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瀉葉茶

番瀉葉茶

番瀉樹屬於豆科植物,在廣東、雲南、海南諸省有載培。番瀉葉有尖葉、狹葉之分,形似細小的柳葉。味苦,含二聚蒽酮類和黃酮類物質,肯有消積導滯的作用,適用於習慣便秘。新近,套用現代醫學臨訂檢驗方法,用番瀉葉治療急性胃、十二指腸出血,取得了較好療效。

基本資料

出處:《百病飲食自療》

組成:番瀉葉3~6克。

功用:瀉下導滯。

主治:大便乾結,口乾口臭,面赤身熱,小便短赤,心煩,腹部脹滿或疼痛等症。含二聚蒽酮類和黃酮類物質,具有消積導滯的作用,適用於習慣便秘。用番瀉葉治療急性胃、十二指腸出血,也有較好療效。

製法:將番瀉葉放入茶杯中,開水浸泡片刻,1次飲用。產褥期便秘,可用6克。也可放入冷水煮沸服用。

宜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清者慎用。

按語:番瀉葉為豆科山扁豆屬植物,有狹葉番瀉及尖葉番瀉之分。本品含有番瀉甙A及番瀉甙B,並含蔥酮衍生物: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等。具有瀉下作用及抗菌作用,番瀉葉還有箭毒樣作用。《飲片新參》謂番瀉葉性味苦、涼,功能“瀉熱利腸府,通大便。”《現代實用中藥》說它“少用為苦味健胃藥,能促進消化;服適量能起緩下作用;欲其大瀉則服40~60毫升,作浸劑,約數小時即起效用而泄瀉。”有人認為:番瀉葉作用較廣泛而強烈,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適合。但平素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植物形態

①狹葉番瀉草本狀小灌木,高達1米。

雙數羽狀複葉,小葉5~8對,具短柄;托葉卵狀披針形,長2~4毫米;小葉片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稍不對稱,無毛或幾無毛。

總狀花序腋生,有花6~14朵;花梗基部有一卵形苞片,易落;萼片5,長卵形;花瓣5,倒卵形,黃色;雄蕊10,上部3枚小形,不育,中央4枚等長,最下面3枚向下彎曲,花葯稍呈四方形,基部箭形,4室;雌蕊彎曲如鐮,子房具柄,被疏毛。

莢果扁平長方形,長4~6厘米,寬1~1.7厘米,背縫頂端有明顯尖突,果皮栗棕色,邊緣帶綠色,幼時有白毛。

番瀉葉茶 番瀉葉茶

種子4~7枚,略呈長方形而扁,頂端平截而微凹,有龐點狀皺紋,棕綠色,有線狀種柄。

花期9~12月。

果期翌年3月。

產於熱帶,東非洲的近海及島嶼上,阿拉伯南部及印度西北部、南部均有。

②尖葉番瀉形態與前種大致相似,所不同者,本種葉多為長卵形,先端急尖或有棘尖,基部不對稱,葉背灰綠色;花較小;莢果較寬,寬2~2.5厘米,先端尖突微小、不顯。

產於熱帶非洲尼羅河流域。現海南、雲南已從國外引種栽培。

藥材介紹

番瀉葉是減肥茶中最為常見的

①印度番瀉葉又名:丁內未利番瀉葉。

為植物狹葉番瀉的乾燥小葉。

小葉片多完整,偶有小枝混入。

葉柄長約2毫米.葉片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2~4.5厘米,寬4~15毫米,全緣,先端尖而有銳刺,基部略不對稱;葉面黃綠色,葉背淺黃綠色,稍有毛茸,葉背葉脈凸出。

革質,略具韌性,有因打包加壓而中脈留下橫斜壓紋。

氣微弱而特異,味微苦。

②亞歷山大番瀉葉又名:埃及番瀉葉。

為植物尖葉番瀉的乾燥小葉。

小葉片常略捲曲,不甚平直,並多少有碎損,葉柄極短;葉片寬披針形或長卵形,長2~4厘米,寬7~12毫米,葉端尖或微凸,全緣,基部不對稱。

葉面淺綠色,葉背灰綠色,微有毛茸,無壓紋。

質薄而脆。

其他與上種相似。

兩種商品均以乾燥、葉形狹尖、片大、完整、色綠、梗少、無泥砂者為佳,葉小、色黃、有梗、多破碎、有泥砂者為次。

印度番瀉葉主產於印度,此外,埃及、蘇丹亦產。

亞歷山大番瀉葉主產於埃及。

化學成分

番瀉葉茶 番瀉葉茶

狹葉番瀉葉含番瀉甙C,即大黃酸-蘆薈大黃素-二蒽酮-8,8′-二葡萄糖甙。莢除含番瀉甙A、B以外,還有大黃酸和大黃酚的葡萄糖甙,並有痕量蘆薈大黃素或大黃素葡萄糖甙。

尖葉番瀉葉和豆莢分別含葸類成分0.85~2.86%和2.34~3.16%,從中分出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少量大黃酚及番瀉甙A、B、C等番瀉甙。這些蒽類成分都成糖甙存在。本植物尚含有3,5-二甲基-4-甲氧基苯甲酸。同屬植物耳葉番瀉含鞣質,葉含花白甙,樹皮含多酚氧化酶。

植物鑑別

(1) 本品粉末淡綠色或黃綠色。晶纖維多,草酸鈣方晶直徑12~15μm 。非腺毛單細胞,長100~350μm,直徑12~25μm ,壁厚,有疣狀突起。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葉肉薄壁細胞中,直徑9~20μm。上下表皮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均有氣孔,主為平軸式,副衛細胞大多為2 個,也有 3個的。

番瀉葉是減肥茶中最為常見的 番瀉葉是減肥茶中最為常見的

(2) 取本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鹽酸2ml ,置水浴中加熱15分鐘,放冷,加乙醚40ml,振搖提取,分取醚層,通過無水硫酸鈉層脫水,濾過,取濾液5ml ,蒸乾,放冷,加氨試液5ml ,溶液顯黃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熱2 分鐘後,變為紫紅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和水的等量混合溶液3ml,超聲處理30分鐘,離心,吸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香瀉葉對照藥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醋酸乙酯-正丙醇-水(4:4:3)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噴以20%硝酸溶液,在120℃ 加熱約10分鐘,放冷,再噴以5%氫氧化鉀的稀乙醇溶液,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中藥化學鑑定

(1)粉末遇鹼液生成紅色。

(2)取本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鹽酸2ml,置水浴中加熱15min,放冷,加乙醚40ml,振搖提取,分取醚層。通過無水硫酸鈉層脫水,濾過,取濾波5ml,蒸發至乾,放冷,加氨試液5ml,溶液顯黃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熱2min後,變為紫紅色。(檢查蒽醌類)

使用禁忌

番瀉葉茶 番瀉葉茶

1.用量過大 番瀉葉致瀉作用因人而異,有人服用10克,並無通便作用,亦無不良反應。但有人服10克則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腹痛、黑便。所以常規用量也應先以小劑量試用,逐漸加量。用量過大可致噁心、嘔吐、腹 痛、腹瀉,並可見頭暈、行走不穩、面部麻木等。一般用於緩瀉勿大於2克,峻瀉勿大於6克。

2.藥不對證 番瀉葉性寒,瀉下的同時可傷正氣,所以體虛津虧而長期便秘者不宜用此峻下。臨床可見一些老年病人長期自服番瀉葉導瀉,雖一時腹氣通暢,但並非治本之法,而且會加重氣陰虛損,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便秘症狀。此時應配肉蓯蓉、鎖陽、炎麻仁、地黃等補腎、養陰、潤下之品,以小量番瀉葉緩下,並逐漸撤減番瀉葉。

3.婦女哺乳期、月經期及孕婦忌用。劑量過大,有噁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

藥理作用

番瀉葉主菜 番瀉葉主菜

①瀉下作用番瀉葉中含蒽醌衍化物,其瀉下作用及刺激性較含蒽醌類之其他瀉藥更強,因而瀉下時可伴有腹痛。

其有效成分主要為番瀉甙A、B,經胃、小腸吸收後,在肝中分解,分解產物經血行而興奮骨盤神經節以收縮大腸,引起腹瀉。

番瀉葉作用較廣泛而強烈,並認為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者更適合。

②其他作用番瀉類植物可產生許多具有經濟價值的化合物;除有瀉下作用外,某些番瀉葉還有抗菌、抗生及箭毒樣作用。番瀉葉的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倒卵葉番瀉葉的醇提取物對多種細菌(葡萄球菌及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其水提取物則僅對傷寒桿菌有效。耳葉番瀉的種子有降低犬空腹血糖的作用;全草中還含有強心甙。

注意事項

番瀉葉茶 番瀉葉茶

番瀉葉雖然瀉下作用明顯,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適合。但其不能作為常用通便藥長期使用,尤其是大劑量服用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使用量上要嚴格把握,一般3~6克即可,過量使用會出現嘔吐、噁心、食欲不振、痔瘡加重等。如有慢性腸膜炎症等不宜服用番瀉葉,孕婦及哺乳期、月經期婦女也禁用番瀉葉。老年人便秘成因複雜,大多為功能性便秘,用番瀉葉治標不治本,只能解一時之急,切不可長期服用,否則不僅會造成便秘加重,甚至會導致其他嚴重後果。

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原產於乾熱地帶。從播種至開花結實只需3-5個月。適宜生長的平均氣溫有低於10℃的日數應有180-200d,此期積溫不少於4000-4500℃。在我國較乾熱的雲南元江縣,年平均氣溫23.8℃,年雨量484.7mm,引種生長較好。土壤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或沖積土,土壤微酸性或中性為宜。

種子繁殖

番瀉葉茶 番瀉葉茶

一般採用大田直播。宜2-3月旱季或於10-11月雨季末少雨時播種。行株距70cm×50cm,播種前一日控小穴澆足水,每穴播5-6粒,覆土2cm,蓋草保溫。田間管理苗長高至10cm左右時間苗,帶土移植於缺苗穴、保證每穴有壯苗1株,苗期每15d施清水肥1次。現蕾期施稍濃的腐熟人糞尿,並摘蕾摘心,促進枝葉生長繁茂,提高產量。留種地不摘蕾,並增施磷鉀肥,促進籽粒飽滿。整個生長期,特別是雨後要勤除草、鬆土,防雜草遮陰和爭奪養分,並防止土壤板結。

病蟲害防治

①立枯病,為害幼苗,在發病前或初期噴1:1:15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同時注意在旱季播種,施用石灰粉改善土壤pH及加強苗期管理。

②葉斑病,為害葉片,可噴1:l: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1500倍液。③粉蝶幼蟲,為害枝葉,在雲南元江地區用“細腰馬蜂”天敵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