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家上流社區

畢家上流社區

村名由來 據本村《畢氏族譜》記載:明朝成化年間,畢氏二世祖“理”由山西雲中——“小雲南”金林鎮遷來立村。因村建於李村河上流處,冠畢姓稱“畢家上流莊”,建國後改稱畢家上流村。由畢、王、閻、徐、姜等9個姓氏組成,形成臥龍溝、北山、姜家庵子、葛子庵、北窯、梨樹坡、馬紅溝、東溝等9個自然村。

政區人口 位於青島市李滄區東部,北與城陽區夏莊街道辦事處地域搭界,東與嶗山區北宅街道辦事處鴻園社區接壤,西與北王家上流社區地域毗鄰,南與楊家上流社區相連,內有百果山風景區一處,總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3200畝,住戶1000餘戶,人口2660人。均為漢族。

解放前,隸屬李村區。解放後,1958年劃歸嶗山縣李村人民公社畢家上流大隊。1984年撤公社,劃歸嶗山縣李村鎮,改稱畢家上流村。1994年青島市行政區劃調整,劃入李滄區李村鎮,2000年1月李滄區行政區劃調整為李滄區九水路街道畢家上流村,2004年11月改為畢家上流社區,現為世園街道畢家上流社區。

經濟狀況 該社區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林果業。改革開放以來,積極發展集體經濟,建設了百果山農業觀光園,將農村生態種植與觀光旅遊相結合,形成了西有十梅庵、東有百果山、中有竹子庵的李滄特色旅遊觀光線路。 2009年9月15日,西班牙薩拉戈薩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第61屆會員大會上,獲得201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辦權,會址就在畢家上流社區百果山景區內。

該社區目前共有企業10家,2004年社區固定資產累計完成4000萬元,生產總值累計完成2050萬元,實際利用內資累計完成8萬元,實繳稅金累計完成479萬元。

社會事業 該社區建有中共畢家上流社區支部委員會和居委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民眾組織。目前社區共有正式黨員119名。

2001年居民實行退休養老保險制度,[1]2006年實行醫療保險制度,並從2003年開始,每季度為居民發放福利補貼。

社區產業 社區早期以農業、林果業為主,另有工業,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社區找準定位,藉助自身優勢發展旅遊業和商貿服務業 ,目前有百果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百果山餐飲公司等多家企業。

村莊舊貌 村莊舊貌
百果山景區 百果山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