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工

畫工

畫工,指以繪畫為終身職業的藝術工人。民間稱“丹青師傅”。畫工畫是民族繪畫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偶見於歷代記載或傳說中的畫工,有:春秋戰國魯班,西漢毛延壽等,東漢衛改等,唐代宋法智(曾隨王玄策到印度摹繪佛像)、宋文君(敦百九十六石窟壁畫的創製者),北宋趙大亨,南宋簫照,元代馬君祥與其長男馬七等及朱好古門人、張遵禮(永樂宮壁畫工) 等,明代路洪、河忠等(酒泉文殊山石窟壁畫工),清代張文輝、張太古、粱廷玉等。

畫工

指以繪畫為終身職業的藝術工人。民間稱“丹青師傅”

指以繪畫為終身職業的藝術工人。民間稱“丹青師傅”。按社會地位來分有:民間畫工、宮廷畫工(漢代稱“尚方畫工”、“黃門畫者”等)。從工種來分有:壁畫工、漆畫工、瓷畫工、年畫工、燈扇畫工、雕刻畫工等。畫工畫是民族繪畫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繪畫從作者到作品,畫工及其作品均占相當多數,但在封建社會中,一直受統治階級歧視和抹煞。偶見於歷代記載或傳說中的畫工,有:春秋戰國魯班,西漢毛延壽等,東漢衛改等,唐代宋法智(曾隨王玄策到印度摹繪佛像)、宋文君(敦百九十六石窟壁畫的創製者),北宋趙大亨,南宋簫照,元代馬君祥與其長男馬七等及朱好古門人、張遵禮(永樂宮壁畫工) 等,明代路洪、河忠等(酒泉文殊山石窟壁畫工),清代張文輝、張太古、粱廷玉等。年畫方面,有楊柳青的張聾子,戴立三、高桐軒、楊續、閻文華等,桃花塢的蹺老錢等。近代我國畫工,大致分“京式”(北京地區)和“蘇式”(蘇州地區)兩大類,京式彩畫以裝怖圖案見長:蘇式彩畫,以繪製花鳥畫為特長。所取題材,除山水、花鳥外,人物畫多用民間流行戲曲故事及小說。授徒多采口傳手教,手頭積有粉本舊稿。能自制顏料。部分高手具有自行創稿的能力。

太平廣記中的"畫工"

唐進士趙顏於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人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可令生﹐余願納為妻。'畫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之﹐應則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顏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果活﹐步下言笑如常。"後因以"真真"泛指美人。

白話版

傳說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畫匠,手藝非常高明。他畫了一幅帛畫,畫中是一個年輕俊秀的女子,她的皮膚白裡透紅,她的眼睛象一汪水似的,她穿的衣服佩帶,飄然欲動,就像下凡的仙女一樣。誰見了這副畫都說像真人一樣,比活人還美。有一天,一位叫趙顏的進士,看見了這副畫,他深深地被畫中的女子打動了,看了半天也不願離去,還自言自語的嘆息說:“她長得真美啊!可惜世界上沒有這樣的美人。如果這幅畫裡的女子能夠變成活人,我一定娶她做妻子!”趙顏的這些話,正巧讓畫匠聽見了。那位畫匠就對他說:“我這幅畫是神畫,畫中的女子名叫真真。如果你呼喚她的名字,每天晝夜不停,連續一百天,他就會答應你。那時你再用百家酒請她喝,她一定能變為活人。”趙顏聽信了畫匠的話,每日每夜呼喚真真的名字,到了一百那天,趙顏對著畫叫了一聲“真真!”,那畫中的人果然答應了一聲“哎!”。趙顏慌忙的斟上一杯百家酒,請真真喝了。頃刻之間,真真便輕輕地從畫中走出來,與趙顏說話、談笑,與活人一模一樣。不久,趙顏就同真真結為夫妻,後來還生下了一個兒子。真真如願以償,心中十分快活,夫妻倆生活得很幸福。三年以後,這件事讓真真的朋友知道了。那位朋友好心勸告趙顏說:“你的夫人一定是個女妖精,早晚要害死你的,你趕快想法除掉她吧!”說完又借給趙顏一把寶劍,讓他晚上趁睡覺的時候,殺死真真。趙顏一時沒了主意,他只好將寶劍帶回家去。他剛剛邁進家門,真真就對他說:“我本來是南嶽山上的仙子,可是你們偏要畫我的身形,你又偏要呼喚我的名字,結果把我呼喚出來了。今天既然你已經懷疑我了,我再也不能與你住在一塊兒了。”說完真真便領著兒子輕輕地走進畫中。趙顏被著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他連連呼叫“真真!真真!”可是真真一句話也不再說,張開口吐出了肚中的百家酒。從此,那張畫中又增加了一個孩子。

相關條目

畫裡真真 《太平廣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