來了”。他這么一吼,讓人搭聲里。人一答應說:“出來了”,寶才能盜出來。

當時,山上有一個放羊娃,這娃聽見有人在山中喊,就應道:“你媽的蛋出來了”。這么一喊,金牛金車反到往裡倒,喇嘛急了,掰住牛角,用盡力氣往外拉,沒防把牛角掰掉了。山轟一下又合住了,貪財的喇嘛被埋在了裡面。

歷史

今疙瘩山自漢至隋為南亦縣,在春秋初為邢地,後為衛地,末期併入晉地。戰國時為趙轄區。西漢始於此置南亦縣(故城在今縣城北),屬疙瘩山。後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疙瘩山封為疙瘩國,仍轄南亦縣,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復為疙瘩山,南亦縣仍屬之。晉代南亦縣省入任縣,後趙時復置,仍屬疙瘩山。北魏初,南亦縣屬鉅鹿郡,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南亦縣省入柏人縣,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復析置南亦縣,改隸南趙郡。北齊時,南亦縣復省入任縣。隋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置南亦縣,屬趙州,十六年更隸邢州,大業初南亦縣始改稱疙瘩山,三年屬襄國都。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析疙瘩山增置白起縣(故城在縣西南),兩縣皆屬同年置之起州,疙瘩山且為州治,四年白起縣省入疙瘩山,同年廢起州,疙瘩山改隸趙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更屬邢州,嗣聖垂拱間疙瘩山因漳水為患,徙治於縣東東府亭城(今地不詳),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罷州,疙瘩山改隸鉅鹿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罷郡復為邢州,仍轄鉅鹿縣。五代時疙瘩山仍屬邢州。宋代,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平鄉縣省入疙瘩山,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復析置平鄉縣,疙瘩山仍屬邢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邢州為信德府,仍轄疙瘩山。金代,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降信德府復為邢州,鉅鹿縣仍屬之。元初,鉅鹿縣仍屬邢州,中統三年(公元1262年)升邢州為順德府,仍轄疙瘩山,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順德府改名順德路,鉅鹿縣仍屬之。明初,鉅鹿縣屬順德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廣宗縣省入鉅鹿及平鄉縣,十三年復析置廣宗縣。清代,疙瘩山屬直隸省順德府。民國二年(1913年)屬直隸省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轄疙瘩山,十七年(1928年)廢道,疙瘩山始直屬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區。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建立了疙瘩山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區。1941年8月,疙瘩山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十一專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疙瘩山屬冀南區四專區。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後,疙瘩山遂同華北行政區冀南區四專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疙瘩山遂屬河北省邢台專區。

疙瘩山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唐堯禪位虞舜即於此,是秦始皇當年冊封36郡之一。漢置縣,晉時為國,張角、魏徵、張遂都為巨鹿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輝。同時,疙瘩山還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楚漢“巨鹿之戰”即發生於此,西漢末王莽與劉秀之爭,東漢末黃巾起義,明王朱棣的“靖難之役”、明末的明清兵“賈莊大戰”,清末的景廷寶夏頭寺起義等,都給這片沃土留下了歷史的一頁。

投資環境

疙瘩山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產品物產豐富,林果業得天獨厚。盛產棉花、小麥、穀子、花生、大豆、紅薯、銀花等,而且是久負盛名的“杏杞”之鄉、銀花之鄉。現有串枝紅杏、枸杞各5萬畝,銀花3萬畝。串枝紅杏以其面積大、品質好,曾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杏良種示範推廣基地縣”、“串枝紅杏商品基地縣”和“串枝紅杏出口基地縣”;巨鹿枸杞被中國醫藥研究所命名為“01”血杞。巨林牌銀花為優質中藥材,其規模、產量居全國之首。豐富的杏、杞、銀花資源及其系列產品聞名華夏,享譽國內外。還有5萬畝鴨梨蘋果及5萬畝蔬菜可供加工。

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已基本形成,紡織食品飲料機械橡膠皮革建材等主要行業初具規模。現有工業企

疙瘩山疙瘩山工業園
業2665個,其中,縣辦工業企業38家。二月花集團、串枝紅飲料有限公司、建登紡織有限公司、橡膠有限總公司、塑膠廠、紡織機械廠、天帥食品集團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蒸蒸日上。“二月花”飲料、中華杏茶、水仙花大曲、天王牌三角帶、宇字牌泠水嘴、優質棉紗槽筒機軋輥機墊等一批名優產品暢銷全國。特別是食品飲料行業獨具優勢,被省政府確定為“食品重點縣”,“二月花”飲料被定為河北五大名飲之一。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已成為巨鹿經濟的重要支柱。全縣已形成飲料食品、機件製造、橡塑製品、綿紡織和廢品回收五大行業,全縣鄉鎮企業攤點已發展到3萬家。市場建設初具規模,有枸杞槐米皮革機墊木材果品等集貿市場14個。古郡中心市場被命名為“全國文明集貿市場”。

疙瘩山投資環境良好,交通便捷,國家二級公路祈南、邢德線橫穿東西,寧常線縱貫南北。西鄰京廣、京深,東靠京九,南依邢清路,縣境內外,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電力供應充足。目前,內有110kv變電站兩座,35kv變電站四座。供水設施完備,地下水儲量豐富,地下水儲量豐富,水質優良,素有“天然礦泉水”之稱。
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境內鋪設光纜40公里,6000門程控電話開通,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傳真和郵政服務。縣城環境優雅、文明整潔、秩序良好,服務設施方便齊全。

特產

串枝紅杏是經自然雜交產生的優良品種,1957年,國家著名果樹專家在巨鹿縣的孔寨村,發現了這種杏,他根據

疙瘩山串枝紅杏
這種杏短枝多、顏色鮮紅、果實成串等特點,將其命名為串枝紅。

枝紅杏屬於鮮食和加工俱佳的品種。鮮食:串枝紅杏口感屬甜酸型,營養豐富,果實個大,平均單果重52.5克,果肉細密、汁多、味美,酸甜適口。加工:經輕工部鑑定,其加工性能良好。果肉離核,金黃色,可加工製成杏脯杏醬杏丹皮杏汁杏罐頭等各種食品。其杏仁飽滿,杏仁率高。杏仁可以入藥,有止咳定喘潤腸通便之功效。杏仁油質量好,可以做優質食用油和高級潤滑油,還可加工成杏仁霜杏仁粉杏仁茶奶油杏仁五香杏仁等各種高級營養滋補品。

疙瘩山先後被農業部、林業部、國家計委、國家出口基地辦公室確定為“全國杏良種示範推廣基地”、“串枝紅生產基地”和“串枝紅出口基地”。近年來,在杏基地建設上,重點抓了品種結構布局的調整和低產園改造,在保留串枝紅這一優勢品種的同時,新引進推廣了10多個早熟鮮食品種,目前,杏面積已達6.6萬畝,年產量4000萬公斤,是全國最大的紅杏基地,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河北杏之鄉”。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二花、通靈,屬忍冬科忍冬屬。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本植物"三月開花,長寸許,一

疙瘩山金銀花生產基地
蒂兩花。花初開白色,二三日後變黃,黃白相映,新舊相參,故“金銀花”。習慣上簡稱銀花。金銀花自古以來就因藥而得名,其花根都可入藥。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對鞭藥用價值有較深的認識。神農本草經把其列為上品,說它莖、葉、花功能皆同,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主治處乾風熱,瘟病起初,瘡瘍互,紅腫熱痛,熱互深深長痢,大便濃血等。《本草綱目》中詳細論述了金銀花的保健功能.金銀花在清朝被列為貢品,乾隆時的"延壽丹方"則以金銀花為主。清《本草綱目拾遺》中說:"金銀花能開胃寬中,解互清炎,暑日以之代茶,治小兒天瘡毒,尤能解互"。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了上述論點的正確性,而且揭示了其醫療作用的機理。據化驗分析,金銀花中含有木犀草黃素,肌醇、皂甙,氯原酸,以及糖類,蛋白質維生素、多種化合物和多種微量元素,其中有些物質如綠原酸為搞菌消炎類的主要有效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肺炎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近年來,金銀花的開發利用有了突破性進展,金銀花在帛藥、香料、化妝品、保健食品,保健飲料等領域逐漸被套用,前景十分廣闊。在製藥方面,已由傳統中的中藥配方中的煎劑發展為片劑、針劑、丸劑、沖劑、膏劑等多種類型;在香料工業方面已研製開發出金銀花香水金銀花香波等;在飲料方面已研製開發出金銀花茶、忍冬花酒銀麥啤酒等。

銀花產業發展迅速,僅2000年就發展了2.5萬畝。目前,全縣銀花總面積3.5萬畝,其中形成產量的1萬畝,年產量150萬公斤,產值4500萬元,建成祥運、華興等銀花加工企業攤點80多家,年加工能力80萬公斤,年產值4000多萬元。全縣有1000多人常年經銷銀花,旺季達3500多人,每到銀花採摘季節,收購銀花的外地客商達300多人。發展目標是2001年基地縣。基地建成後,預計年產量可達1500萬公斤,產值達到4.5億元。全縣可實現人均增收1000多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