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有多少不同 

雖然從受孕起,孩子的性別就被確實了。但是,若要使他或她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孩或女孩,還有許多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性別,事關染色體在媽媽方面,所有的卵子都是相同的身份:22對染色體再加上一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一定是X。在爸爸方面,精子同樣有22對染色體,再加上一對性染色體。但是性染色體可能是X也可能是Y。結果是,如果卵子同含有X的精子結合,未來的嬰兒就是女孩。如果精子含有的是Y,那么就是男孩。在懷孕的前6周,女性胚胎與男性胚胎幾乎看不出什麼區別。從孕7周開始,胎兒的性器官開始發育。到孕11周左右,男孩的陰莖、睪丸基本形成,而女孩則形成陰蒂、大小陰唇。

雖然從受孕起,孩子的性別就被確實了。但是,若要使他或她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孩或女孩,還有許多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性別,事關染色體

在媽媽方面,所有的卵子都是相同的身份:22對染色體再加上一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一定是X。在爸爸方面,精子同樣有22對染色體,再加上一對性染色體。但是性染色體可能是X也可能是Y。結果是,如果卵子同含有X的精子結合,未來的嬰兒就是女孩。如果精子含有的是Y,那么就是男孩。

在懷孕的前6周,女性胚胎與男性胚胎幾乎看不出什麼區別。從孕7周開始,胎兒的性器官開始發育。到孕11周左右,男孩的陰莖、睪丸基本形成,而女孩則形成陰蒂、大小陰唇。

強大的睪丸素

性器官的不同,使得孩子出生時很容易分辨性別。那么,除了這一點外,男孩和女孩還有其他的不同嗎?

兒科醫生的結論是:“一直到3歲之前,女孩和男孩的的區別都不是很大,他們的身長和體重的成長曲線幾乎一樣。3歲以後,同齡的男孩一般會比女孩高一二厘米;體重也略重600~700克。”這種區別是由於在男孩體內分泌的睪丸素,這種激素使得男孩身體的發育更快。同樣也是由於這種激素,使男孩的行為不同於女孩。某些研究同樣表明,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釋放自己的能量。

大腦也分男與女

最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可以清楚地表明,男人和女人(嬰兒也是如此)使用大腦的方法不同,大腦活動的優勢區域也不同。比如,如果說女孩在語言方面更強的話,男孩的空間識別能力可能更勝一籌。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這種現象可以在激素分泌方面找到答案。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在胎中作用於性器官發育的激素分泌,同時也對大腦發育構成影響。它更傾向於激活某些神經元的連線,同時抑制其他神經元的連線。

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總結,那就是大腦也分男與女!

性別,教育的重要內容

那么,既然根據染色體的不同就可以決定一個嬰兒是男是女,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問“怎么成為女孩或者男孩呢?”因為,單從生理性別角度,無法解釋全部的問題。

科學家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了。1957年,3位美國科學家跟蹤了105個嬰兒的成長。這些嬰兒出生後,人們無法從外部的生殖器官判斷他們的性別(由於染色體或激素分泌的異常,有時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結果是什麼?這些嬰兒完全是按照父母的養育方式確實的自己的性別角色。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如果有人一個男孩用女孩的方式養育,他們長大後就會有許多女性的行為。同樣,人們把女孩當成男孩培養,她們的行為怎么看怎么像個男孩。這證明,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儘管男女平等的漂亮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對不同性別採取完全“一樣”的教育根本行不能的。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傳遞的信息,以及對他們的期望,是根據孩子的性別的不同而不同的。

其實這倒也是件好事!正是由於我們這種非常傳統的態度,以至整個社會的傳統態度,使我們的孩子逐漸地發現了自己的性別,成長為一個女孩或男孩。因為孩子很早就能夠觀察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分析社會對他的性別的態度,做出符合人們對他的性別所期待的行動。

當然,做到這一切需要一定的時間。

粉色還是藍色?

嬰兒一出生,我們就會毫不遲疑地將新生兒安置在符合他性別的世界中。

也許有人會覺得,在21世紀初的今天,我們在為嬰兒選擇家具、衣服或者玩具中更應該獨特和新奇。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加拿大的一位研究人員拜訪了100名從5~25個月嬰兒的家庭,研究他們的生活環境。調查結果表明,傳統的做法是何等地有生命力!

小女孩最經常穿的是粉色或其他色彩柔美的衣服。同樣,她們戴的裝飾也大多是粉色的,就連奶嘴都是粉色的。男孩主要穿的是藍色、紅色或白色的服裝。他們的奶嘴也是藍色的。

女孩的家具一般是黃色的,而男孩的家具是藍色的。絕對沒有混淆的風險!

至於給孩子們的玩具,也是根據他們的性別不同精心挑選的。男孩的玩具大多是工具,如錘子、汽車,女孩的玩具則是娃娃和廚房的工具。

時代變了,但是女孩和男孩生活的環境還是非常的傳統。這是此次調查的一個結論。

不同性別,不同的撫愛和語言

我們照料孩子,撫摸他,同他說話以及和他一起玩的時候,常常會根據孩子的性別採取不同的方式。

這一點也許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比如換尿布這個簡單的事情,如果被問起,我們的回答一般是:換個尿布,對女孩和對男孩能有什麼不同。

那可不一定!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對女孩,父母會花更多的時間逗她笑,同她說話,這種做法會鼓勵她與人交流。而對男孩,父母則更多地對他們做身體的示範,同他玩更劇烈的遊戲。對男孩的調皮,父母也表現出更多的寬容。父母對孩子傳遞的信息的內容就是這樣非常具有性別色彩。

研究者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當父母給女孩換尿布時,說的都是眼前的事。他們會用表情和語言解釋,比如“寶寶,尿布好臭喲,咱們把它換掉吧”之類的話;而在給男孩換尿布的時候,父母卻很少說他們正在幹的事情,而是提到沒在場的人。如“爸爸哪兒去了”,說過去的事情和將要發生的事情,如“一會兒咱們出去玩吧”。總之,說的都是當時情景以外的事情。這樣的話相對比較抽象和具有信息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