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蟲審判軍

異蟲審判軍

在蟲群還未喘息過來的時候,星靈正規軍又在2531年對艾爾的巢群發動了攻擊,力圖收復自己的母星。 這個時候蟲群聽到了來自深淵的呼喚,一隻在母巢之戰中倖存下來的腦蟲加入了他們。 蟲群突然撕毀了與星靈方面的盟約,出動大量軍隊橫掃星靈帝國後方,大規模的蟲巢艦隊向艾爾猛撲而來。

概述

異蟲審判軍是百度貼吧亥伯龍號俱樂部吧的虛擬勢力,主要由異蟲和各種感染者組成。異蟲是薩爾那加創造的強壯生物,它們成群結隊出沒於巨大的母巢和地下通道中,天生的嗜血驅使著它們去吸收其他生物的基因,尤其它們的領導者對此更為狂熱。
唯一精神領袖:主宰
領導人:腦蟲阿拉奇
傳說級智者:一隻隊長級小狗
蟲巢將軍:李維坦、凱瑞甘Kerrigan、魔化雷獸、M柯爾特、炙熱曼德拉、沒刺的刺蛇、反黑七武器、瘟疫蠍。
蟲巢顧問:羊駝跑得快、頭上帶黃的貓貓、kufe123

歷史

沒有人知道克普魯的異蟲到底有多少,它們正常壽命有多久、到底有多少種變異、繁殖能有多快——這一切都是謎。在其他人眼中,它們只是成群結隊地出沒在外太空和地下網道,成為了許多人噩夢中的主角。克普魯幾次大的權力交替,“對付蟲群”都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噩夢之影
噩夢之影噩夢之影
蟲群是名符其實的戰爭使者,它們一直表現出無比的侵略性,在其蟲巢首領們帶領下,它們霸占著星區的大部分星球。當時的蟲群雖然有不少,不過一般學者認為指揮者是著名的一隻隊長級小狗(以下簡稱狗隊長)。狗隊長出色的戰略指揮下,蟲群同維勒安·蒙斯克王子開戰,並輕而易舉地擊敗了新自治聯盟的部隊。
但蟲群無止境的推進也招來了其他勢力的警覺,最終星靈的暴風艦隊強行介入了這次戰鬥。激烈的戰爭持續了很久,大多數戰鬥在異蟲和星靈之間的發生,其中包括許多經典的戰役。當從地球遠道而來的杜加爾上將帶領著地球聯合理事會的艦隊加入星靈一方後,局勢明顯向聯合軍隊方向傾斜。最終蟲群被聯合軍隊擊敗,不得不撤退到查爾的低空軌道和邊緣星球。
此後蟲群仿佛是在沉睡一般,很多歷史學者都找不到它們的資料,在指揮官們沉寂的時候深入查爾等地考察無異於自尋死路。在“卡拉之光時代”,蟲群是仍然堅持不妥協的勢力之一,然而很幸運的,暴風艦隊迫於星區內矛盾重重,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同蟲群爆發新的戰爭。蟲群就這么一直沉寂到虛靈執政官發起反星靈行動,並加入了反對星靈的“3K黨”,終結了“卡拉之光時代”。
然而即便如此,蟲群的指揮官們依舊處於低迷狀態,很多人都失蹤了。在數年的沉睡之後,一隻巨大且充滿心機的異蟲——李維坦走上了前台,決心給蟲群帶來新的生機。興衰之路

在“卡拉之光時代”結束後,星區的諸多弱小勢力為了自保,結成了一個叫做星際聯盟的組織。星際聯盟中擁有來自宇宙各個角落的戰士和科學家,他們出於和平的目的監視著星靈,然而種種跡象表明,被削弱的星靈正規軍短時間無法再形成新的霸權;而星靈們在重新建設的同時,也警覺地觀察著星區的各個角落。很快,星際聯盟就發現了一個足以同星靈抗衡的種族——蟲群。
當時的蟲群首領就是李維坦,他擅長權術,很快就在當時低迷的蟲群指揮官們脫穎而出。李維坦通過強硬的外交和內政手段,出色地恢復了蟲巢大軍強悍的作戰能力。李維坦憑藉自身膨脹的實力高調出擊,入侵了如奧丁僱傭軍等弱小勢力,但大多在杜加爾上將等人的調解下中途停手。不過可以確信的是,蟲群重新成為了征服者,星區內的其他勢力對蟲群的動作也警覺起來。
但過於強硬的高壓管理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蟲巢領主之一的字數補丁exe叛亂事件。由於不滿李維坦的專政,字數補丁exe在2529年突然宣布脫離李維坦的掌控自成一家,自稱為“自由蟲群”並帶走了半數的蟲巢艦隊。李維坦雖然惱怒萬分,但由於忌憚字數補丁exe龐大部隊,沒有進行討伐。這件事情發生後,蟲群的元氣大傷,好不容易以征服者姿態重新屹立的蟲群似乎再次面臨危機。
蟲群的敵人當然不會放棄這次機會。終於,在2530年,由於害怕蟲群的進攻造成新的威脅,星靈正規軍聯合星際聯盟大規模進攻查爾,力圖一次性消滅蟲巢大軍。蟲群則誓死保衛著查爾,蝗蟲般的數量讓聯軍的戰艦吃盡了苦頭,自己也面臨巨大傷亡。最後在虛靈執政官等維和勢力的干預下,損失慘重的聯軍撤離了查爾軌道,然而蟲群也被大大削弱。
在蟲群還未喘息過來的時候,星靈正規軍又在2531年對艾爾的巢群發動了攻擊,力圖收復自己的母星。隨後蟲巢的援軍趕來,雙方在艾爾的軌道和地表甚至大地深處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鬥。最終星靈們成功地收復了自己的母星,而艾爾巢群憑著地利占據了主宰陵墓的附近,隨後便進入了消極休眠狀態,只有當非異蟲生物進入陵墓範圍內才會出擊。
艾爾之戰極大地削弱了蟲群的實力,短暫的征服者時期就這樣結束了。隨後,星靈聯合其他勢力簽署了《艾爾公約》,聯合打壓蟲群。艾爾公約組織是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軍事聯盟,蟲群根本沒有應對的可能。李維坦的蟲巢面對內憂外困,無法繼續實行高強度管理,只好沉寂下來。

長冬時期
長冬時期長冬時期
各個種族的學者們把這個時期的蟲群成為“長冬”時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艾爾之戰後,蟲群的實力一落千丈,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狀態。由於其他種族對蟲群一如既往的偏見,各式各樣的敵對措施讓蟲群無法應對,難以發展,甚至連能否生存下去都成了問題。
這個時候蟲群聽到了來自深淵的呼喚,一隻在母巢之戰中倖存下來的腦蟲加入了他們。作為曾經蟲群中不可一世的貴族,腦蟲阿拉奇卻顯得出人意料的低調,表示願意聽從李維坦的調遣,但一隻腦蟲還造成不了多大影響。昔日輝煌的蟲群失去了“夢魘”的稱號,徹底成為了一個幾乎被埋沒的小勢力,僅僅是處於外交方面的顏面,蟲群才依舊擁有“大勢力”的頭銜,但也只不過是徒有虛名。查爾的高空軌道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蟲巢和小型戰艦,其他的都在連年的戰鬥中消耗殆盡,而查爾地表的防禦設施也幾乎作廢,蟲群似乎屈辱地任人宰割。但幸運的是,其他勢力專注於各自的利益紛爭,沒有將蟲群的動作放在眼裡。
在那無數個無法合眼的日日夜夜,蟲群的耐心受到了極大的考驗。終於,李維坦與2534年向全星區宣布,他由於長時間勞累過度精力耗盡,不得不回歸故鄉異烙斯休養生息。這個訊息一出,各大勢力立刻趁火打劫,紛紛派出掠奪部隊沖向查爾。但當他們還在查爾高空軌道為了各自該拿什麼戰利品爭論不休時,腦蟲阿拉奇指揮著蟲群的空軍包圍了他們。經過飛龍、腐化飛蟲和專門獵殺艦隊的海妖襲擊者的連番突襲,各大勢力終於發現蟲群氣數未盡,不得已撤退回了自己的地盤。
但是這一次保住了查爾,並不代表化解了未來的威脅。腦蟲阿拉奇繼任蟲群首領後開始積極謀求蟲群的合法利益。作為一隻高傲的腦蟲,他卻表現得很隨和,彬彬有禮而富有理性,因此得到了不少勢力的支持。學者們研究發現,一直以來蟲群對貿易方面並不關心,但那個時候腦蟲卻下令接了很多的合作計畫,甚至包括將一顆星球改造成旅遊勝地來保證收入。起步階段是艱難而漫長的,不過話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蟲群開始緩慢但穩步地發展起來。
在這段時間內,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艾爾公約》作廢到兩極格局開始,人類和星靈互不相讓,蟲群幾乎被人遺忘。但這也給了蟲群崛起的大好時機。腦蟲阿拉奇秘密地建立了許多的蟲巢,開始重新研發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甚至花了三年的時間用數百萬隻工蜂孵化出了一個如同行星那么大的蟲巢生化要塞——斯莫達爾。兩級格局是冷戰的時期,任何時候的小規模戰鬥都能引發雙方的懷疑和指責,蟲群看準這個機會,將自己的部隊以維和部隊的形式派出,干預並調停了多個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武裝衝突,就此贏得了很高的威望。
與此同時,字數補丁exe的自由蟲群卻連連失敗:不僅在各方的騷擾沒能站到便宜,反而受到了艾爾公約組織的聯合絞殺,兩極格局之前就幾乎瓦解,字數補丁exe本人也在戰鬥中犧牲。而自由蟲群留下的大量無主的蟲群卻變得更加瘋狂,不可阻擋,沒有任何人敢涉足那片區域。到了2537年,這支失落的巢群終於重見天日,腦蟲阿拉奇驚喜地發現它們在這段時間裡由於缺乏管理者而進行無節制地繁衍生息,已經變得十分強大。於是他通過無數的王蟲連線自己的蟲巢幽能,完全控制了這支部隊和它們的廣闊領土。到這個時候,蟲群人口已經發展到天文數字,崛起之日已經近在眼前了。榮耀回歸
從異烙斯的休眠狀態回歸的李維坦看到蟲群的新變化後,決定積極召回盟友。於是他向散落在銀河各處的蟲巢領主們發起邀請,希望能夠建立蟲巢領主議會,但效果卻並不理想,僅有少數幾位領主回歸了查爾的母巢。
與此同時,為了在冷戰中取得優勢,艾聯率先拋開成見,主動向蟲群伸出了橄欖枝,歡迎蟲群的結盟。對於這個態度,蟲群議會進行了多次討論,尤其是腦蟲阿拉奇和李維坦之間政見不合。腦蟲阿拉奇堅決反對結盟,他認為那樣會讓本來就占優勢的艾聯進一步變強,嚴重威脅克普魯的實力均衡,而李維坦則認為蟲群目前需要一個極為有利的靠山。在仔細權衡利弊之後,腦蟲阿拉奇選擇讓步,於是蟲群同艾聯結成了盟軍,腦蟲阿拉奇和李維坦作為蟲群代表加入了星靈議會。
蟲群的加盟讓艾聯指揮官們的自信心同實力一起膨脹。2538年,艾聯的大規模艦隊突然向地球聯合理事會的重要星球克哈發動突襲,迅速將其攻陷,第一次全星區戰爭就此爆發。在接下來的閃電戰中,理事會在克普魯的殖民地星球全部淪陷,杜加爾上將見情勢危急,決定戰略撤退到太陽系。艾聯的軍隊一馬當先緊追不捨,但他們的快速突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進入了人類艦隊的重火力埋伏圈,死傷慘重。
這個時候,蟲群看準時機出動,逼得人類不得不加速撤往太陽系。在重整軍隊並瓦解了幽靈特工部隊對艾爾的突襲後,艾聯和蟲群艦隊一起攻向了太陽系。然而由於傷亡過大暫時無力進攻,於是決定先行包圍。這就是一次大戰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太陽系戰役。
持續了許多天的包圍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戰果,於是艾聯決定派出一支部隊去攻擊位於半人馬星區的部隊,讓人類疲於防守。果然,理事會不得不向半人馬星區派出援軍,太陽系的防守出現了漏洞,艾聯趁機發動了進攻。而蟲巢艦隊在腦蟲的指揮下,決定慢慢推進,作為艾聯軍隊的後援以減少損失。
然而在這個時候,留守在查爾的刀鋒女王發來訊息,報告說查爾受到了理事會的半人馬方面軍襲擊,原來艾聯的遠征部隊敗給了對手,半人馬方面軍採用圍魏救趙的方式前來襲擊後方了。半數以上蟲巢艦隊,包括生化要塞斯莫達爾在內不顧艾聯指揮官們的抱怨迅速從太陽系撤回。蟲巢艦隊從半人馬方面軍後方猛撲而來,差一點就完全將其包圍,但半人馬方面軍好像是早有準備似的先行撤退。隨後他們調轉矛頭,大規模進攻艾爾。在理事會艦隊的炮火下,艾爾的守軍艱難地防守著,而艾聯的進攻主力卻拒絕撤回,這導致了大部分民眾的不滿情緒。就當艾爾的防禦部隊馬上要被徹底摧毀之時,蟲群啟用了緊急大規模生化武器,瘟疫風暴席捲艾爾軌道上的人類艦隊,大面積感染重創了他們。隨後半人馬方面軍從艾爾撤離,回到了太陽系協助防禦。
聯軍終於調整了腳步,開始向太陽系發動總攻。但人類在杜加爾上將的指揮下殊死抗爭,這次還加上了半人馬方面軍的部隊和軍備。艾聯的指揮官們失望地發現,由於長時間的奔走和心理壓力,艾聯戰士們已經無法像之前那樣一鼓作氣了。艾聯的攻勢漸漸變得緩慢,直到完全停止,而地球方面甚至開始反攻。這樣的拉鋸戰持續了很多個星期,艾聯的士氣大不如從前。而蟲巢艦隊依舊僅僅扮演著支援部隊的角色,保證了自身的損失最小化。
最終,與地球聯合理事會的戰爭演變成了談判。哪知地球人壓根不聽從星靈們的任何安排,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聯軍的提議。在一次次談判破裂後,聯軍總指揮飛龍帝國忍無可忍,下達了總攻的命令。經過一段時間回復的聯軍艱難地撕開了地球軌道上最後的空間站防線,但毫無疑問,他們已經沒有能力應付接下來的登入戰和地面戰了。最終,迫於壓力,聯軍方面停止了進攻。
然而在談判桌上,有關地球聯合理事會的處置方案爭議很大。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激烈爭執後,《奧娜契約》的內容總算是被提到了談判桌上。此條約為艾聯和蟲群內部制定,理事會完全沒有參與。條約規定聯軍歸還所有占領的人類土地,且不要求人類的經濟賠償。但人類付出的代價是,理事會必須被分裂為三個國家:地球聯合理事會泛克普魯總督星區、地球聯合理事會半人馬座星區和地球聯合理事會泛太陽系星區,並且禁止這三個國家任何形式上的結盟,這讓人類完全失去了抗衡聯軍的可能。最終,杜加爾上將無可奈何地在這一審判書上籤字。
許多學者認為《奧娜條約》是艾聯在兩極格局中的一次重大勝利,值得關注的是蟲群在這一事件中扮演的只不過是配角,但這恰恰達成了他們的目的。正因為如此,許多對艾聯的戰爭譴責,尤其是人類對他們的譴責中完全沒有提到蟲群。表面上來說,這次雖然是艾聯的勝利,但實際上蟲群才是最大的贏家,它們以極小的損失得到了戰勝國的待遇和利益,並且完全逃脫了輿論的譴責,相反在第二次艾爾之戰中的援助讓它們威望大增。
但是勝利者永遠不會失去警惕。在一次大戰的硝煙尚未散盡之時,腦蟲阿拉奇在一個陰暗的角落同杜加爾上將簽訂了一個秘密的協定。由於害怕實力膨脹的艾聯反過頭來對付自己,造成第二次“卡拉之光時代”降臨,蟲群決定暗地裡幫助人類,以牽制住星靈,以防星靈內部霸權主義風氣再次出現。暮光審判
戰後的星區並不太平,面對尤金_羅醫官和想飛的槍兵帶領的人類恐怖分子的騷擾,艾聯顯得焦頭爛額。面對內憂外患,艾爾の劍指揮官成立了星靈帝國,而杜加爾上將也宣布撕毀《奧娜條約》,地球聯合理事會重新合併。蟲群由此嗅到了危險的信號,開始在公開場合譴責星靈們建立帝國的行為。星靈們發動的武裝干涉等行動,蟲群也不再配合參與。
原艾聯成員也對星靈帝國的建立抱有不滿態度,一戰時聯軍指揮官飛龍帝國宣布不加入星靈帝國,反而創立了一個叫做“神域”的秘密組織。該組織人數不明,成員都是隱藏在各大勢力內部的高層人物,隨時威脅著星靈的全星區利益。艾爾の劍決定發動一場對付神域的戰爭,並聯絡腦蟲阿拉奇希望能夠幫忙。而腦蟲當時則並未給予答覆,因為蟲群自身也面臨著一個大問題。
這個時候蟲群,由於內部管理是鬆散的軍閥聯盟制,導致人心分散,造成了當時艾聯遇到的窘境。腦蟲阿拉奇不得不採取艾爾の劍的提議進行類似的改革。不過他的手法更加科學:他下令從艾爾帶走了主宰的遺體,並在查爾建立新的主宰陵墓,從此將主宰作為蟲群的唯一精神領袖,而他只是一個“目前合適的作為主宰代理人的人”。對外,蟲群稱腦蟲阿拉奇為主宰代理人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教皇”,蟲群基本上演變成了忠於主宰的完整而緊密的勢力,更名為異蟲審判軍。
異蟲審判軍是蟲群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不僅僅擁有大量部隊和廣闊的疆域,還選拔出了一眾傑出的人才。整個蟲群基本上沿用了最初的體制,政治家們認為這同星靈帝國不同,是本源體制的一種恢復。從這個時候開始,異蟲們沉寂多年的野性也開始重新在它們的血管中流淌。很快,接下來發生的大事讓全星區知道,蟲群不再徒有其名,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小勢力了。
隨著帝國制度的建立,星靈們擴張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在蟲群表現出不合作之後,他們便撇開蟲群,自行謀求全星區的利益,並且希望同廣大勢力結盟,只是除了以地球聯合理事會為首的人類勢力。各個小勢力很容易就感到了來自星靈帝國的壓力,紛紛表示合作。星靈們對目前的狀況感到滿意但並不滿足,他們還想積極地謀求霸權,直到第二次“卡拉之光時代”降臨。星靈帝國的強盛持續了許多年,以星靈為敵的種族在這一時刻大多不得不停止了對外的活動,強權的陰影帶給他們不可名狀的恐怖。
帝國管理下的和平持續到2556年,地球聯合理事會的盟友第三帝國突然宣布脫離理事會的管理,要求同星靈帝國結盟。這樣的好事星靈們自然十二分歡迎,但第三帝國的做法遭到了自身內部激進派的強烈反對。在反對無效後,激進派以第三帝國特種部隊“黑手黨”的首領路人和甲為首,宣布退出了第三帝國,並尋求另一個新崛起的勢力——泛外空間異族聯盟(以下簡稱外盟)的保護。星靈帝國權衡利弊後,決定不能坐視不管,於是派出部隊干涉,意圖迫使“黑手黨”和外盟就範,同時展現他們的實力。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干涉內政的小小的“局部戰爭”,居然變成了二次大戰的導火索。
星靈的艦隊同外盟對峙,要求其交出“黑手黨”,遭到拒絕後開始直接動武,炮轟外盟基地,外盟領袖颶風果實NT風天下令迎戰,雙方展開激烈的戰鬥。正當星靈強大的艦隊準備撕裂外盟的防線時,第三帝國突然背叛了星靈,聯合“黑手黨”一起從後方突襲了星靈艦隊。
訊息傳到艾爾,輿論譁然。星靈們這才知道,由於自己的貪念而中了苦肉計,艾爾の劍皇帝勃然大怒,當即命令星靈的全部艦隊,包括“奎爾薩拉號”世界艦在內攻向外盟的轄區,他本人也乘坐自己的旗艦“復仇女神號”航空母艦在前線指揮部親自指揮。當星靈艦隊全體折躍到戰場時,外盟部隊不得不後退,而星靈們依舊緊追不捨。
關鍵時刻,杜加爾上將指揮姆朵的百萬大軍拯救了外盟軍隊,這個舉動使得本來一邊倒的戰場形式開始持平。星靈帝國不得不全線開動,才能應付得了三路軍隊。理事會的軍隊攻陷了貝爾石之後,星靈艦隊就開始全面轉攻為守。
然而就在戰爭白熱化的時候……
“讓血光和痛苦衝上雲霄吧!讓悲慟和尖叫開始演奏吧!我以不滅的主宰的名義,將這條命令傳遞至每一隻異蟲——全體蟲巢艦隊向艾爾進軍!將暮光的審判降臨在他們頭上!”
蟲群突然撕毀了與星靈方面的盟約,出動大量軍隊橫掃星靈帝國後方,大規模的蟲巢艦隊向艾爾猛撲而來。被稱為蟲巢母艦的貝希摩斯們不斷向地表直接投擲紫色的高爆毒爆蟲,海妖襲擊者編隊則向艾爾的星港發起了快速而致命的襲擊,裝配在斯莫達爾生化要塞上的巨型電漿炮經過長時間的充能,轟擊了艾爾皇宮和部分大型軍營。由於這次進攻是在是太過於突然,加上星靈部隊大多在同外盟和理事會作戰,所以直到星港都被摧毀、折躍禁止立場建設完成後,艾爾的守軍才勉強發動了算是有組織的反擊,而遠處的星靈艦隊則不得不千里迢迢地趕回來支援二線戰場,又使得一線戰場上的形勢更加被動。星靈帝國的光輝,似乎即將熄滅在蟲群的暮光審判之中。
然而,本著對昔日的盟友的一絲情意,巨型電漿炮轟擊三次後就沒有繼續充能,進攻艾爾的部隊步伐也漸漸放慢。這個時候外盟的軍隊本著讓星區更加和平的原則,命令大部分軍隊退出了戰鬥,而派出小部分部隊攻擊蟲巢艦隊。而腦蟲阿拉奇一面命令其他蟲巢將軍繼續作戰,一面同外盟展開談判。最後,在外盟的堅持下,蟲群摧毀艾爾軍隊的全部防禦設施後就撤離了艾爾星系。而經過交涉後,理事會的艦隊也全體退出了戰鬥。
二次大戰的規模不如第一次那么大,持續時間也短些,但捲入的勢力非常多。地球聯合理事會和異蟲審判軍沒有以戰勝國自居,也沒有對星靈帝國提出過分的要求,僅僅是警告對方不能再隨意挑起戰爭。而理事會則是到了2558年才將部隊全數撤離了貝爾石。這場戰爭打破了星靈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也讓他們的強權陰影從全星區消散了,他們失去了克普魯第一強國的地位,難得的和平時期降臨的克普魯星區
而蟲群一直被看做是星靈強大力量麾下的一員,這次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重拾往日的榮耀。異蟲審判軍從幕後走出,高調宣布他們再一次崛起。這次的崛起不同於以往,它將帶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即以蟲群為代表的和平互助,爭取的是自由,而非戰爭和霸權。
異蟲審判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能夠取得今天的成果絕非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無數熱愛它的成員獻身的結果。異蟲審判軍因為所有出色的蟲巢將軍而榮耀,它也會永遠為所有主宰的子民而驕傲!

行星地理志

查爾查爾
異蟲審判軍疆域廣闊,目前擁有9個星系,分別為:查爾星系、異烙斯星系、坦蒙星系、阿格利亞星系、薩拉星系、梅因霍夫星系、卡爾德星系、澤瑞斯星系以及雷切爾星系(除18號星球外),目前共有75顆行星,完全蟲巢占領的行星24顆,氣體星球30顆,以及其他行星11顆。
查爾星系:審判軍的軍事實力核心,主要蟲巢和實驗場所在地。共有5顆行星,母巢行星2顆,氣體行星2顆,其他行星1顆。
異烙斯星系:審判軍的發源地,大規模孵化場。共有4顆行星,母巢行星1顆,氣體行星3顆。
坦蒙星系:地面部隊基地,用於孵化大型地面軍隊。共有7顆行星,母巢行星2顆,氣體行星2顆,其他行星3顆。
阿格利亞星系:感染者的天堂,用於儲存感染者及孵化感染部隊。共有12顆行星,母巢行星1顆,氣體行星8顆,其他行星3顆。
薩拉星系:採礦部隊地區,審判軍的重要礦產來源。共有14顆行星,母巢行星2顆,氣體行星5顆,其他行星2顆。
梅因霍夫星系:脊針蟲群試驗場。共有5顆行星,母巢行星1顆,氣體行星4顆。
卡爾德星系:邊疆軍事據點。共有3顆行星,母巢行星1顆,氣體行星2顆。
澤瑞斯星系:軍事據點和採礦、實驗室並存。共有2顆行星,母巢行星2顆。
雷切爾星系:遙遠地區星系,主要作為以各種作戰環境為主要條件的變異實驗。共有18顆行星,母巢行星9顆,氣體行星6顆,其他行星3顆(其中1顆贈送給其他勢力)。查爾星系

查爾
*直徑10273公里。
*平均氣溫:60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平原。
灰燼之星查爾是蟲族在克普魯星區中的指揮基地。星球嚴酷的火山地形被密密麻麻的蟲巢群所覆蓋,地表下充斥著迷宮般的地底隧道。數量難以計算的兇猛蟲群隨處可見。至於蟲群為何會選擇寄宿環境惡劣和有機生命體稀少的查爾行星,一直以來對此的猜測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查爾星是蟲群入侵人類和星靈主星的有利“跳板”; 另一派則認為惡劣的地理環境易守難攻,同時高強度的輻射能夠提升異蟲生命體的突變機率,從而強制進化出更多特殊的物種。
X-001
*直徑:9341公里。
*平均溫度:25攝氏度,較為濕潤。
*地形:平原,海洋,大規模菌毯。
這是一顆完全“死去”的星球,它的大陸表面完全被菌毯和只有異蟲才能吸收的劇毒物質所覆蓋,海洋中由於充滿異蟲營養液中的蛋白質,已經完全變成了巨大的孵化池。就連大氣也充滿了致命的病原體。這裡有蟲群的大量實驗場和基因變種的實驗體,它們將為蟲巢大軍提供可觀的變異生物,使它們得以進行更加擁有威力的進化。這顆行星的自然環境已經被完全破壞,除異蟲外沒有任何生命跡象。

異烙斯星系

異烙斯
*直徑6312公里。
*平均氣溫:54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山脈,平原。
氣候惡劣且極不穩定,異蟲的發源地。這顆星球並非處於克普魯星系,而是位於炎熱的銀河系中心,星球本身也被灰燼所覆蓋。在蟲群最為艱難的時期,它們為了支援在查爾被圍攻的巢群,在異烙斯與克普魯之間打開了威力巨大的時空通道,產生的黑洞立場撕碎了查爾附近的一顆不知名行星,並將碎片形成懸浮在虛空中的幾塊陸地。現在這些陸地漂浮在巨大的時空漩渦旁邊,作為蟲巢大軍的中轉站,而它的另外一邊就是異烙斯,每天都有最強悍的蟲群部隊源源不斷地通過這裡。

坦蒙星系

坦蒙1號
*直徑21314公里。
*平均氣溫:34攝氏度,較為乾燥。
*地形:平原,沙漠,稀樹草原。
這顆星球有著大量的乾旱平原,正適合蟲群的大型生物繁衍,因此在這裡生活的異蟲生物都是真正的巨無霸,它們組成了蟲群軍團中最可怕的重型兵器。這片大地上大部分是稀樹草原,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異蟲生物。還有相當一部分沙漠,用於測試沙漠式生物在戰鬥中的穩定性和隱蔽性。
坦蒙2號
*直徑:22231公里。
*平均氣溫:27攝氏度,十分濕潤。
*地形:大面積海洋,平原大陸,無數群島。
這是一顆充滿了海洋的星球,也是異蟲大型部隊的孵化場所。海洋中四處都是蟲群的卵,而保護它們的則是獨一無二的深海保護者。這些巨獸保護著即將孵化的卵,這些卵通常孵化出工蜂,工蜂們再登入上為數不多的地面,進行下一步的孵化。工蜂們的二次孵化通常是孵化成為蟲巢艦隊小型戰艦,如雄蜂哨艦和海妖襲擊者等等,而一些大型戰艦如貝希摩斯和利維坦則需要在海洋中直接孵化。

阿格利亞星系

阿格利亞
*直徑:8213公里。
*平均氣溫:22攝氏度,中等濕度。
*地形:多樣化地形。
阿格利亞原本是人類的殖民地,是由著名科學家伯納德·漢森所開發。這顆曾有著“糧倉”之稱的星球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他們現在還在那裡,只不過他們改變了效忠的對象。蟲群在這裡進行著人類DNA可能進行的突變實驗,力求達到完美。目前除了基本的變異人和變異機槍兵投入戰場外,還有更為優秀的變異者殺手,他們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外貌,並且保有人類時期的智力,他們可以帶來很多可能性,但只有一點確信無疑,就是他們必須也只能效忠蟲群。

薩拉星系

瑪·薩拉
*直徑:13041公里。
*平均氣溫:26攝氏度,較低濕度。
*地形:平原、峽谷。
這是一顆貧瘠的礦業星球,儲藏著豐富的礦藏,在特蘭帝國時代就被刀鋒女王攻陷。儘管很荒涼,但是對蟲群來說這根本不成問題,因為一個完整的巢群足以組成生物圈和環境本身。蟲群在這裡的任務主要是採礦,但同其他所有異蟲星球一樣,這裡也充斥著數以億計的蟲巢軍隊。
喬·薩拉
*直徑:12612公里。
*平均氣溫:20攝氏度,較低濕度。
*地形:平原、峽谷。
關於這顆星球從前的記錄大多已經不全了,我們只能模模糊糊地推算出它曾經是一顆美麗的綠色星球,擁有讓人熱愛的大自然。然而主宰下令異蟲攻陷這裡後,塔薩達受命使用超重型主力航母“吉安特里索爾號”上的碎星炮轟擊該星球,使它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荒涼沙漠。幾年來,蟲群又重新占據這裡,把它變成了一個易守難攻的據點要塞。最近關於這裡的晶礦開挖,使其戰略價值變得越發重要。

梅因霍夫星系

梅因霍夫
*直徑:13214公里。
*平均氣溫:20攝氏度,中等濕度。
*地形:多樣化地形。
這顆星球原本是人類的殖民地,也是著名機械師羅瑞·斯旺的家鄉。自從梅因霍夫落入蟲群之手,這裡就成為了感染者的天堂。蟲群病毒在這裡肆意生長和變音,不斷地演變出各種各樣危險的病毒。

卡爾德星系

卡爾德
*直徑:13521公里。
*平均氣溫:-30攝氏度,較低濕度。
*地形:山脈,冰川。
眾所周知,蟲群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十分強大的,而卡爾德由於它的極度寒冷成為了星區最不受歡迎的星球之一。刀鋒女王曾經派出大量寄生蟲前往該星球,期望進化出擁有類似於冰凍力量的基因,但是它們都被藏匿在那裡的塔達利姆軍隊消滅了。當刀鋒女王攻陷這裡後,它被蟲群占據,但是它們最終也沒能進化出什麼“秘密武器”,這顆星球也被當做一顆普通的據點,用來滿足蟲群的擴張欲望。

澤瑞斯星系

澤瑞斯
*直徑:14212公里。
*平均氣溫:15攝氏度,中等濕度。
*地形:多樣化地形。
這是蟲群領地中自然環境最好的一顆星球,事實上它的環境幾乎與艾爾相同,不過這裡的花草樹木與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十幾米高的巨大蘑菇和各種發光的花草讓你覺得進入了一個魔幻般的世界,而且它們賴以生存的不是土地而是菌毯。異蟲的到來使這些生物進行了完美的進化,這顆星球也是異蟲領地上唯一保留完整食物鏈的一顆。蟲群究竟為何一反常態地引導該星球進行進化,目前還不得而知。
卡米爾
*直徑:27132公里。
*平均氣溫:-50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冰川
又是一顆冰雪星球,而且它似乎自從形成之後就覆蓋上了冰雪。在厚厚的冰川下擁有數量龐大的礦藏,一支蟲巢部隊在此駐紮,進化出了抵禦寒冷的能力,並向下深度開採,使得個星球成為了又一個礦藏據點。同時它還擁有四個衛星,圍繞卡米爾呈90°角勻速公轉,那裡則成為了蟲巢艦隊修養生息的基地。

雷切爾星系

阿奴比斯
*直徑:12345公里。
*平均氣溫:55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
蟲群似乎十分偏好火山星球,大概是因為高溫能夠誘發大規模突變。這個星球沒有什麼好說的,可以說是查爾的翻版,只是沒有那么重要,單純是一個據點而已。
泰坦
*直徑:31514公里。
*平均氣溫:22攝氏度,中等濕度。
*地形:叢林、沼澤、海洋。
這顆星球被稱為泰坦是因為它十分巨大,但是由於地形的限制,這裡無法像坦蒙那樣生產大型重甲部隊,於是這裡的蟲巢藉助大量複雜的地形,進化出很多適合戰場多樣性的部隊。
烏拉諾斯
*直徑:7512公里。
*平均氣溫:40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沙漠。
相對於其他火山行星,烏拉諾斯的岩漿活動相對較小,特殊的地形和自轉速度也造就了強大的風力,因此在這裡起飛的蟲群空軍都是格外的強悍。
哈迪斯
*直徑:6145公里。
*平均氣溫:-80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冰川。
就像冥王哈迪斯的名稱一樣,冰冷覆蓋著整座星球,在這種嚴寒下生存的生物,即使是異蟲也屬於適應能力極強的了。這顆星球也是單純作為據點存在,不過嚴寒的氣候讓它易守難攻,所幸的是異蟲的血液不會像油料一樣凍結。
泊爾塞福涅
*直徑:11421公里。
*平均氣溫:30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冰川、沙漠。
各種極端氣候在此匯集,赤道附近是大片沙漠,溫帶是火山,而極地則是厚厚的冰川。異蟲的適應能力在這裡得到了極強的鍛鍊。
阿瑞斯
*直徑:12421公里。
*平均氣溫:30攝氏度,較低濕度。
*地形:廢墟、岩漿。
阿瑞斯曾經是一個不知名的高等文明的故鄉,但它現在僅僅剩下毀滅後的瓦礫,從地表流淌的岩漿來看,應該是毀滅於地質災難。災難的原因尚不可知,不過它留下的影響依然還在。這顆星球是比較特殊的星球,蟲群出於對該地貌的性質在此建立了實驗性母巢。
阿波羅
*直徑:7134公里。
*平均氣溫:100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
就如同這名字一樣,這顆行星熱度十分高,以至於除了異蟲任何生物都難以生存。這裡也是蟲群的孵化場和軍事基地之一。
喬治亞
*直徑:5134公里。
*平均氣溫:55攝氏度,十分乾燥。
*地形:火山。
一顆普通的火山星球,蟲群正對這顆星球進行新的實驗,並非一味地適應,而是試圖改變星球的環境。這對於將來占領星球時幫助很大,如改變星球環境讓當地文明毀滅等。
布拉斯
*直徑:14213公里。
*平均氣溫:23攝氏度,較高濕度。
*地形:多樣化地形。
蟲群領地中為數不多的類似地球和艾爾氣候的行星,這顆星球也孕育了多種多樣的生物,用於蟲群的DNA實驗。

蟲巢族群

異蟲蟲巢異蟲蟲巢
蟲巢族群是異蟲的編隊結構,每個族群都由一個蟲巢將軍率領,每個將軍都有各自的任務以及適合他們任務的獨特性格。審判軍中最早的蟲巢有四個,其他蟲巢出現較晚,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失落蟲巢
失落蟲群失落蟲群
失落蟲群一直熱衷於感染各種各樣的生物,並將它們結合成各種可能的突變,實驗品甄別過程十分簡單——適者生存,活下去或者死。它們的孢子襲擊鋪天蓋地卻又無聲無息,連空氣都注入了死亡。它們致命且讓敵人無路可逃。幸運的是,由於繁殖工序複雜,它們無法經常使用大規模的孢子瘟疫,但這並不妨礙它們讓人聞風喪膽。
“你可以嘲笑蟲子愚蠢得沒有大腦,但很快你也會一樣,或者更糟。”
負責人:羊駝跑得快
下屬:反黑七武器
部隊性質:大規模超級武器部隊
活動星球:X-001、雷切爾星系
蟲巢種類:
大型蟲巢×1 空軍專屬蟲巢×3 陸軍專屬蟲巢×1 小型蟲巢×10
合計:蟲巢×15
常規蟲群數量:
感染者暗殺行動隊×200
感染者守軍×2000
感染飛船造船廠×1
培養器×2000(可以快速培養部隊和複製生物)
蟲巢艦隊
瘟疫艦隊
巨型生化風暴發射裝置:主宰的召喚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1
雄蜂護衛艦×100
感染者飛船×1000瑪覺蟲巢

瑪覺蟲群是星區中最為可怕的軍團之一,它們成群結隊出沒於無數蠻荒星球的地下和地表,腳步讓大地震顫。蟲群地面部隊最為精銳的戰士都匯集於此,它們冷酷而富有攻擊性,是蟲群中的重裝集團,大量的雷獸和基因改造的重裝生物匯集於此,組成了一座座堅固的甲克壁壘。它們也許數量不多,但絕對能夠以少勝多——兵貴在精不在多。
“看見那些了嗎?有一陣子我甚至弄不清那是不是建築。”
負責人:魔化雷獸
部隊性質:精銳重裝部隊
活動星球:坦蒙、雷切爾星系
蟲巢種類:
大型蟲巢×401345 空軍專屬蟲巢×41234 陸軍專屬蟲巢×845674 小型蟲巢×213412
合計:蟲巢×1501665
常規蟲群數量:
地面部隊×1052132 空中單位×804125 超重型戰鬥部隊×2245234
合計:蟲群×4101491
蟲巢艦隊
海爾姆鋼鐵雷獸艦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10
重裝型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100
蟲巢衛士×150
雄蜂哨艦×1000
格羅克斯半機械生化艦隊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10
半機械型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200
蟲巢衛士×150
雄蜂哨艦×1200

蒼穹蟲巢
蒼穹蟲群蒼穹蟲群
如果沒有見識過蒼穹蟲群的部隊,你就不算見過蟲群的空軍。最快速、最精銳、來勢兇猛,這就是它們。蒼穹蟲群出動時足以遮蔽一切恆星的光芒,讓大地覆蓋上午夜一般的陰影。它們是可怕而優秀的空中冷血殺手,克普魯最為優秀的空中覓食者。目前它們正熱衷於與其他勢力進行基因技術聯合研究,但不妨礙它們成為蟲群中最危險的戰士。
“黑夜降臨了,你感到恐懼嗎?”
負責人:李維坦
部隊性質:精銳空軍部隊
活動星球:異烙斯、查爾、阿格利亞、澤瑞斯、雷切爾星系
蟲巢種類:
大型蟲巢×502345 空軍專屬蟲巢×713413 陸軍專屬蟲巢×134234 小型蟲巢×116134
合計:蟲巢×1466126
常規蟲群數量:
地面部隊×751345 空中單位×1416123 王牌空軍×3142312
合計:蟲群×5309780
蟲巢艦隊
提豐艦隊
大型生物戰艦堤豐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3
利維坦×5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700
蟲巢衛士×500
雄蜂哨艦×1000
許德拉艦隊
大型生物戰艦許德拉
利維坦×5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300
海妖襲擊者×700
蟲巢衛士×300
雄蜂哨艦×1000
皮同艦隊
大型生物支援艦皮同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500
海妖襲擊者×300
雄蜂哨艦×750
雄蜂護衛艦×100毒爪蟲巢
毒爪蟲群毒爪蟲群
毒爪蟲群是最古老和最危險的蟲群之一,它的數量比其他蟲群多得多,就是它們捕獲並孵化了刀鋒女王。在並經過一段時間的迅速發展壯大後,毒爪蟲群無論是在外交還是戰鬥方面,都成為蟲巢大軍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目前在它們推行和平政策,並主要是聯繫星靈帝國。但別被這表面現象迷惑,你絕不會想在戰場上與它們針鋒相對。
“來吧,我們的敵人們,接受憤怒蟲群的審判吧!”
負責人:腦蟲阿拉奇
部隊性質:綜合性主力軍團
活動星球:查爾、瑪·薩拉、喬·薩拉、卡爾德、雷切爾星系
蟲巢種類:
大型蟲巢×600124 空軍專屬蟲巢×212314 陸軍專屬蟲巢×252231 小型蟲巢×345353
合計:蟲巢×1357791
常規蟲群數量:
地面部隊×6107134 空中單位×4315134 特殊部隊×1235514
合計:蟲群×11567782
蟲巢艦隊
斯莫達爾艦隊
生化要塞斯莫達爾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3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500
海妖襲擊者×400
雄蜂哨艦×1200
蟲巢衛士×200
雄蜂護衛艦×100
芬里爾艦隊
芬里爾巨型軌道電漿炮
利維坦×2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200
海妖襲擊者×500
蟲巢衛士×500
莫古爾艦隊
“莫古爾之眼”戰場視角觀察者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200
海妖襲擊者×500
蟲巢衛士×200撕裂蟲巢

撕裂蟲巢是蟲群比較新式的裝甲兵團,蟲群的探索新行星時,一批由刀鋒女皇率領的蟲巢部隊逐步控制了兩顆生命力活躍的行星——布拉斯和帕拉。從此,刀鋒女皇坐鎮布拉斯,通過同化和感染,蟲群最致命的新兵種逐一誕生。
“只有笨蛋才會把蟲群的殘忍嗜血當作他們缺乏智力的表現。”
負責人:凱瑞甘Kerrigan
部隊性質:新型作戰兵團
活動星球:布拉斯、帕拉、雷切爾星系
蟲巢種類:
大型蟲巢×118857 空軍專屬蟲巢×232839 陸軍專屬蟲巢×474973 小型蟲巢×241870
合計:蟲巢×1068539
常規蟲群數量:
地面部隊×1595061 空中單位×1451679 新型作戰單位×813951 撕裂蟲囊×147241
合計:蟲群×4007932
主要單位:基礎部隊(陸+空)+感染部隊+派加獸+殘暴蟲+末日獸+利維坦+新同化單位
新單同化單位:劊子手(同化布拉斯猛獁)、血飛蛇(同化布拉斯翼龍)、撕裂蟲(同化帕拉蚜蟲)蛇蟲、(同化帕拉眼鏡蛇)、利卡特、基因盜取者
蟲巢艦隊:
巨獸比赫姆斯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1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300
海妖襲擊者×400
雄蜂哨艦×1000
蟲巢衛士×200
雄蜂護衛艦×100
海妖卡拉肯
貝希摩斯級蟲巢母艦×2
利維坦×2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600
海妖襲擊者×400
雄蜂哨艦×1000
雄蜂護衛艦×200

脊針蟲巢
脊針蟲巢脊針蟲巢
脊針蟲巢歷史很悠久,只是它們一直處於閒置階段,受瑪覺蟲群管理,直到最近才被喚醒。脊針蟲群顧名思義,也是地面部隊尤其是防禦設施極為優秀。它們的蟲巢堡壘可以在地下挖掘前進,並且能夠與菌毯融為一體;它們威力巨大的孢子電漿炮可以精確摧毀軌道上的敵艦;它們的感染者部隊能夠精確地使用各種人類的防禦設施。儘管它們目前規模較小,但絕對是一道鋼鐵防線
“為了你的安全,不要靠近我們。”
負責人:沒刺的刺蛇
下屬:炙熱曼德拉
部隊性質:防禦型軍團
活動星球:梅因霍夫
蟲巢種類:
大型蟲巢×114123 陸軍專屬蟲巢×151341 空軍專屬蟲巢×71341 小型蟲巢×411233
合計:蟲巢×748038
常規蟲群數量:
地面部隊×151412 空中部隊×646113 防禦型壁壘蟲×1251562
合計:蟲群×2049087
蟲巢艦隊:
脊針艦隊(多混合在其他艦隊中協同作戰)
諾第留斯生化巡洋艦×200
蟲巢衛士×500
雄蜂護衛艦×500KF蟲巢:

主宰首次入侵查爾後,從異烙斯帶來的部分混入薩爾那加基因的工蜂。由於薩爾那加人的幽能十分強大,而蟲群無法控制此種幽能。所以在此次基因工程中,死亡了數以萬記的工蜂,剩下的工蜂變成了如今的KF蟲巢里的孵化場。到目前為止此類孵化場只能孵化飛龍。他們曾是一群直屬於主宰的小型部隊,主宰隕落後便進入緩慢發展階段。
“可惜他們只有這么一點點,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恐怖實力,也不妨礙他們將來的發展。”
負責人:kufe123
部隊性質:實驗性幽能部隊
活動星球:查爾
蟲巢種類:
特異空軍蟲巢×23 特異主蟲巢×1
常規蟲群數量:
變異幽能飛龍×123,還在繼續增加 幽能旗艦“幽能黃昏號”

澤瑞斯蟲巢

這是蟲群中最獨特的族群之一,它們占據著審判軍最奇特的領地——澤瑞斯。這裡保留著完整而奇特的生物鏈,從這個地方出現的物種幾乎就像是從夢境中跑出來的。蟲群在這裡活動,研究著當地物種的演變。它們採用了薩爾那加的管理方式,儘量不進行過多的干預,不過某些些奇葩的生物,如十米高的食人樹之類的東西確實很有蟲群風範。
“這是一個……唔,只有蟲群才能創造的奇蹟。”
負責人:瘟疫蠍
部隊性質:實驗科技部隊
活動星球:澤瑞斯
蟲巢種類:
 實驗性蟲巢×95134
蟲巢部隊:
 地面部隊×13512空軍部隊×14851特異性部隊×138591
合計:蟲群×16695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