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腈

異腈

異腈亦稱“胩”。含異氰基(一NC)的有機化合物。通式RNC。有非常顯著的難聞氣味。用無機酸水解得伯胺及甲酸。可由伯胺和氯仿在鹼液中反應或由鹵代烴和氰化銀作用製得。甲胩(CH3NC)是最簡單的異腈。

基本信息

簡介

異腈(Alkyl isocyanide)常簡稱胩。通常指烴基R與異氰基NC的氮原子相連線的異氰化合物。通式為R—NC。例如甲胩或異氰基甲烷CH—NC。一般是液體。沸點低於相應的腈。毒性比腈大,且有惡臭。在酸性溶液中被水解成伯胺和蟻酸。可由伯胺和氯仿伍鹼液中作用或由鹵代烴和氰化銀作用而製得。

構造和命名

異腈是腈的同分異構體,又稱胩,通式為RNC。-NC為異氰基。異腈分子中氮原子是與烴基相連的.其結構可表示為:R—NC及Ar—NC。在構成異氰基的三對共用電子對中,有一對電子是由氮原子單獨提供的,形成一個配價鍵,R-—N=C:。異腈的命名與腈相似,但異氰基的碳原子不參與碳鏈編號。如:
CHN≡C CHCHCHN≡C

甲胩或異氯基甲烷 丙胩或1-異氰基丙燒

製備

1、伯胺、氯仿和氫氧化鉀的醇溶液共熱,可生成異腈。

RNH+ CHCl+ 3KOH→RNC + 3KCI + 3H0(加熱)

2、如果用氰化銀或氰化亞銅與碘化烷反應,則烷基化主要在氮原子上進行,產物為異腈與銀鹽的絡合物,後者加氰化鉀後釋出異腈:

RI + AgC≡N→RNC-Agl

RNC-Agl+KCN→RNC + KAg(CN) + KI

用這種方法製備異腈,產率在55%以下。如用銀氰化四甲胺代替氰化銀與碘化烷反應,異腈的產率可接近100%。

3、製備異腈的另一種方法是使N-烴基甲醯胺脫水:

N-烴基甲基醯胺脫水反應 N-烴基甲基醯胺脫水反應

性質

異腈水解反應 異腈水解反應

異腈的熔點比相應的腈低,分子量小的異腈有惡臭和毒性。異腈對鹼穩定,而用稀酸就可以使其水解成N一烴基甲醯胺: 異腈催化加氫後轉變為仲胺:R-NC + 2H→ R-NHCH(催化劑)異腈與鹵素起加成反應,生成二鹵化物:R-NC + Cl→ RN═CCl異腈與氧化汞和硫反應,分別生成異氰酸酯和異硫氰酸酯:R-NC + HgO → RN═C═O + HgR-NC + S → RN═C═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